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中日关系将需相当长磨合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3:17 新浪嘉宾访谈
朱峰:中日关系将需相当长磨合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做客嘉宾访谈间

  主持人王莹:日本的历史问题对中国人伤害非常大,这也是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缓解这些问题?

  刘江永:中日之间历史问题其实某种意义上讲,有两面,一个就是由于日本过去在军国主义的时代曾经侵略过中国;另一面,中日两国还有一个两千多年交往当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彼此友好相处的。这次胡主席访问日本,我想也会从这两个方面来向日本的公众也好,或者向世界来展示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是如何发展的,现在要在新世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两国的友好关系这个历史,继续向前发展,而不让过去那一段痛苦,不幸的历史重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轴。

  中日两国今后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且互相要支持着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个核心,中日两国双方关系当中的一个核心。从整个日程安排来看,可以看到,首先除了胡主席和日本领导人明天要进行重要的会谈以外,在这次访问当中还要到日本的古都奈良访问,因为奈良有两个古建筑都是在日本非常有名的,法隆寺当时在唐朝的时候,日本的执政者,他当年决定向中国派遣留学僧,还有一些使者,遣唐使,推动了两国的交流。唐招提寺,有一个鉴真和尚,他曾经在唐朝的时候六次东渡日本,五次失败,最后一次居然因为海上风浪,飘到海南岛去了,双目失明,他又最后回到了起点,最后又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他不仅是一个很有造诣的高僧,而且在医疗、建筑等方面都是很有见长的,那时候他把中国的文化、戒律,还有医学、建筑等等,当时来看非常发达的一些东西带到日本去,流传至今。在当时鉴真和尚的地位非常高,日本天皇曾经还向他受戒。所以在今天整个日本的佛教界也好,还有日本一些文化上的应该说两国的交流方面,在日本还是家喻户晓的。胡主席访问奈良,也是一次文化之旅,友谊之旅,所以这次访问我想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使得两国人民正确全面认识我们的历史,对战争这个部分我们应该铭记,不能让它重演,同时对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当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主持人王莹:历史不能忘记,但两国的友好基础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去铭记的。

  朱锋:日本对中国人民的伤害,这种伤害现在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而且这个事实就像我们说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想,其实我们并不是纠缠过去不放,而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末以后,很多的日本右翼政客出于各种目的和主张,在历史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采取攻击性的,甚至扭曲历史事实的说法,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在历史问题上继续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我们当然应该坚决的斗争到底。但是另外一方面,如何最终解决中日的历史问题,还是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中日友好的框架之内。

  主持人王莹:我们应该用大视野去理解它,去化解它。我们之前缔结了很多的文件,这次胡主席也会缔结一个新文件,不知道这个新的文件会不会涵盖以前缔结文件的那些内容?

  刘江永:这个问题明后天就会有结果,我并不是当事人,我只是从一个研究人员的角度尝试着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中日两国在邦交正常化以后,我们曾经发表了三个政治文件,是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一个就是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还有就是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再有就是1998年当时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的时候,双方发表了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简称联合宣言,这三个文件对中日两国关系可以说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两国应该说都有很大变化,在新的世纪提出制定一些重要的指导方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种形式是采取一个政治文件的形式来表述,那当然很好。但是发表文件是需要双方都认可,如果日方有想法,可能采取这个文件,也可能采取其他形式,比如过去有发表过联合宣言,发表过访问的共同声明,公报,形式需要双方来讨论决定。主要内容我猜测会包括这三方面内容。

  第一,会充分地肯定这次胡锦涛主席对日本国事访问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双方两国领导人,两国政府就一些涉及到中日两国发展关系的指导方针和原则达成的共识。

  第二,可能会涉及到中日双方今后还要遵守三个政治文件它的一些精神和原则,继续两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也会涉及到如何在未来充实和发展战略互惠关系这样一些重要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就具体的两国的,比如是不是就高层互访能够定下制度化的考虑,就两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提出重要的原则,包括中方的提法和日方的想法。

  第三,除了中日双边关系之外,也会就地区问题,就国际问题,双方今后如何合作达成一些共识。在过去三个文件中没有提及的,比如生态环境,气候变暖这些全球治理问题上,过去我认为是没有提到的,这次可能会明文写进,使得两国关系在一个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在合作方面尽量把双方的共识以及愿望充分地有所反映,这个文件对指导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王莹:中日关系对于东亚整个局势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看待这影响呢?

  朱锋:中日两国是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日本是第一,中国第二,双方不仅地理位置都在东亚,而且彼此的未来是否会进入一个稳定的长期的战略合作,还是因为彼此力量分配的变化而导致的国家利益关系的新的冲突,现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和猜疑。中日关系基本的性质和状态,决定了整个东亚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基本性质和状态。所以中日关系合作的程度会决定整个东亚区域未来的合作层次,它的制度化的表现等等。怎么评价或者展望一个能够紧密合作,能够不仅仅是共赢,而且能够将双方合作的潜力充分提升,并且能够有着重大的区域甚至全球贡献的关系,如果我们展望那样一种形态,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构造,经济的发展都是决定性的。

  问题是中日关系有诸多的限制性因素,这次胡主席访问日本第四份政治文件的展望,对这份文件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历史高度,我个人认为恐怕不是很乐观。因为现在中日关系最重要的火车头,或说发动机是双方的首脑互访,但是实质性的争议,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冲突还在扩大,比如日本现在很关注中国的能源问题,所以双方现在有一种感觉要发展稳定关系,但是又有很多现实的争议,竞争,又无法在短期内跨越甚至弥合,这样一份文件究竟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中日关系进行再定义,现在恐怕双方都很难真正准备好,所以我们能够期待双方领导人以他们个人的热情和睿智,去继续牵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但是又不用回避现实的很多差异,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所以中日关系的区域意义也同样在于如此,中日合作具有怎么说都不为过的一个广泛的深远的战略性建设性的影响和作用,问题是他能真正带来紧密型的战略性交往的中日关系吗?对区域的稳定和平发展的作用吗?所以我们必须正视中日关系既有美好的前景,重大的潜力,但现实如果现有的分歧无法在短期内克服,恐怕中日关系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处于一个磨合期,磨合期的中日关系对东亚的影响其实积极的消极的都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