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包容”是中国的美好传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18:26 青年参考
——日本资深“知华派”秋冈家荣访谈录 文韩福东 日本《朝日新闻》前驻北京支局长秋冈家荣,是“文革”前期惟一留京的日本记者。他后来创建了朝日中国文化学院 ,并任首任院长,同时担任日中友好99人委员会创会总代表。 5月8日,80多岁的日本资深“知华派”秋冈家荣先生,在日参加了日本友好团体对胡锦涛主席的欢迎会。本文作 者事后对他进行了访问。
1968年中国只有 9名外国记者 韩福东(以下简称“问”):1967年你来中国驻站之前,想像中国是什么样?《朝日新闻》派你来北京时,正是 文革开始不久的时候,那时你对文革什么感觉? 秋冈家荣(以下简称“答”):1943年我就去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留过学。我当时是日本全国性的公费留学生,所 以我对中国感到很亲切。 日中两国有2000多年的交流历史。其中大部分时间,中国以兄长的角色教日本一些东西,但这种状态从明治维新 时就发生变化了,日本开始向西洋学习。当时亚洲整体上都是被西洋侵略的状态,但日本没有站在亚洲的立场上,而是学习西 方,想超越其他亚洲国家,这最终导致了日本侵略其他亚洲国家,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 1967年11月我被《朝日新闻》派驻北京,那时中国外交部要我们注意看《人民日报》,不让我看大街上的那些 大字报,也不能随便采访人,所以中国当时发生什么事我并不太清楚。当时我在居住饭店的屋顶上,看见很多碎酒瓶子,饭店 里面的服务员都参与了武斗,但是我没有亲眼看到过武斗场面。 从1968年到1969年这段“文革”最厉害的时期,世界各国在北京的记者只有9人,日本记者就只有我一人。 当时中国和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关系很好。作为日本记者,关于日中关系的采访是我主要的工作内容。所以 当初各国的大使馆都拉拢我,以期获取中日关系的有关情报。
1950年 南京曾挂日本国旗 问:日本和中国建交,主要是因为听说中美要建交,还是出于利益考虑? 答: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来中国访问,可以说也促成了日中两国邦交的进程。美国先于日本和中国和好了, 但当时美国不愿意让日本先于自己一步和中国建交,而田中角荣先生(日本当时首相)还是这么做了。美国不喜欢田中先生, 后来田中在日本因贪污的罪名而被起诉。 问:中日刚刚建交的时候,联合声明中也提到了关于侵略的问题:“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 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你了解中国领导人对日本侵华历史的态度吗? 答:当时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是把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国民分开来评价的。他们说日本军国主义是坏的,但是 日本国民也是被害者,把这两个问题视为一个是不正确的。1950年在南京一个工业展示会里,就挂了日本的国旗。当时南 京人民特别气愤,说为什么把侵略自己国家的国旗挂在那里?当时有中国共产党干部就说,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是日本 人民,而与这个工业展示会有关的是日本人民,不是军国主义者。 南京方面还把南京受害最大的家族代表接来,让他们和那些日本人接触。我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好的一点就在这里, 日本一些国民非常赞同他们当初的那些做法。所以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他们就非常气愤,为什么供奉军国主义者的地 方,首相去参拜? 问:但是小泉去参拜了之后,他的支持率反而上升了。 答:我想这不是因为他参拜靖国神社,而是因为其他的一些政策——比如说邮政民间化改革,导致他的支持率上升。 这次胡锦涛主席访日,历史问题也是主要议题,但是也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中国人心理上 会有更大包容 记者:你们这一代好像有很多老人,也许有对侵略战争反省的原因,对华友好的比较多。但是年轻的一代知华派是不 是会越来越少? 秋冈家荣: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快的国家。不像以前那样,不管是我还是下一代的人,现在都不会非常意识 到国家和国家的不同,因为现在是经济时代。现在学中文的日本人非常多,我想在中国学日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日本国内“亲华派”最少的一个县是山口县,这里出生的日本国民到现在有8个人当上了首相,最后一个是安倍首相 。这8个首相都被认为是“反中派”的。但是安倍当了首相之后首先去北京访问,和中国领导人握手,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表现 。 记者:日本好像还是有很多人担心,认为不同政体下的中国是一种威胁。会不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因为什么事件再次 影响两国的关系? 秋冈家荣:在日本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以市场经济为主,所以应该算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我还是认为中国是社会 主义国家。中共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来过日本,我在这里见过他,问他现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是不是有可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那位教授说不可能。 日中两国没有外交关系之前的5年,我在北京完全没有不适感。我认为中日两国在体制上确实是不同的,但是和中国 人的接触使我发现,他们非常包容,这是中国的美好传统,我想以后也不会有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心理上 会有更大的包容。 (::发自东京)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