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乘邱光华的飞机去汶川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5:15 新世纪周刊
-特约记者/周龙 两边都是山,飞机就像飞行在曲折的走廊里一样 结束了在地震灾区的报道,怀着异常沉重心情回到北京,虽然离开灾区,但梦里还老是灾区那些人、那些事,这让我 异常痛苦。热心的朋友帮我找了心理医生,按照医生的吩咐,我尽量少关注灾区新闻,就这样,百感交集的心情慢慢好了一些 。 但一条短信,让这些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周龙:我们乘坐的那架直升机出事了。”曾一起采访的同事郑晋鸣发短信 说。我的心里一下子揪紧了,赶紧打电话过去:“你不会是弄错了吧?”“确实是他们,确实是那架飞机,太悲惨了。”电话 那边也不知说什么好。挂掉电话,我仍然侥幸地想,也许是降落的时候出了机械故障,也许只伤了一两人,肯定不至于机毁人 亡。 此时,我的心绪又回到了一周前,回到了凤凰山机场。5月23日,我们随成都军区总医院去灾区接伤病员,因为可 以坐飞机去,我们都很兴奋。作为前线记者,我们已经基本走遍了受灾严重的所有地县,就差在空中鸟瞰全景了。下午两点半 ,我们赶到机场。虽然是晴天,但雾气很重,这样的“牛奶天”非常不利于直升飞机飞行,报告说汶川那边气流强烈,无法飞 行。 看来只有等了。我趁休息在周围拍了些照片,回到休息处发现老记者郑晋鸣正跟人抽烟聊天。我走上前去,注意到这 人看上去五十多岁,卷发圆脸,一脸的疲倦,但眼睛却很有神。我以为他是个地勤人员,因为他跟我想象中的飞行员实在是有 差距,声音温和、笑容质朴,穿上制服像个老工人。 “挣那份钱干嘛,国家把咱培养好,又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习惯了。”聊起退休生活,他好像对参加民航公司很不 感兴趣,对有些人一心为钱也挺反感,“钱这东西,挣多少都没够,把生活过好,靠发的这些工资够了。”通过打听,我才知 道原来他就是邱光华大队长,不仅有三十多年的飞行经历,而且此次抗震救灾他几次从家门上空飞过,都没有机会看看受灾的 老家。我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传来消息说气象条件允许,可以起飞。气象条件时好时坏,心里还是不放心。但一听说这次给 我们当“驾驶员”的是邱光华,第一次坐直升飞机的我,心里的恐惧少了许多。 伴着巨大的轰鸣声,飞机起飞了,虽然雾气很浓,但往下看,依然能看到稻田相连,河流纵横,成都市郊的平原地带 还是一片平静。过一会儿,飞机飞到都江堰市上空,就看到不少坍塌的楼房和成片的蓝色帐篷。再往前飞,就进入了去映秀、 汶川的山谷地带,坍塌的山体、巨大的泥石流、冲断的桥梁历历可见。 正当我们为破碎的山河感慨时,飞机开始不停地猛烈摇晃,时而上下颠簸,时而左右摇晃。不好,是气流吧,我担心 地想。“差点撞上了!”机舱内有人开始大喊。往外看,飞机就贴着山在飞,而在另一侧的山也同样很近,感觉就像是飞行在 曲折的走廊里一样。“遇到气流,大家抓紧了。”机组人员大喊。但在巨大轰鸣中,我更多的是通过口型和表情猜测他的提醒 。好在有惊无险,飞机冲出了气流旋口,最终安全到达茂县。 回想在灾区的经历,感觉这一次空中之行是最难忘的,难忘的不仅是空中俯瞰灾区的震撼,更是真切感受到空中“生 命通道”的艰险和邱光华大队长他们的勇敢和坚定。虽然直到现在搜救队还没有找到他们的下落,我们还是宁肯相信,既然他 能用自己的努力为灾区群众创造生命奇迹,他们同样也能为自己创造哪怕一次的奇迹。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