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罗
20岁时,女性快乐多于男性;60岁后,男性掌握了更多幸福的法宝
现在谁还讨论中年危机,显然太落伍。中年得细化到究竟是女性中年还是男性中年,才算科学。女性从中年开始就越 来越不快乐,而男性则开始踏上幸福快车,一路前行。
原因很简单,20岁时,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进入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和相对变宽裕的经济条件,会在一段时间让女 性有满足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男性开始在经济和工作上会获得更多回报,幸福指数也会逐渐加码。
幸福从48岁开始拐弯
女性最幸福的时候,是她们最年轻的时候,因为年轻就意味着机会。进入40多岁,愿望无法达成,曾经想要的生活 越来越远,女性的幸福就过了一天没一天。
造成幸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你要什么”和“你有什么”的巨大差别。由于这两个参数总是在变化,一个人对幸 福的感觉也会随之变化。英国剑桥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安可·普拉克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依斯特林一直都在 合作研究幸福和性别的关系。他们认为,就男女而言,幸福很少对等。一般而言,34岁时,男女的幸福感会达到一个相对差 不多的值。原因是,20多岁时,虽然男女都渴望婚姻,但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都比较早。当然,在对幸福婚姻的想象上,和 实际上的婚姻生活感受方面,女性的心理落差会更大。
“男性结婚的年龄通常比较晚。以美国为例,是3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务实。此外,当34岁的男人开始结 婚时,同年龄的女性也许都已经经历过离婚和守寡。”作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安可·普拉克是在对英美两国的成年男女婚 姻及婚姻带来的幸福感做过多年样本研究的基础上,才得出这样的结论。39岁时,男女都能体会到婚姻和预期的落差。只不 过,女性这时的注意力已经从两性关系转移到对孩子的培养上。安可说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还没有完全陷入失望和沮丧中,直 到48岁。“对女性而言,孩子扮演了一个更为关键的角色。出于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开始对婚姻失望的女性,仍然愿意为保 持稳定的婚姻继续努力。”
因为安可和理查德都是经济学家,他们的两性幸福感调查就不止于社会学层面。从经济学角度,男女的幸福也是从不 对等,到差不多对等,到最后的不对等画曲线。事实上,年轻的女性,更容易从贵重的物质中获得幸福,比如房子、车和豪华 度假。这样的心理满足感使得美国女性倾向于选择比他们年龄大的男性。对于这样的现实选择,查理斯倒是觉得不能因此就责 备年轻女性太物质,“年龄大的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此外,两份收入加起来,他们的物质条件自然会有改善。因为 正处于最有竞争力的年龄,这时的夫妇,都比较容易达成他们的经济目标。”
事实上,在参加幸福调查的人群中,不管男女,只要是处于20到30岁,都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快乐。 让那些参加幸福调查的人选择构成“幸福要素”的10件东西,青年男女都会把房子、车、孩子和名牌服装当作首选项。而对 年龄较大的人,他们会把夫妻的性生活、工作的满足感和亲情的支持放在物质条件前面。这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年龄越大越世俗 ,多少有点差距。
幸福曲线图的社会效应
刊登在最新一期《幸福研究月刊》上的男女幸福曲线图不仅对个体有参考价值,对经济学家和社会政策制定者也有一 定的启发作用。
格雷格·伊斯特布鲁格不是幸福研究的专家,但他对男女幸福与物质条件的不对等关系也非常赞同。2004年,格 雷格发表了名为《进程中的矛盾论:生活变好了,怎么人反而感觉更糟糕了?》的社会学论著。在他对物质条件改善会如何影 响人们心情的研究中,也同样发现,物质不是决定满足感的唯一标准,“就连社会政策制定者算上,人们总会假定,你是否健 康,和是否挣够大笔财富,是你对生活满足的唯二条件。事实上,我的满足感研究,和今天的幸福感研究都在证明一件事,那 就是,这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物质不能带来幸福和满足的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人们的期望值一直在调整。用安可的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个假定 必须有一个前提,即有一个参数必须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随意改变我们想要的东西。”问题就在,人们想要的东西 总在改变。获得了一件东西,他们就想要更多件。因此,用物质来填充幸福感,只能在一定时期内见效,比如,20岁的女性 。而男性,因为晚年物质积累不少,且知道自己不太可能会挣到更多,他们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这也是64岁后的男性感觉 更幸福的原因。
两性关系和婚姻给男女带来的感觉倒是走向趋同。最初,无论是女性的20岁,还是男性的30岁,都会感受到婚姻 带来的幸福。随着新鲜感的丧失和矛盾的增加,无论男女都会对用婚姻换取幸福慢慢失去期待。只不过,48岁之前的女性还 能从子女那里获取满足感。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同分配,女性会丧失越来越多的成就事业的机会,这个弊端会在60多岁时凸显 出来,女性的幸福感从此跌入低谷。而男性,因为事业和自我成就,幸福感才开始慢慢冒头。
2006年9月,安可的另外一篇发表在《人口和发展观察》杂志上的幸福研究,也从婚姻本身验证了,随着年龄增 长,女性幸福感会呈下降趋势。从婚姻角度,成人的生活满足感有个基数。这个基数从开始同居的前一年或前一段时间开始, 未婚同居的人满足感会在这个基数上大幅增加。结婚前后,满足感会达到一个高峰。然后,满足感开始慢慢消减。因为女性更 注重直接的感性体验,婚姻满足感消减,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幸福感。
如果社会政策制定者可以把男女幸福曲线当作政策制定的参考因素,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男女做对应的政策倾斜,或做 适当的社会心理引导,相信和谐社会就不再是一句口号。构成社会的男女幸福了,一个国家就真的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