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激辩A股“救市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4:56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肖强/北京报道

  预测的两大诀窍,一在于一口咬住,一叫到底,起码有50%的胜率;二在于始终只说自己预测成功了的,而不说失 败了的

  一位经济学家常说:预测的两大诀窍,一在于一口咬住,一叫到底,起码有50%的胜率;二在于始终只说自己预测 成功了的,而不说失败了的。

  如今在国内媒体常常露脸的经济学家谢国忠2003年对上海楼市泡沫将破的预测早被证明是个大笑话,但这并未影 响他一口咬定A股将大跌,这一次,他的预测似乎在应验。经济学家刘纪鹏对谢国忠的一路唱衰的评价是:“我骨子里不愿意 评论他。他从1000点就说要跌,也不说跌的理由,现在他终于说中了一回,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股市不能只涨不跌吧。我 曾经希望从6个方面跟他进行理论论战,他不应战,我也不好说什么。”

  2008年以来,围绕A股市场的涨跌,一批经济学家摩拳擦掌,混战一场。谁对谁错,看得眼花缭乱的人们难以判 定。

  “‘市场派’不知道是不是真天真。他们的观点抽象地看都没错,但都是教科书上那些话。对中国股市的现实,他们 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是故意歪曲事实,别有用心。”财经评论家水皮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而一家财经杂志则发表评论称:“当前,‘救市说’肆无忌惮,传言四起,相当一部分引领者其实都是浸淫市场多年 的老手,对于所谓救市的后果心知肚明。其之所以用‘亿万股民利益’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要挟救市,热衷传言,无非是 企图在行情短期波动中渔一己之私利。管理层对此应洞悉,广大投资者亦当高度警觉、冷静待之。”

  随着大盘指数越来越靠近3000点,“救市”之争的火力和用词也越来越激烈。激烈的词句于真理无益,但能揭示 出股市话题的复杂性:拿着股票和拿着现金的人会喜欢不同的论调,但这个问题又不能指望急功近利的理财顾问和股评家去解 答。

  应该叫不能再砸市

  一直被中小散户引为知心人、热爱“唱多”的水皮,时至今日,仍然认为“A股从6124点的高点到3200多点 的这轮大跌,只是大牛行情中的一次大调整”。

  水皮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国特色浓重,“在政府具备四位一体(政府既是市场的所有者,又 是监管者、参与者、受益者)功能的现状下,让政府什么都不管,不是害政府,挑动政府跟投资者之间的对立吗?他们的潜台 词就是‘完了好’。”

  “所以我主张的不是救市,是救管理层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修正自己没有经验导致的后果。证监会说对市场有信 心,现在的关键是投资者没信心,你说要防止市场大起大落,那你做了些什么呢?”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与水皮的观点很相似,他告诉本刊记者,股市目前的现状是2007年“5.30”以来政 府的一系列政策导致的。

  “去年印花税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是大盘下跌的原因,‘5.30’就是政策呀。建行回归是不是政策?去年10月 份上市公司筹资1900亿是不是政策?”

  采访中,刘纪鹏一直纠正本刊记者所说的“救市”,他反对这个提法,“应该叫不能再砸市”。

  “我早就说过政府救不救市是个伪命题,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救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救已经晚了。”水皮 说,“不过,这并不是说就应该自由放任,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做不做得成是技术问题。”

  “投资者解不解套不归政府管,但保持市场稳定是政府要做的。只要把该给市场决定的给市场,就能安抚民心,让大 家看到诚意和善意,从而恢复对管理层的信心,市场就能稳定。”

  如何安定市场?水皮的意见有三点:IPO和再融资要有制度性约束,大小非解禁要有时间安排,印花税最好取消。 “取消了印花税未必能让熊市变牛,但有前因就有后果,你不能在牛市的时候有意提高印花税打压市场热情,到熊市将出现的 时候就不管了。你不管,企业没法IPO,还不如干脆把股市关了算了。”

  “我如果是监管者,我认为4000点应该是底。如果只是跌到4000点,调印花税就行了,现在则需要进行整体 性的制度安排。”刘纪鹏说。

  刘纪鹏所说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包括6个方面:对大小非的解禁,要求每一笔大非和“大笔的小非”卖出前一定要进行 披露;高速扩容多少得有限制;印花税调整到“5.30”前;H股大股东回购H股;实行T+0机制;推出股权激励机制。

  刘对自己开出的“6服药”很有信心。“如果政府继续不管,跌破3000点,股市将发生危机,并连带产生经济危 机。所以尽管晚了,但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早调比晚调好,晚调比不调好,而需要调整的就是‘5.30’以来的 砸市政策”。

  谢国忠承认他拿的是美元年薪

  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观点是,现在救市,救的到底是谁?他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分析,“大小非解禁的总量超过所 有流通股。如果政府救市,大小非卖出冲击股市将极大地损害投资者利益,政府应该为此负法律责任。”

  因此,谢国忠提醒投资者注意,救市对散户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

  “我就搞不懂为什么要救市?只有经济产生系统性风险才需要救市,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经济的损害。即便救,也 不是救投机者,而是救金融机构。”

  谢国忠举例说,美国金融泡沫破灭后,政府确实是没有让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破产,但救贝尔斯登是为了避免金融系 统的连锁反应,防止付出金融系统混乱和崩溃的更大代价。但是,政府没有保护贝尔斯登股东的利益,他们的利益在低价出售 中也牺牲了,“谁该承担责任就应该承担责任”。

  “现在高喊救市的人都是去年忽悠老百姓大举进场的人,他们拿替老百姓说情来继续忽悠。他们想给老百姓画个饼, 说‘你赔了没关系,我给政府说说,让他们还给你’。”

  “我认识的一个司机,拿了20万血汗钱去买中石油,现在亏得一塌糊涂。投资需要理性呀!”

  但司机的20万元也许不过是谢国忠的周薪而已,这位经济学家自己也承认,他拿的是美元年薪。不过,他认为,“ 金融上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外之分,也不能玩感情游戏。好像只有中国评论界,才把‘拿美元’、‘拿卢布’当成一个论据 。”

  是不是因为这一轮大跌中没有套进外资,所以谢国忠绝口不谈救市呢?对于这种猜测,谢国忠对本刊记者说,“我从 来不主张救市,资本市场要靠自身活力。更何况,在A股市场,外资算什么?QFII最大配额不也才300亿美元?”

  谢国忠认为,2007年的大牛市是有些人“忽悠”出来的。“我倒建议政府应该查一查泡沫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 恰恰在大小非解禁的高峰年头股市大牛,到底谁在其中赚了钱?”

  至于中国“新兴加转轨市场”的股市特征,谢国忠能否理解,谢反问道:“如果我不了解中国市场,为什么我说对了 (走势)他们没说对?大家难道忘记了有人说过中国股市‘黄金十年’吗?”

  “事实上,是我去年呼吁了几次大家该出来,有的朋友听我的话出来了,后来又被忽悠进去了。看看股市的历史,政 府救过市吗?世界上有哪个新兴市场是救市就能救成熟的?”

  中国股市和实体经济两层皮是脱节的

  “中国的股市和实体经济两层皮是脱节的,具体原因,我写过《股市南辕北辙之谜》,说得很清楚。股市暴跌了多少 次?哪次导致了经济萧条?你别吓唬领导。”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对本刊记者说。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梁小民说:“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原因,而是宏观经济的结果。牛市也主要是宏观经济向好的结果 ,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关键。治理股市并不能解决经济问题。”

  梁小民甚至认为,就是出现经济危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中国需要一场经济危机。”“现在为何难以实现增长方 式的转变?经历一次危机自然就转变过来了。”

  至于不救市可能产生股民和政府的对立,梁小民认为,“那是错误的,政府不是老提醒你股市有风险吗?没有人强迫 你买股票呀。”“股民的信心是会恢复的,美国经历了很多次股市大跌,不照样能恢复吗?”

  在许小年看来,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干预股市。“什么叫防止股市大起大落?你越说要防止,它越要大起大 落。想稳定市场波动就像要消灭潮汐一样愚蠢。你有这个能力管吗?钢价大起大落你管得了吗?成品油价格管得住吗?国际原 油价不断上涨,靠补贴维持成品油低价,能永远贴下去吗?电价管住了,但煤价在上涨,电力企业亏损怎么办?”

  至于控制大小非解禁的建议,许小年认为,“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当初大家呼唤股权分置改革的伟大胜利,平 均10送3的兑价也给了,交了买路钱,怎么还不能通行呢?现在又要来限制大小非解禁,还讲不讲理?”

  “监管层当然应该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保护投资者利益绝不等于保证投资回报。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披露、透明和公平 的市场规则、平等的投资机会,以及有效的执法,这些才是投资者利益的根本保障,也是监管工作的核心内容。”

  改革的核心是监管

  谈到当前的股市争议,许小年的观点是:中国股市是政策市,陷入托市-暴涨-打压-暴跌的往复循环,许小年认为 ,如何打破这种毫无希望的循环才是问题的关键,总要在一个时点上,走出这种循环。

  “不能用过去的错误证明今天错误的正确,政策打压不对,不能用过去的打压作为今天托市的理由”。为了走出循环 ,必须切断政府和市场的联系,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改革的核心是监管,监管要从政府干预市场的工具转变为真正的裁判和执法,改革的方向是监管的独立性、职业化、 专业化和市场化。

  许小年对中国股市现状和监管方向的基本判断,是“救市派”和“市场派”都能认可的。双方的差异只在于,“救市 派”认为放弃所有的干预是个远期目标,应当缓行;而“市场派”则主张从现在开始,放弃所有干预政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