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在一个民族心灵中能占到怎样的分量?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讲述者是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
1961年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是在中日之间进行的。比赛开始前,庄则栋被一位老首长悄悄拉到 一间屋子里。老首长把门反锁上,问庄则栋:“今天晚上的对手是谁?”
老首长的异常状况让庄则栋有些发懵,他只能规规矩矩地回答:“日本队。”这时,老首长做出一个更让人诧异的举 动——他把裤子褪到大腿处,示意庄则栋看他臀部的伤疤:“这都是抗战时小日本给我留下的。”接着,他的语气像是在发出 一道不容有失的死令:“小庄,你要给我报仇!”
显然,体育,在这里是家国大义的符号、替天行道的工具。
当我们将目光重新投向1984年那些第一次为中国人摘取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时,他们的人生故事,也因为金牌在彼 时彼刻的特殊意义而五味杂陈、悲喜交织。
今天,我们可以对那个特殊年代里对待体育的这种特殊心态会心一笑,但毋庸置疑,赋予体育的这种诉求,确实是相 当长一段时间里民族心灵中一种真实而主流的存在。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一场排球比赛,还承担着“振兴中华”这样恢弘 而庄严的使命。那时节,真是叫金牌太沉重。
小小金牌背负的这种超越体育的符码意义,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渐行渐远。随着中国经济走向崛起,民族自信 心不断提高,如今遍布地球村每个角落的“中国制造”,对于中国人表达民族自豪感而言,要比体育来得更坚实更有说服力。 在经济竞技场上的高歌猛进,正让中华民族的心灵越来越开放、自信而达观。
这一变化,即令一些国际媒体,也因未能及时洞察而陷于尴尬。比如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之际,国际媒体于近日频 频做出的刘翔因国人期望甚高而压力过大的报道与分析,中国民众通过互联网表达的,却普遍是“只要尽力就行”的豁达,有 的网友报以“跨自己的栏,让别人去说吧”这种轻松调侃的态度。而这些心态背后,与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精神异曲同工。
面对金牌,中国人正越来越坦然、放松,相信当“中国创造”行遍天下的那一天,我们面对金牌的态度会更加轻松; 同样,我们相信,会有那一天,金牌不再充当民族的心灵化石与命运密码,而只不过是对人的个体生命力的礼赞,对美的加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