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总统候选人如何看待亚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4:11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贾敏/美国华盛顿报道 ——专访奥巴马中国问题首席顾问杰弗里·贝德 “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有很强的延续性。从尼克松总统以来的7任美国总统都在不断地修缮以及完备这种理念,各位总 统的政策相似性要大于相异性。所以,我并不认为奥巴马或是麦凯恩会偏离这种方针” 在美国华盛顿杜邦区马萨诸塞大街两旁林立着数十家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也坐落于此。与旁边的其他几所智库相比, 布鲁金斯大楼无论是外表和内饰都显得有些陈旧。 但外表的低调却不能掩饰它在华盛顿智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卡特政府以来,布鲁金斯学会就聚集了数量最多、影 响力最大的前美国政府官员和具有决策影响力的学者。 布鲁金斯学会也是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重镇”---2006年10月,布鲁金斯代表团访华时,曾得到温家宝总 理的接见,并进行了长达75分钟的会谈。 现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贝德(JeffreyBader)是中美关系的重要亲历者之一,与中国有长达2 7年的“交情”。他曾在克林顿政府出掌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副国务卿,后任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亚洲部主任。2000年, 他曾担任美国助理贸易代表,亲历了中国“入世”谈判。 目前,贝德的新身份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中国问题首席顾问。尽管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一再强调自己 是以学者身份说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观点和经验将深刻影响或将成为下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 会用“最平和的方式”来应对中国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民主共和两党的候选人已经确定。我首先想了解的是,中国问题将在接下来的两位候选人 对决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贝德:2008年的美国选民不会把中国问题列入考验总统心智和领导能力的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他们的 重点所在。但是,中国问题会有涉及。 美国选民最关注的美国外交领域事务,仍旧是伊拉克战争,以及与之相关的阿富汗战争和反恐等问题。而且你也知道 ,目前美国严峻的经济衰退让很多关心钱袋的美国人忧心忡忡。 所以这样看的话,两位候选人在涉及中国问题时,会用“最平和的方式”(mostmodest)来处理。两位候 选人,不分党派色彩,都不会走上相对激进的道路。 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有很强的延续性。我们有坚实的外交理念和完备的政策框架。从尼克松总统以来的7任美国总统都 在不断地修缮以及完备这种理念,各位总统的政策相似性要大于相异性。所以,我并不认为奥巴马或是麦凯恩会偏离这种方针 。美国与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的外交关系是美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基石。 美国对中国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外交目标。在热点问题上,诸如朝鲜半岛无核化、苏丹达尔富尔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若没有中国与美国有力的合作,是很难取得积极成果的。 基于共识基础上的中美关系,是每位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对华外交的核心原则。 亚洲政策的最大分歧可能在于朝核和经贸 《瞭望东方周刊》: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外交理念、特别是亚洲政策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贝德:在亚洲政策方面,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和政策对于两党来说是一致的---美国会延续原有的政策操作模式继续 下去,这意味我们把中国看作是维持亚洲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力量;美国同时会保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在亚洲来维护美国的安 全、经济利益。 如果说不同之处的话,那么朝鲜半岛核问题和与亚洲国家间的经贸最可能是二人未来产生不同意见的地方。但目前我 也没法做出具体的预测和准确的判断,这需要观察。 而从个人性格来说,两位候选人最鲜明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伊拉克问题上。 伊拉克问题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关注美国国内国外的利益存在,担心美国军事力量的反应能力因伊拉克 而削弱,担心美国自身的经济状况出现颓势,担心美国的形象问题因诸如美军虐待战俘等事件而受损……所有这些担心都在驱 使奥巴马尽快让美国摆脱一场看不见终点的外交困境。 而麦凯恩是越战老兵,他积极认同美国国家利益取决于美国能否取得这场与伊拉克反政府武装间战争的胜利,如果现 在放弃就是让已牺牲的5000多名美国士兵蒙羞。 麦凯恩参议员认为长期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不仅保护了伊拉克的民主政体,而且还遏制了邻国伊朗的扩张。奥巴马则 反对这种安全观点。如果他当选,会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把美国军队逐步撤离。 这是目前美国对外政策中居于核心的最大分歧,带有很鲜明的党派立场。无论谁当选,这都将成为下届美国总统最初 18个月任期内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目标。我看不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望东方周刊》:那伊朗核问题呢? 贝德:伊朗问题也是目前美国外交三大核心问题---伊拉克、伊朗、反恐中的一环,需要总统班子的高度关注。 我认为,解决棘手的外交问题不仅需要周密详细的政策制定,而且需要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我可以乐观地说,奥巴马如果当选,他的政策会在他当选一年半时间以后显现出来。前面说的三大核心问题是他的重 中之重,如果做得好,对他而言意义非常深远。 亚洲不是他的最重点考虑地区。不过,朝鲜问题是需要全盘考虑的。以目前亚洲的大局势而言,中国将仍然是美国在 朝鲜问题上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 《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目前两岸关系的新动? 贝德:我认为目前关于开放中国大陆游客进入台湾、开辟两岸直航、增加两岸政党间的交流都是积极的。两岸双方以 及美国目前都从这个弹性政策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中国大陆高层针对台湾政坛的变化,正在释放出积极、理性的回应。 美国政府乐见双方能够在化解政治隔阂的基础上取得进展,美国也愿意双方能够取得书面协议和实际结果。美国并没 有企图想要阻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美国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看待中国的成就” 《望东方周刊》:最近,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媒体发表文章,称东西方之间依旧存在着“令人悲哀的深刻鸿沟”。对 此,你怎么看? 贝德:如果我们双方---东西方间、中美之间,大家都用各自比较极端的视角来展示对方的问题,比如中国人总把 CNN的中国报道看成典型意义上的美国人的中国观,那么双方之间自然而然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正如事实展现的那 样,这其实算不上是典型。 从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间算起,我对这个国家的感性认识已经超过了25个年头。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中国对 世界的开放越来越大,越来越热切。伴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位置的愈发重要,中国人客观地需要得到来自世界的认同感。但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美国人民为中国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和鼓舞,但是就整体而言,美国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看待 中国的成就。 需要补充的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与美国在许多领域面临的棘手问题都变得越来越相似。以前,中国的北京或 上海都喜欢将美国的城市,譬如纽约,当成追赶的目标,就像《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种羡慕大都会繁荣景象的眼神所显现出 的那样。但如今,这种表情在北京人的脸上找不到了。 当世界变得愈来愈相似的时候,人们就会好奇地去追寻这种相似性背后的不同之处。这点让我惊奇,也让我感到很自 然而然。当一个国家不再需要去模仿别人的时候,我想这个国家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