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就业推荐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12:01 瞭望东方周刊

  就业推荐表

  陈可慰(上海)

  学校给每位大四学生发一份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以备应聘之需。这份表包括了个人基本情况、专业成绩以及辅导员的评 语。

  但后来得知,辅导员评语一栏由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相互填写,然后再由辅导员敲章。毕竟一个辅导员带好几个班级 ,根本来不及写。只是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有些不妥。

  最近,又听几个同学说,他们把录用单位的政审表格交给辅导员填写时,辅导员只是打开电脑,调出一篇范文,对着 上面抄。几个同学的政审文字内容除了姓名等不同外,几乎没什么区别,均是成绩优秀、助人为乐、关系融洽等话语。

  交警

  李婷(上海)

  周末和朋友自驾游去苏州,第一次去那儿,就随车携带了卫星导航器。

  可这个卫星导航器反而给我们“添乱”,直接带车开进了一条单行道,交警把车子拦下,二话不说让我们拿出驾照开 了100元的罚单。这时,又有三辆车和我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被交警扣住,其中有两辆还是苏州当地的牌照。原本就不宽敞 的小路一下子连续四辆车被处罚,立刻造成了小范围拥堵。

  违规被罚是应该的,但路口的提示标志不明显,当地车都会出错,外地车更容易犯错了,而交警还蹲在一个隐蔽的地 方,看到一辆逮一辆,动作真快。

  把这件事告诉另一个朋友,他就提到上次去青岛,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但青岛的交警,更注重人性化处理,外地牌 照的车子错开入单行道,一般会上前提示并指出正确的行车路线,这样既不造成道路拥堵又起到教育作用,真是一举两得。

  我是这样当上“专家”的

  穆杉(广东)

  现在股市跌得惨了,绝望中的股民神秘兮兮的。身边那些深度套牢的朋友就是例子。每天都在讨论,跌到多少点才是 底—— 究竟是3000点,还是2200点?

  权威人士和专家的话该不该信,我是拿不准。不过,说到专家,我总想起我那一回当专家的经历。

  当时,我写了个2000字左右的文章,是关于日本问题的,发表在某报纸上。我虽然对日本了解不多,但还是不自 量力,有感而发地就中日关系写了点分析的文字。

  谁知道,文章发表后,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还放在显眼的位置。各位网络编辑大人也纷纷给我的文章改标题,有的 标题我依稀能认出说的是拙文,有的则相见不相识,有一个门户网站的标题尤其让我胆战心惊:“日本问题专家:中日……” 我抱着学习的态度点击进去一看,原来是我的文章——原来我成了专家了。

  我如坐针毡。网友的几百条留言更是热闹,支持我观点的人当然有,但是反对我的人则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

  有个网友就骂:“这个某某某是个狗屁专家,中国惨就惨在这种狗屁专家太多了。”

  我很可爱地引用了这个留言,声明我就是文章作者,辩白我不是专家,然后表示歉意。

  随后,我很严肃地找到该网站的编辑,要求他们别称我是专家。网络编辑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先是说他们有造标题 的权利,然后安慰我,说文章已达到专家水准。我汗颜又无言。

  农民的尴尬

  流沙(浙江)

  我老家在杭州著名的富春桃源景区旁,那里的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到工厂打工为生。前几天回家,遇上一位初中同学 正在早笋园里挖笋。同学告诉我,这满园的早笋他不想再挖了,就让它“自生自灭”算了。问其故,原来现在早笋的收购价每 斤才3毛钱,挖100斤早笋要一天时间。如果利用这一天时间去打个短工,至少可以挣50元钱。

  我不太相信同学说的话,看到公路旁边有个收购点,上前问了问,商贩说:“成色差一点的笋,现在收购价还不到3 毛。”

  心里很难过。因为我家里也种有早笋,父母起早贪黑料理笋园,他们付出的人工都没有任何回报,甚至还要倒贴,更 不要说赚钱了。

  回到家后,我和父母说起农产品价格低的话题,母亲对我说:“农民想在农业上赚到钱,不可能的。”母亲给我举了 几个例子。

  今年年初雪灾,村里许多人的毛竹被压断,但断竹收购价每百斤才17元,而如果雇人到山上砍竹,背下山来的人工 工资每百斤12至13元,路途远的要20元每百斤,结果,许多人只得让毛竹烂在山上,因为砍了断竹不仅不能赚钱,而且 还要亏钱。

  母亲说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养猪。一个农户养一头猪成本巨大,猪崽要200多元,一日饲料费要六七元,一头猪生长 期至少要五到七个月,这项费用至少需要八九百元,如果算上人工,以每月100元的人工工资计算,养一头猪的成本总共需 要1500元,而现在出售一头猪也就这个价格。如果让屠户宰杀,屠户可以赚到150元至200元,而养猪的农民则是亏 本的。母亲说:“养猪的还不如杀猪的。”

  当农民实在太难了。很多农民索性不种田了,都在外打工,毕竟还是打工好,不用谋划,只要好好干,每月可以拿到 1000多元的工资。而他们的田地则荒芜着。

  路和鞋,谁寿命长

  徐嘉青(河南)

  村里得了笔修路款,先前大街已经硬化,于是就争来了这笔难得的修路款。以前铺的是石子路,承包者“精简”用料 ,石子上难见多少沥青,用不了多长时间石子就开始鼓出来,慢慢地满地都是石子。有了这个教训,人们就相中了水泥路。经 过协调,这几条胡同准备铺成水泥路。

  路一铺好,村民们一片欢欣,让那些家门口还是石子路的人羡慕不已。有好事者在水泥路面上用脚狠劲一拉,竟然起 了一层厚厚的灰屑。接下来的,水泥路中的石子渐渐裸露,先前平整的路面又变得坎坎坷坷起来,一颗硕大的石子跳出来,就 留下一个坑。

  有村民苦笑:这么厚的路面,还不如鞋子耐磨。我就要看看,鞋和这路,谁的寿命长!

  看“鸟巢”

  张春燕(北京)

  我家距离著名的奥运主场馆“鸟巢”不远,每次从这里经过,总有不少人在远远地看“鸟巢”、拍“鸟巢”。如今, 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来专程看鸟巢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外国人,“鸟巢”附近的一个过街天桥上因为视野比较好,总 是挤满了人,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由于“鸟巢”外围有围栏,人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找各种角度爬进去拍照。有一次甚至 看到一位父亲让五六岁的女儿坐在围栏上拍照。留下纪念照片固然好,但也要注意安全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