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建议四川:做好震后伤员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09:39 东方早报

  如何做好震后伤员救助工作

  根据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亲历过救灾的同志提供的经验,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据统计,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人数约有57万,通过自救和互救,脱险人数达45万左右。

  一、自救。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可通过高音喇叭广播、喊话等形式,向他们传达党和政府正在组织搜救的信息,坚定他们获救的信心,并告诉他们采取以下方式实施自救:

  1.尽量用浸湿的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同时尽量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4.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5.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6.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如果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二、互救。组织已经脱险的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抓紧营救。根据唐山地震互救的案例,应重点遵循以下原则:

  1.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如学校、工厂、医院、宾馆等,也就是“先多后少”。

  2.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

  3.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

  4.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

  5.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6.先救“生”,后救“人”。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这样,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人获救。

  7.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如何科学挖掘救助被压人员

  根据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亲历过救灾的同志提供的经验,科学挖掘救助被埋压人员,是保护被埋压人员生命的关键环节。在挖掘救助被埋压人员时,应注意保护好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保证压埋者生存空间。在使用挖掘机械时要十分谨慎,越是接近压埋者,越应多采用手工操作。在施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没有起吊工具无法救出时,可以送流汁食物维持生命,并做好记号,等待援助,切不可蛮干。

  2.救人时,应先确定压埋者头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头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内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妥善加强压埋者上方的支撑,防止营救过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

  4.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应仔细询问和观察,确定伤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损伤。

  5.对于脊椎损伤者,挖掘时应避免加重损伤。在转送搬运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

  6.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压埋者,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7.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采用俯卧位,并将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如何做好灾区井下救护工作

  一、井下救护工作专业性较强,应迅速组织矿山救护队赶赴灾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唐山开滦矿务局共有1万多名矿工在井下作业,因救护工作组织得力,除坚守岗位牺牲和误入釆空区的17人死亡外,其余全部安全脱险,其中有5名矿工被困井下15天后成功获救,创造了井下救援工作的奇迹。根据开滦矿务局当年参加过井下救护工作人员的介绍,在做好灾区井下救护工作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针对性地开展救援工作,尽量防止非专业人员参与井下救援,以减少救援工作的盲目性。

  二、大地震后井下极易发生断电,对煤矿救援工作来讲,第一位的是确保井下电力供应。

  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明确通知供电部门,迅速检查向矿区输电电网的安全情况,尽一切可能杜绝停电现象的发生。

  三、如果一旦发生断电,此时井下人员虽然不能及时升井撤出,通风设备又不能启动,但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聚集与人员的安全撤离尚有一段宝贵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组织撤离。

  四、救护人员在施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巷道的坍塌、堵冒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坍塌、堵冒现象,技术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处置。

  五、应注意收集保护好井下原始图纸资料,提示救护人员带图下井,这样做有利于准确分析灾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加快救援工作的进度。

  六、当有人员被困井下超过三天以上时,也不能停止营救行动,因为井下有水,人的生存时限要相对长一些。例如,当年开滦赵各庄矿有5名矿工被困井下,矿方根据未上井人员所在的工作区域确定了专门的搜救路线,制定了搜救方案,派专人进行搜救,终于在震后第15天使5名矿工成功获救。

  七、长时间被困井下的人员一旦获救,要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救治。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及时对获救人员采取蒙上双眼、补液、供氧等应急措施。

  如何保证地震灾民饮用水供应与安全

  唐山抗震救灾经验表明,在城市供水管网和水源井遭受破坏时,一般难于在最短时期内修复,为保证灾区居民饮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附近城市组织专用车辆供水。唐山地震后的几天,一部分灾民的饮用水问题,就是从北京等地用消防车和其他清洁的罐车送水解决的。

  二、确定临时供水水源。可以把各厂矿和单位的自备井、农田灌溉的机井、分散各地的水井及自来水厂的补压井(或战备井)等作为临时水源。

  三、科学使用河流水源。在使用河流水源时,取水点应设在无人为污染的河段上游,设取水码头或跳板,以便能取离岸边较远的水;可在岸边设砂滤井或用砂滤缸沉淀消毒。

  四、临时性供水水源卫生检验和防护。可采用便携式、适于现场操作的、不需电源的检验设备。如唐山地震时就是采用水质快速测定箱,它包括细菌检验和化学分析两种,能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16项指标。同时,水源附近有厕所或堆积有垃圾污物的,必须予以清除和消毒,保证水源周围30-50米之内清洁卫生。

  五、饮用水净化消毒。强烈地震之后,应根据水源水的清洁(或污染)程度,采用相应的净化消毒措施。在估算消毒剂用量时应注意,水源污染重的用量应多于污染轻的,地面水多于地下水。

  六、预防尸碱中毒。地震发生后,尸体经腐生菌腐化分解后污染环境和水源,容易导致尸碱中毒。唐山地震时由于待处理的尸体量太大,采用了集中掩埋方式和一层漂白粉、一层尸体的掩埋方法。其后水质检验结果表明,没有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对饮用水还可用砂滤,或炭末、明矾混凝、过滤、吸附,除掉水中的尸碱和细菌毒素,并用漂白粉消毒等方法,保证饮用水卫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