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听歌也可以看看青歌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12:01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天/上海报道

  “希望青歌赛能探索出中国人的最低文化素养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2008年4月2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下简称“青歌赛” )落下了帷幕。

  回望近几届的青歌赛,略显吊诡的是,长达40多天的赛事,正如陈丹青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里所说,“一如年年春 晚的娇美歌声:赛手们唱得好极了,听完就忘”。大量电视观众和媒体更感兴趣的,是关于青歌赛中的综合文化素质考试以及 包括余秋雨在内的评委点评的争论。这种争论似乎已超出了对于参赛选手及歌曲本身的关注。

  在百度搜索“青歌赛”,与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相关的评论条目占到了绝对多数。

  一场比赛下来,观众很可能很快忘掉选手们演唱水平的高低,却往往对余秋雨的点评印象深刻,念念不忘。媒体则更 津津乐道于有些选手在文化素质考试时的窘况或“洋相”,当然,也包括作为评委的余秋雨、徐沛东点评时偶尔出错的“段子 ”。

  对一项旨在选拔歌手的大型赛事来说,这是否意味着迄今已举办13届的青歌赛有些“跑调”了?

  向歌手和观众“普及文化知识”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青歌赛,早期是没有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环节的。

  “我们那时候就是一个接一个地从头唱到尾,后一个歌手唱完后报前一个歌手的得分。”曾参加过第五、第六届青歌 赛的女高音歌唱家张海宇,向本刊记者回忆了当时参赛的情形。

  青歌赛诞生于1984年,比春节联欢晚会的创办晚了一年。1998年,第八届青歌赛进行了一个重大变革——加 入了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环节。复赛采用笔试,决赛为口试。考试范围包括文化修养和音乐知识两个方面。

  这一环节的首创者,正是青歌赛的创始人、央视原文艺部主任邹友开。他曾对媒体披露过推出此举的内幕:央视文艺 部有一次策划一台大型晚会,邀请了几位获奖歌手参加。没料到他们竟不识简谱、五线谱。还有些选手文化素养较差,获奖后 心态失衡,不能正确看待荣誉,甚至有个别人走向了堕落之路。

  他当时产生了一个想法:“虽然这些不好的事情是极个别的,但也说明了文化修养和熏陶对艺术培养的重要性。”于 是青歌赛就出现了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环节。

  而在本届青歌赛的宣传策划人江小鱼看来,当年的这一创举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 是商业歌手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的时候。歌手诞生的渠道日趋多元,许多人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学院式训练,整体的文化素质也 偏低。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大型专业赛事,青歌赛有责任向歌手,更向全国观众普及文化知识。”

  除“普及文化知识”之外,设立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环节也有收视率方面的考虑,“因为是电视播出,也要考虑观众的 收视习惯。如果一直是歌手演唱,必然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倦,整场比赛也没有高潮。在评委打分的间隙加入综合素质考试环 节,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江小鱼说。

  他同时对记者强调:“当时电视的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所以收视率倒不是考量的主要因素。”

  连续参加过12届青歌赛的“元老”阎肃告诉本刊记者,第八届的综合素质考试是没有评委的,“都是把问题写在题 板上,由选手写上答案,再由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

  到了第九届青歌赛,综合素质考试增设了两位评委,选手也开始面对大屏幕答题,电脑统计后将综合素质得分计入总 分。

  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综合素质考试首次引进了命题对话、艺术修养考试等环节,并将评委增加为余秋雨、徐 沛东、赵易山三人,各掌其职。

  本届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考试又加入了即兴问答环节,由评委根据影像资料即兴提问,增强了评委与选手的互动,也让 综合素质考试更具看点。

  “即使你不爱唱歌,也可以看看青歌赛”

  与往届一样,自从本届青歌赛开赛以来,家住上海闵行区的黄阿姨就将晚上散步时间提前了一小时,为的是能在每晚 七点半准时将遥控器锁定中央三台。“我是青歌赛的忠实观众,从90年代就开始看了!”黄阿姨提起青歌赛有些兴奋,“我 最爱看的是民族唱法的比赛,汤灿、祖海当年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呢!平时电视里放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在青歌赛上可以集中 听到不少好听的民歌,同时也能学到不少文化知识。”

  40多岁的黄阿姨是一位超市售货员,她正上高中的女儿对于青歌赛却远没有母亲那样热衷。

  在她看来,这种“过于正式和专业”的比赛,没有让她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也少了火药味十足的“PK”对决,不 如“快男”、“超女”对她的胃口。

  不过,每逢青歌赛综合文化素质考试时,她都会到电视机旁瞄上几眼。“看这个(综合文化素质考试)帮我轻松地巩 固课本上的知识,余秋雨的点评也挺有意思。”

  对于她来说,青歌赛唯一的看点就是文化素质考试。

  江小鱼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央视的老牌栏目,青歌赛拥有一批比较固定的观众群,主要年龄层集中在中年及以上。 他们很多人是真正爱听青歌赛的歌的。”但是,他也并不否认,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环节,以及余秋雨、徐沛东等人的点评,“ 确实为青歌赛带来了很高的关注率和相当一部分年轻观众”。

  今年,本该在8月举行的青歌赛由于要给北京奥运会让路,提前到了3月,这无意中使青歌赛避过了同“超女”“快 男”等娱乐选秀节目“火拼”收视率的命运。即便如此,主办者还是不敢松懈,绞尽脑汁为这个有着24年历史的“老节目” 注入“新鲜血液”。上文提到的在综合素质考试中新加入即兴问答环节即属此举之一。

  “我们的宗旨是稳中求变。”江小鱼说。他向记者细数了这届青歌赛为吸引眼球所做的创新:增加合唱类别;通俗唱 法改称流行唱法;吸收小虫、韩红等当红音乐人做评委;赛程上加快节奏……

  但所有这些“创新点”加起来,似乎还是敌不过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的魅力。根据收视调查,与上届一样,本届“青歌 赛”收视曲线的顶峰,依然出现在余秋雨等评委对歌手综合素质的点评时刻。

  对此现象,余秋雨本人曾作如此分析:当今社会不在乎歌唱本身优劣的观众有很多,但这些观众却都会关注文化。

  在余秋雨看来,一场歌唱比赛的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观众中,真正喜欢唱歌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而在这三分之一的 人群中,真正喜欢听那些并不出名的年轻歌手唱歌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更多观众感兴趣的正是那些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

  “我觉得,青歌赛有时候真的不仅仅是一场唱歌比赛。我希望青歌赛能探索出中国人的最低文化素养应该达到什么水 平,即使你不爱唱歌,也可以看看青歌赛,给自己的文化课打打分。”余秋雨不久前这么说道。

  观众更能在综合素质考试中找到“快感”

  “早年的青歌赛曾是高水准的‘造星工厂’,出了很多著名歌手,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好歌,可是,现在的青歌赛上 却没有几个能让我记住的面孔和能震撼我心灵的好歌。”一位网友发出这样的慨叹。

  “观众对综合素质考试的高关注度,是因为演唱本身不能吸引观众,歌手自身创造的戏剧性也不够。”知名文化评论 人周黎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我看了这届青歌赛的几场比赛,发现不少选手在团体赛和个人单项赛中选唱的歌曲都 没有换过,在同场比赛中,几名选手选择同一首曲目的现象也很多,观众当然提不起兴趣来听歌。”

  “我参加过今年一次复赛的评选,一个下午就有17个歌手都选唱了《断桥遗梦》!”本届青歌赛评委、著名乐评人 金兆钧对此深有体会。

  连续三届身为综合素质考试出题人的陈斌则对本刊记者表示,观众对选手唱歌“不买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歌曲太 难听了”,“我觉得现在很多歌曲都是千篇一律,对观众的听觉神经是一种折磨。尤其是因为要比赛,有些歌手选歌时就刻意 选择难度较高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往往不是观众乐于接受的‘口水歌’。大家自然不爱听。”

  余秋雨日前接受新浪网访问时也赞同陈斌的观点。他认为,现在艺术创新的势头并没有形成,能被观众接受的好歌还 有待发掘。

  “相比于听歌,大部分观众更能在综合素质考试环节找到‘快感’,”江小鱼坦言,“能进入决赛的歌手都是实力派 的,彼此的差距不会太大,得到的分数也在伯仲之间。如果不是具备相当的声乐知识,一般观众很难区分这几分甚至零点几分 的差别究竟是什么。”

  “综合素质考试就不同了,考的都是大部分观众知道的基础文化知识,观众有发言权,其知识结构正好与这一环节对 应上了,自然兴趣也就比较大。”他说。

  对此,周黎明深有同感。但在他看来,作为一场专业和权威的歌唱赛事,相对于眼下对综合文化素质考试的“依赖” ,青歌赛更应在普及声乐常识方面多下工夫。

  周黎明对本刊记者讲起他在观看一场日本歌舞伎表演时的感受:“那是一种一般人都不太会欣赏的艺术形式。主办方 却别出心裁,不仅用打字幕的方式解释了唱词,还将一些背景知识穿插其中,让观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许多与歌舞伎有 关的基本常识。……我们的青歌赛何尝不能借鉴这种方式呢?如果能让大部分观众了解80分和90分(选手演唱的专业得分 )的区别到底在哪里,青歌赛也许也就不用靠综合文化素质考试来吸引观众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