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大米调查:托市收购解燃煤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4:24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8年5月5日播出《东北:大米突围》,以下为节目内容。

  粮食问题可以说是近期全球关注的重中之重。本周,世界基准米价触及每吨1千美元的历史高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警告说,日益上涨的粮价已经成了一场无国界的、“寂静的海啸”。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使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众陷入粮食危机,粮价飙升成为最近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全球“米荒”

  在泰国,大米的价格传递效应,就像是一场飓风,在这个春天刮遍了全球。作为国际大米的第一大出口国,仅在3月27日一天,泰国大米的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猛涨至每吨760美元,比前一天暴涨30%,到4月10日仅半个月时间,每吨大米的价格就已经涨到886美元。创下20年来的新高。到四月底,泰国出口的米价已经突破1千美元。泰国政府近来也就米价上扬召开多次紧急会议。

  中央电视台驻泰国记者张莉:“作为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也始为大米涨价而发愁。这主要是因为进入3月以来,大批积压订单反倒使泰国大米出口商犯了愁。因为出口商从碾米厂或者收米商那里收不到米,或者买进米的价格要比期货订单的价格高出许多,一些出口商已经出现无法按期交货而被罚款的事件,泰国大米出口面临米源紧张问题。”

  在香港,泰国大米是市民买米的首选,市面上的大米有九成都来自泰国,泰国大米的价格直接影响了香港市场的情况。4月初,香港大米批发价急升三成,人们纷纷到超市抢购大米。

  中央电视台驻香港记者陈璇:“香港人习惯吃的泰国香米,3月底批发价格狂涨了30%,令香港出现了囤米热潮,就香港大型白米进口商透露,由于价格的上涨,每吨泰国香米的价格将升至近1000美元,由于目前香港市场上出售的大米仍然是涨价前的囤积货,所以现在超市里泰国香米维持在每斤5港元左右。但是这个价格很可能会在1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上调的情况。”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于大米短缺,正在忍受饥饿。在孟加拉,很多居民排成长队抢购粮食;在秘鲁,政府出动军队,挨家挨户地给人们分发粮食,为了避免白天大规模人群聚集,还专门选在夜晚发送。

  秘鲁贫民:“这能满足我们好几天的口粮,就算是在半夜送,就算是我们不睡觉,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真是需要食物。”

  高粮价下,由于粮食短缺而引发的骚乱也连接不断:截止目前,埃及、菲律宾、印尼、海地、墨西哥等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世界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有33个国家正面临因食品短缺而发生动荡的危险。埃及作为大米的出口国,目前也陷入了高粮价的危机之中。

  中央电视台驻埃及记者陆晔:“一个普通埃及人每月的收入大概只有 500埃镑左右,相当于600多块人民币,在全球粮食价格上扬这样的环境下,虽然埃及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增加补贴供应的大米数量等等,现在超市的1公斤大米要卖到6埃镑,去年这个时候只有3埃镑左右,大幅攀升的粮价让老百姓的生活不堪负荷,为了保障国内市场的供应,埃及规定从4月到10月,禁止大米出口,违背命令出口大米的会被吊销营业执照,严重的情况下,商人甚至会被处以1年以上5年以下的监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估计,去年,全球大米产量达到6亿多吨,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在天气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今年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将增加近1200万吨,比去年增长1.8%。为什么全球大米产量在不断增加,大米价格却不降反升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原因在于粮食需求增长过快,一是油价暴涨使发达国家将大批粮食转化成燃料乙醇,另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后,饮食结构改变,大量食用肉类,用做饲料的粮食大大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这种供求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以后,各个国家都调整了自己的粮食安全战略或粮食安全政策,一些国家都采取限制出口,鼓励进口,使得世界粮食形势更加恶化。”

  国际米价狂飙猛涨,然而国内米价却波澜不兴,记者在广州、北京、以及东北三省的市场上进行了调查。

  伴随着国外大米涨价的消息,很多的老百姓开始担心起自己家里的粮袋子,那么国内的米价是否已经开始上涨了呢?我们的记者分别在大米的主销区北京、广州、以及大米的主产地东北三省的市场上进行了价格调查:

  广州天平粮油批发市场

  广州天平粮油批发市场,4月初国产大米的价格与3月份基本持平,从上周开始,部分国产大米价格出现了小幅上调,平均每斤上涨了1角5分钱。

  北京锦绣大地粮油批发市场

  北京锦绣大地粮油批发市场,泰国香米涨价的通知,让东北大米成了市场的宠儿,来这儿批发东北大米的经销商也多了起来。最近的价格也是稳中有升,大都维持在每斤1.37元左右。

  大米经销商:“以前比这低了几分,现在(每斤)涨了五、六分。”

  吉林白城某超市

  在吉林和黑龙江,进入四月,东北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也开始缓慢回升。

  超市工作人员:“从最近3天到4天之内,咱们的米价呈上涨趋势,每斤都在2分钱左右,每天都在涨,现在就是3天到4天,我们已经涨了6分钱了。”

  哈尔滨粮食批发市场

  商贩:“现在抓不着粮,还卖不出去,你看我们谁家有粮啊,就这两……现在这有粮食就要抢没,这市场连一半粮都没有了,你看看。”

  记者:“现在多少钱一斤?”

  商贩:“现在不等,一样,现在有的地方贵有的地方现在都,反正普遍都涨价吧。”

  东北大米在产地的销售价格开始变化,但仍然低于往年,2007年,东北这个大米的主产区究竟发生了什么?

  国际米价的狂飙猛进,并没有给东北大地上的稻谷种植户带来些好处。东北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地。地处我国东北黑土带上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拥有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去年,黑、吉、辽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31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6.6%。

  2007年大丰收之后,这里的稻谷和大米价格长时间低位徘徊,陷入滞销。没收益,卖粮难,成了稻农们伤心的话题,去年和今年的大米到底卖得怎样,记者兵分三路,深入到东北三省进行了调查。

  二、吉林:托市收购解燃煤之急

  在吉林,记者来到水稻的主产区白城,这个位于科尔沁草原上的城市,已经有近20年种植水稻的历史,但今年水稻价格的变化却最让这儿的稻农揪心。

  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市富顺镇红星村农民李向军 :“现在也得,硬逼着也卖了,没有,生产,没有钱,也没地方搁,你看,那院的佟红军那个,这不才卖几天啊,这潮湿天也搁不了,那不可惜稻苗子了。那硬逼着也得卖。”

  我们看到佟红军时,他刚从自己家的稻田里回来。佟红军家里原来有10亩地,因为前年的稻子每斤卖到了9毛3的好价钱。2007年他一口气又承包了20多亩地,成了村里的水稻大户。去年秋天,他的30多亩地一共产了6万斤稻子,但丰收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收割前的一场大雪影响了稻子的质量,佟红军发现,自家的稻子卖不上价了。

  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市富顺镇红星村农民佟红军:“你要是头一个半月来整个村都没有别的东西,全是稻子,像我的这个露天堆放全是稻子没人要,全是稻子。卖不动,没有办法。”

  往年稻子还在地里就有人上门来收粮了,可去年,粮食在家里放了几个月,好不容易来了几个人,却把价压得特别低,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佟红军开始给自己的水稻找销路。

  记者:“你有没有去过什么加工厂啊。”

  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市富顺镇红星村农民佟红军:“哎呀,我成天跑这个事,头年没消停的跑。”

  记者:“从10月份下来之后?”

  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市富顺镇红星村农民:“下来就开始跑。下来就开始跑。”

  佟红军所在的红星村位于当地两条河----洮儿河与蛟流河的冲积扇上,当年为了改善十年九涝的局面,这个东北的小村庄从 1986年开始种植水稻,现在村里的200多户农民都以种水稻为生。听说记者的到来,村里人都围过来说起了今年的行情。

  村民1:越存越赔。

  村民2:没人要。

  村民1:我们家卖了八万多斤稻子,将近赔一万多块钱。

  记者:“咱们村赔的最多的是谁?”

  村民2:最多是他,他十来万斤,我们两家是最多的。

  佟红军说,眼看堆在院子里的水稻卖不去,心里真不是滋味,最难的是信用社的贷款也到期了,贷款也还不上,开春还要种新稻子,一点准备资金都没有,万般无奈之下,佟红军拨通了报纸上登出的省长热线。

  记者:“你什么时候给省长打,打的省长热线啊。”

  村民4:“哎呀,头春节之前。”

  记者:“春节之前,那时最难过的时候是吗?”

  村民4:“对对对,最不好过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春节嘛都快快乐乐的过多好啊,那你说这家多窝心啊。没有钱啊,没办法办年货啊。”

  佟红军说,不知道自己的电话是不是起了作用,他虽然没等来往年收粮的客商,却在春节后盼来了国家的“托市收购”。

  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市富顺镇红星村农民佟红军:“就等着这个政策了。最后一线的希望,那是救命稻草了。”

  不仅仅是佟红军,吉林白城的3万5千户稻农都在等着国家托市收购这最后的一丝希望。2007年,白城80万吨水稻在托市收购以前仅卖出20万吨,价格最低的时候只有6毛多一斤,剩下60万吨的水稻都压在农民手里。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局长邱明义:“60万吨水稻大体上就应该就7、8亿资金就化解不了,化解不了之后,农民一手托水稻卖不出去,不能变现,生产生活就是无着落,另外这样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和农民的利益,国家启动了2007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最低保护价的形式敞开收购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农民手里的余粮。邱明义告诉记者,2月18日,白城托市收购的第一天出现的情景让他震惊了。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局长邱明义:“就是农民的小四轮车,从头排到尾,大体有几公里长,上百辆、几百辆,甚至5、600辆。农民早晨,一般的是5、6点起早来排队,大体上我们粮库的职工最晚卸到凌晨四点。”

  吉林省白城市农民王林忠:“县里这政策挺好的,把这水稻都给我们收上去了,拿到春金了,(要)不得我们没钱买种子化肥,今年把春金这燃眉之急都给我们解决了。”

  记者:“高兴吗?”

  吉林省白城市农民王林忠:“心情那用说嘛,这老百姓,这不的(托市收购)就完了。”

  佟红军就是这第一批卖粮人中的一个,但每斤7毛5的收购价却并不能让他满意,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以10亩地来计算,插秧、收割等人工费用,一年下来要3000元,从育苗开始,柴油、肥料一年的花费近4000元,10亩地能产17500斤稻子,按今年最低收购价7毛5分钱来算,能收入13000元,刨去从信用社贷款的利息及日常开销,最后所剩无几。

  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市红星村农民佟红军:“希望最低能够涨五分钱的话,我就非常非常高兴了。”

  佟红军这个愿望还没等今年水稻插秧就已经有了结果,白城粮食局局长邱明义告诉记者,国家刚刚又出台了提高农民收益的新政策。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局长邱明义:“这回现在就定了,到今年秋天再收水稻的时候,国家的最低收购价是每市斤加了七分钱,就是八毛二,这个国家已经定了就现在已经定了,就是给农民吃定心丸,你可以放心种水稻,就是别人不收的话,国家收是八毛二了,还是三等,一市斤提高七分钱,这个幅度是很大的。”

  虽然,吉林的稻农明年的收入有了保证,但对于到东北考察托市收购情况的中储粮仓储部部长庞映彪来说,农民手里的粮食收上来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仓储管理部部长庞映彪:“这种露天储存的粮食,对安全储存,就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日晒雨淋,是吧,它这个肯定要对它的质量要有所影响,因此呢我们也希望在主要的粮食产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考虑给他们建一些储粮的设施,就是建一些粮仓。”

  目前,在吉林省通过托市收购已经从农民手里收上来水稻50多万吨,这些水稻大多都被代储在市县一级的粮库中,分布在吉林省的各个地区,“托市收购”之后,又要怎样把这些粮食送出去呢?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仓储管理部部长庞映彪:“就是说运输比较困难现在,车皮很紧张。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呢,我想也有先例,比如说大同到秦皇岛修一条运煤的专线,叫大秦线,还有朔黄(音)铁路等等,这种这个运输的专线,都要修的,当然这条线不一定非得是运粮食吧,主要是解决东北,东北物流在进关时候的限制口,山海关这儿应该想个办法来解决。”

  如果说吉林大米是因为收获前的一场大雪,使得米质降低不好卖出去,还情有可原,可辽宁盘锦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大米生产地之一,今年的大米质量仍然和往年一样,但是在连续三年的大丰收背景下,曾经销售火爆的盘锦大米,也和吉林大米一样,遭遇了罕见的尴尬。

  在辽宁盘锦市太平镇的孙家村,听说记者来采访,一些种水稻的农户纷纷围拢过来。

  记者:“这是你们都过来了,知道我们过来是吗?”

  农户:“知道你们过来。”

  记者:“怎么样你们今年都?卖得怎么样?”

  农户:“大丰收。”

  记者:“大丰收啊?你种了多少?”

  农户:“我种了20亩地。”

  记者:“20亩?您呢?”

  农户:“我种了15亩”

  记者:“现在都卖出去了吗?”

  辽宁盘锦市太平镇仙孙家农户徐百川:“说良心话吧,周围没卖稻子的真不少。”

  记者:“能占多少?”

  农户2:说良心话,我们跟前有个七八户,十来户人家吧,也有六七户没卖。

  记者:“为什么卖不出去?”

  农户2:“就嫌粮食价钱低。”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