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背景下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15:25 南方人物周刊

  “国内原来没有冷战史研究这么一个领域。因为中国不怎么接受冷战这个概念。你注意看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冷战一共没有提几次,毛泽东文集,我查了一遍,大概也就讲过三、四次,而且都是带引号的。所谓冷战,他认为是美国的一种政策。所以基本上整个90年代,还不允许出现这个词。”

  “最开始搞,都是我自己花钱。我每年召开一次会,我就看国内谁研究这个,比较不错的,我来挑人,然后我出钱。”

  “我们搞的都是神仙会,规模不大,每次开会二三十人。但是我要求论文要好,而且我们这个会开的那都是针尖对麦芒,你用的什么材料,我用的什么材料,你什么观点,我什么观点,讨论得非常热烈。每次开完会我们都出本论文集,到现在这些论文集都算是很上乘的。”

  这样一下就把冷战史的根基打好了。“后来,是和北大合作,北大有意让我过去,我自己也发现完全靠个人去号召还是有一定问题。当时在北京还不允许用冷战史这个名目,那会儿还是比较敏感的,观念没转过来。后来就叫了现代史料研究中心。”

  现在这个冷战史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完全是一种国际化的,我今天在国内发现了一个新的档案,写了一篇文章,明天国际上都知道了。也不再是大国关系了,而趋向于一种社会、经济领域,甚至是文化领域的研究。比如美国对外政策其中有一个侧面,就是它的宣传战和心理战,它这种文化输入,在哪个国家什么时候放什么电影,都是有算计的,它要求影响你的人民,这是它的考虑。反过来讲,其实中国也经常搞这种文化外交,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就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来中国文化是很优美的,很深沉的,类似这样的事很多。”

  把历史的真相写出来

  人物周刊:很多人都在忧虑传统的断裂,历史学家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沈志华:我觉得我们搞历史研究,非常伟大,就是去追踪历史的真相,因为人们了解的过去,很多都是失实的。你说这一代一代的人,上中学,上大学的课本就那么弄下来,这将来怎么得了,中国的文化怎么得了?谁来传承啊?不是老说传统断裂了嘛。你真正要想影响这个社会,就得把历史的真相写出来。从长远的观点看,这个是最本质的东西。人们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自己就会去思考。

  人物周刊:你理解的历史是什么?

  沈志华:历史过程是一个一个链条连接起来的。但是历史学家讲的故事从来是不完整的,为什么?没有新的文献,就说不清这回事。有人说沈老师你讲课像说评书一样,其实有很大的区别。你仔细听,就知道了。说评书那故事肯定是圆满的,一环扣一环,一节扣一节,我讲历史,这个现在只能存疑,为什么?因为没有进一步能够证明这个的材料。

  人物周刊:学术上您一直都是单干,很晚才进入大学体制,您对这个环境感受如何?

  沈志华: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一架行政机器。意志不坚定,或者说内心追求不是很强烈的人,都会被卷入这个机器当中,然后跟着运转,把你的精力、时间完全耗费在一些表面的事情——名和利上。

  搞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得看材料,谁不知道写东西得有真凭实据。你不能拍拍脑袋想想就说。但是你没那个时间,上面要求你一年要发几篇文章,工资又低,你只好去创收,搞一些跟学术没有太大关系的事。现在大家都在争项目,为了申请这个,一天到晚就是填表啊,统计啊,一天到晚评比啊,评估啊。久而久之,真的也没有人做学问,把学生也都带坏了。这种状态快10年了。

  人物周刊:接下来有什么学术上的打算?

  沈志华:我在的华东师大有了一个专门的“冷战史研究中心”,学校也很重视。学科建立,人才培养,都有了很好的环境。

  我自己这方面,最近资金托管上遇到一点小麻烦,没法再投入很多了,好在也不用自己贴了。另外,我在上海有一批企业家朋友,素质很高,也愿意为文化做点事,也信任我。所以我想将来还是会做一些支持学术的事情,把好的资源整合起来做基金,资助档案收集整理。博士生有好的课题,也可以来申请。比如很多至今研究很薄弱的领域,比如建国之初大城市的接管工作、秩序的恢复等等,我们可以给你条件,让你跑档案,查资料。

  人物周刊:到现在为止,有什么特别遗憾的事情吗?

  沈志华:当初没有学好英文,和国外同行的交流受限制。当初我跟李丹慧(沈志华夫人)商量,女同志学语言快,想让她学,哪怕是专门到国外呆两年都成。但人家自尊心强,不干。(大笑)说凭什么你搞专业,我就要学英文。现在老了,很难学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