艾伦-斯奈德:冠军是可以造就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10:53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琛/北京报道

  “冠军式的思维”并不是急切地想要获胜,并非不惧艰险,更多的是如何跳出思维的定式,如何冲破束缚,把自己的 创造力放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这才是决定冠军的关键

  冠军是可以造就的吗?这不仅是冠军仰慕者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才智中心主任艾伦·斯奈德教 授致力于研究的命题。

  研究领域横跨人脑科学、视觉生物学、通信、信息技术和物理学,曾获得众多国际奖项,并被美国《新闻周刊》誉为 澳大利亚十个最具创造力的人之一---这位在自己的领域或可被称为“冠军”的人,认为冠军的制造“有章可循”,而他居 然还很较真地寻找起造就冠军的秘密来。这一找,就找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奥运文化活动。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斯奈德教授发起并成功举办了旨在揭示成功秘诀、促进青少年自我塑造与成长的“什 么造就了冠军”(WhatMakesAChampion)论坛。包括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澳大利亚时任总理霍华德在内, 50余位全球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出席了论坛。

  悉尼奥运会后,这一论坛成为奥运会的常设文化活动。今年北京奥运开幕前三天,8月4至5日,2008奥运冠军 论坛将在北京大学举办。

  不久前,《什么造就了冠军》一书中文版的首发式在北京大学举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加的斯奈德 教授。

  这位关注“冠军制造”的教授,斜戴着一顶印有“championmindset”(冠军思维)字样的黑色帽子 ,每当被问到冠军的“规律”时,他总要指指帽子:“瞧这儿!”

  造就冠军的是冠军思维

  《瞭望东方周刊》:你最初发起冠军论坛的契机和动因是什么?

  斯奈德:我是一名学者,对体育并不是特别有钻研,但是我意识到很多知名的运动员,起先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不出色 ,甚至失败了很多次,然而当他们的思维发生变化后,他们赢得了比赛。

  我一直被冠军们非凡的成就深深吸引着,不仅仅限制于体育方面的冠军。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什么因素创造了各行各 业的冠军?他们的思维有什么共同之处?我想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探讨这个问题的一个绝佳的平台。

  那年的冠军论坛是以西方的视角来阐释对冠军的理解,可冠军产生的根基存在于每个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所 以2008年奥运会到来之际,北京冠军论坛将以中国视角来呈现对冠军的全新理解。我们会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比较东西方 冠军理念的差异。

  以前的冠军论坛我们更多地关注那些已经成为冠军的人士,而在以后的冠军论坛中我们将会把注意力部分放在未来的 冠军们身上,邀请如北大、清华、哈佛、耶鲁、剑桥、牛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悉尼大学等世界名校的优秀学生加入到论坛 的讨论中,让大家看到明日的冠军对于冠军的理解,以便缔造未来的冠军。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冠军”这个概念你如何理解?你为什么把注意力放在“冠军”而非“成功”上?

  斯奈德:我所说的冠军是善于打破常规,拥有冒险精神,并用全新视角观察世界的人。

  冠军之所以为冠军,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前人在某一个行业的认识彻底超越了,发明或者创 造了其他人之前不曾想过的东西,他们是改变我们思维的天才。

  冠军无处不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很多冠军人物。圣雄甘地证明了非暴力不合作的伟大力量,成了一位政界的冠军 ;罗杰·班尼斯特在4分钟内跑完了一英里,突破了人类的极限想象。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冠军的强烈向往,但他们的理想不 是简单地追求成功,而是不甘平庸,成就与众不同。

  我认为冠军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可能大家对冠军的认识都会存在一个误区,即冠军是一个个体概念,而不是一个集体概念。事实上,每一个冠军背后 都有一个强大的冠军团队在支持着他,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团队成就了这个冠军。

  《瞭望东方周刊》:和冠军交流的过程中,有没有你事先未曾想到的发现?

  斯奈德:我觉得冠军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根本元素,它能推进文明。造就冠军的是冠军思维,这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技能 ,但却比各个领域的技巧更加重要。

  这个“冠军式的思维”并不是急切地想要获胜,并非不惧艰险,更多的是如何跳出思维的定式,如何冲破束缚,把自 己的创造力放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这才是决定冠军的关键。

  不做冠军并不是错误,但很多人选择了跟从他人。冠军一般不愿意当普通人,他们不一定想超过其他人,但都想要与 众不同。这种特质一般在年轻时显现,使他们显得孤立、反叛或标新立异。

  我尤其赞赏那些把看似迥异的知识领域联系起来的人。我最赞赏的还是那些告诉我们如何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 ,特别是当这一过程打破了我们固有的观念并摧毁了我们的先入之见时。

  冠军思维是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转移的。如果你在某个领域中游刃有余,那你在另一个领域中成功的机会相对来说也 会比较大。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的独特性放在所从事的事情中去,你一定可以成为冠军,因为你的独特性是无人能比的,没人可 以超越你,你就是唯一的冠军。

  每个人天生都有当冠军的潜能

  《瞭望东方周刊》:据了解,你正在从事有关怎样成为冠军和加强及提高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研究。

  斯奈德:我在我的实验室里做一些有趣的神经元生物试验。我们知道很多人不能够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是有一些 大脑受到损伤的人,他们反而可以看见世界的客观真相。所以我们就想找一个方法,让人们能够暂时关闭大脑中的某一部分, 在这个时候看清世界本来的客观面目,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变得有创造力,然后再恢复那个部分的技能。

  研究表明,冠军们通常在不知不觉间显露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和决定一般都是凭借直觉而不是刻意的逻辑思考。 这正好跟学习的本质相反。

  《瞭望东方周刊》:听起来成为冠军似乎很容易,可冠军本身就暗含着“唯一”,现实中冠军的荣誉并非唾手可得。

  斯奈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当冠军的潜能,但问题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很多冠军在小时候往往是他 人眼中的一般人,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思维迟钝的孩子,他的才华不是在学习定理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而是直到 他开始质疑惯常现象时才展现出来。

  将寻常事做得格外出色,这只是成就冠军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突破寻常事物所在的框架,在寻常事中探寻新思想。

  我反复强调冠军要打破常规,勇于挑战常规,那是因为我相信冠军有足够的洞察力鉴别哪些是陈规哪些是真理。真正 的冠军是能够成功打破不合时宜的陈规,运用那些真理性的常规的。-

  (北京大学韩笑、何是非、李逸、童晓锋对此文亦有贡献。)

  各界人士论冠军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冠军”不仅仅等于“第一名”,“冠军”要善于竞争,要勇于表现自己,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更重要的是,他 必须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必须学会奉献、学会宽容,必须有更加广阔的胸怀和抱负。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当我们思考是什么造就了冠军时,一个认识必须深植于我们的思考之中,那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在孤立中发挥作用。对 于真正的领导和冠军思维来说,那一份必备的自信,必须以更广阔的胸襟和宏观的思维来与之平衡。与科技领域层出不穷的发 明者相比,这个新世纪能提供与之相媲美的为人类尊严与和平而奋斗的冠军吗?

  2000年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医学界翘楚古斯塔夫·诺萨尔:

  至关重要的并非将造就了冠军的要素记录在案,而是去创造一个培育人才的社会,让人们更早发现他们的特长并且得 到鼓励,自由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华。

  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霍华德:

  冠军不把现在看成过去的必然结果,而视之为打造将来的基础。他们眼中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而不是充满问题。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壳牌国际董事之一凯文.高斯帕:

  冠军做事具有目的性,愿意牺牲自我,对机会保持警觉,而且能够比对手更长时间地承受精神和肉体痛苦。

  冠军的内心深处不仅强烈要求发掘自身的潜力,同时也渴望为身边的人们提供启示。他们愿意鼓励他人,希望看到后 继者实现比自己更高的目标。

  我发现真正的冠军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表现出非凡的和谐,而且他们自身也拥有良好的平衡感和节奏感,以致在外人 看来,他们的表现似乎太过简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