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是一次生命教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9:38 人民网 (来源:新周刊)
系列之一: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导语:灾难袭来时,人们愿意拿倾家荡产的代价,来换光着身子逃出生天的感觉。灾难过去后,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地走。 文/朱慧憬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次得到最确凿的印证: 当政府第一时间紧急动员,赶赴灾区最前线,总理温家宝在废墟中高喊:“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这是以人为本; 当跨越全国的军队、消防、卫生等部门被紧急调集神速驰援前线,各省区各行业条条块块一夜间消失,这是以人为本; 当志愿者们自发出动远赴灾区,当全国人民自发捐款捐血,全国血库全部告满,这是以人为本; 当来自台湾、日本、新加坡、韩国与俄罗斯的救援队赶赴重灾区,种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藩篱被抛诸脑后,中国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外交容量,这是以人为本; 当一切信息变得透明,当灾难现场被现场直播,全国人民与四川零距离,因遇难者而难,因获救者而喜,这是以人为本; 即使在震后过去7日,被掩埋者生还希望极微时,“救人”依然被视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以人为本”; 这次前所未有的劫难不仅教育了政府、企业,还教育了媒体与民众:让他们懂得关爱,懂得感恩,懂得责任,懂得了“人”字应如何书写。这是对生命价值的理性回归,也是迈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再来反思我们的个体生命。当社会以物质财富和社会阶层来衡量个体生命的价值时,绝不一视同仁,就连既得利益者也难说得到了真正的尊重:一旦他们离开了外在的社会标签,他们什么都不是。为了获得持续的“高等级”价值,人们不能老、不能穷、不能失败。世俗置换了概念,把24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置换成了“钱是万物的尺度”和“成功是人的尺度”。于是,“生命”钝化成了“生存”和“生计”。 灾难袭来,人们愿意拿倾家荡产的代价,来换光着身子逃出生天的感觉。此时才发现生命本身的价值,以及亲情及爱的需要。 另一方面,“人是万物的尺度”被滥用,变成了人的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其后果,一方面制造了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破坏了人与生态圈。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态度的尺度,应谦卑和尊重;是欲望的尺度,应适可而止;是生命的尺度,应关爱自己和其他生命。 从心理援助着手生命教育 灾后160多个小时被救出的幸存者,旁证了个体生命虽脆弱,但不可小觑其起韧性。不断做噩梦的幸存小孩,又旁证了个体生命虽顽强,但仍然很脆弱。中国各医疗机构跟进的心理援助小组,对于灾区幸存者来说是一次适时的生命教育,学习面对死亡,平复心灵伤痛。 而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教育也在进行——当为汶川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的诗歌流传时,国人在泪水中接受着生命教育,向死而生: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和朋友/我们说 不哭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 灾难过去后,“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地走”。 (来源:新周刊)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