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10065次呼叫和573万次下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10:55  三联生活周刊

  25万人都带着自己的手机参加开幕式,其中甚至有少数人从晚上20点开始,手机就没挂断,这是奥运会开幕式时的真实景象,每个人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手机,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现场体验。随之而来的技术压力,则是每小时110065次的网络通话峰值,这个数字是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1.9倍。

  主笔◎尚进

  “开幕式那天晚上,我至少打了10个电话,都是直接拨通的,比想象中顺利得多。甚至当我刚在‘鸟巢’找好座位,就收到了提醒短信,请我按照引导对号入座,不要吸烟,散场时请带走垃圾,有序退场。最后还来了一句:愿您度过愉快时光。”36岁的刘畅拿着自己的手机,诉说着8月8日奥运开幕式当晚,手机沟通的经历。刘畅仅仅是8月8日晚上奥运会现场十几万个电话呼叫者中最普通的一位。在开幕式的时间段,中国移 动网络通话峰值达到每小时110065次,通话呼叫最高峰出现在正式开幕前的60分钟内,几乎当时场内一半观众都在举着手机诉说。按照中国移 动技术部门给出的数字,通话带宽压力最大的那60分钟,整个电话网络的接通率几乎达到了100%,掉话率只有0.27%。而在这组近乎突破全球历史纪录的数字背后,则是通讯保障车分距离的摆放,以及数百人的网络监控保障。

  “整个奥运会期间,每当有众多观众云集的活动,我们都会预先做准备,除了场馆和周边原有的通讯网络,还会根据需要随时调配应急通讯车。”中国移 动通信集团公司奥运办公室周毅主任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我们根据北京奥组委预估的人流量,提前针对性地优化了网络,譬如‘鸟巢’和周边在开幕式的时候,25万人在用手机,我们就会把通讯设备的带宽准备好,足以应付1倍于此的用户。”而看台上众多国际政要和商业巨头,以及众多运动员、教练入场时,几乎都将自己的手机,视作与外界沟通的最重要工具。最高峰的时候,在“鸟巢”及周边的国际漫游用户达到了22829人。而每个赛场,除了醒目的通讯保障车,以及身穿蓝白色制服的中国移 动服务员,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手机发射天线的影子。无论是国家体育场“鸟巢”,还是各个专项赛场,甚至青岛、沈阳这样的分赛场,为奥运会特别布置的通讯机站都被“藏”了起来。周毅对此解释道:“奥运场馆的设备布置很巧妙,不论是手机信号发射器,还是无线网络的WLAN,都在天花板里面,有些甚至被安放在竖井内。”

  除了甘当奥运会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手机的角色也在悄悄发生转变。不再仅仅是中央电视台的画面,以及互联网报道,北京奥运会上的手机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新的媒介平台。开幕后的4天时间,中国移 动的奥运手机报订阅用户就突破了1000万人。很多无法随时看电视直播,也无法在工作岗位偷偷浏览网页的上班族,将手机视作赛事消息的最快来源。刘翔退赛的那个中午,很多人都是从手机报上及时获得的信息,而且很多人还将这则信息最快速度地转发给别人。类似景象只有在春节短信拜年高潮时才出现过。

  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合唱的那首奥运主题歌《你和我》,可手机音乐的强大推广力,依旧凭借前两年风起云涌的彩铃模式,深深影响到了众多普通手机用户。仅8月8日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22点唱出《你和我》之后的短短26小时,手机的无线下载量就达到了573万次,开创了全球音乐单曲发售历史上的最快纪录。而在已经很成熟的手机应用模式之外,借助正在试商用的TD-SCDMA网络,中国移 动还尝试了手机电视对奥运比赛的直播。拿到国际奥委会奥运新媒体转播权的中国移 动,一共开通了15路奥运直播节目,这些节目并不是TD-SCDMA手机的独享,通过压缩技术,中国移 动的工程师们将视频做成了流畅版和高清晰,两个不同码率算法的版本。“主要是看关键赛事的比分。”在户外做奥运志愿者,始终没时间好好看电视赛事直播的王智,举着自己的大屏幕智能手机诉说道,“如果要有个3G手机就能看流畅版的手机视频直播,GPRS的速度还是略慢,像乒乓球等快速画面的比赛项目根本没法看,中国和西班牙的篮球小组赛,看起来都费劲,反倒是看举重和射击等项目正合适。”

  整个奥运会期间,中国移 动如何保障通讯的良性运转,进行了多少相关投入,未来如何让奥运投资保值,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移 动通信集团公司奥运办公室周毅主任。

  三联生活周刊:你负责领导的这个奥运会通信保障部门何时成立的?奥运会期间投入了多少人力?

  周毅:2006年10月就成立了这个部门,我以前是重庆移动公司的,算是被集团调用来的。我们这个部门只有区区18个人,他们大多同我一样,都是抽调自中国移 动各分公司。平时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制订计划,与北京奥组委和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保障网络通畅和奥运会期间的服务,都是分派给具体部门和分公司来做的。

  三联生活周刊:从开幕式到闭幕式,整个奥运会期间,通讯网络运转得如何,发生过什么突发故障?

  周毅:可能得让你失望了,整个奥运会期间通讯网络运转得太平稳了,主要是我们准备设备的带宽容量超大,开幕式最高峰时段每小时110065次的网络通话数字,也只占用了预设网络设备通话能力的一半。由于硬件设备都是新建的,而且提前进行了磨合,没有出现一个能汇报到我这里的故障。

  三联生活周刊:整个奥运会通讯保障,中国移 动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获得了什么?

  周毅:能够参与奥运会级别的通讯保障,对于中国移 动这样的大公司而言,本身就是一次管理能力的挑战。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和海外部分,都需要很多部门进行组织,需要创造一套能包容多工种的内部整合机制。另一个收获就是全球化的竞争力,以往中国移 动主打国内市场的移动电话业务,主要竞争对手无非就是联通和中国电信,而这次奥运会让我们有机会与其他领域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Visa、可口可乐、阿迪达斯,我们需要在品牌影响力上与他们竞争,尤其是在奥林匹克村内的展示中心,这些跨国公司时刻都在暗地里较劲。TD-SCDMA在奥运会上的试商用,也颇有斩获,开幕式当晚北京有近7000个用户使用了TD-SCDMA网络,其中使用视频通话的次数达到800多次。这让更多国际来访者见识了中国的3G标准,同时中国移 动也收集到了更多的试用意见。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移 动在奥运场馆架设的机站等投入,未来如何处理?

  周毅:这些机站和网络都将作为奥运会的财富,保留在场馆内,未来“鸟巢”还要迎接更多的比赛。就如同北京新开通的多条地铁线路一样,它们不仅是奥运会的一部分,更是为北京市政建设的长期投资,你不能把这些投资也划归到这次奥运会的成本之中。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这次奥运会参与通讯技术保障有什么感受?

  周毅:确实是第一次,很多事情完全可以做得更细化,尤其是在使用说明等针对全球来访者的细节上。再有就是权益,作为北京奥组委的合作伙伴,相应的权益还可以更充分使用。奥运会对于全球级别的大公司,绝对是一次世界营销的机会,中国移 动未来还会再接再厉,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将是下一个考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北京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