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三四月间,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西安理工大学学生曾万灵正忙着做论文和找工作。回广州工作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而事实上,当时已经有几个广州的单位与他联系,并达成了初步意向。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位24岁的广东小伙选择前往戈壁滩深处的航天城。“那天在街上看到一则征兵公告,不知怎么回事,心里一下子竟产生了强烈的参军念头。”曾万灵说,可能是出于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加之从小就向往军营,学自动控制的他想到军营一试身手。打电话和父亲商量,没想到父亲非常支持。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和他已经谈了两年恋爱的女朋友不但支持他参军,还愿意从军一同前往。“说实话,那时真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曾万灵的幸福溢于言表,他说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三年,他俩就选择了结婚,如今已育有一个四岁多的女儿。
到航天城两个月后,他和女朋友都收到了由母校寄来的2000元汇款,原来这笔钱是政府表彰他们的,在当时,能在毕业后毅然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地方从事航天事业毕竟是少数。“这份奖励让我和我爱人备受鼓舞。”在毕业典礼上,他们的事迹已被校长当做典型号召所有校友学习,如今再次收获这份物质奖励时,曾万灵兴奋之余更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家庭 未尽孝道憾对父亲
曾万灵家中的墙壁上,贴满了4岁女儿手绘的油彩画。一周只能两次见到女儿的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女儿转圈,要她不停地喊“爸爸”。父女俩嬉戏的那一幕,妻子和岳母即使站在一旁欣赏,也能感受到他们无比的快乐。那一刻,这个有点拘谨甚至羞涩的广东男人,完全忘却了身边还有记者的闪光灯在闪烁。
他说,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毕业到如今,夫妻俩已在发射基地携手度过了12个春秋,女儿的出生更是让他们坚定了在这里耕耘一辈子的信念。
基地的12年里,曾万灵一共只回过4次广东。“说实话,总觉得对老家人有所亏欠。”曾万灵说,其中年迈的父亲就是他日夜牵挂的对象。“刚来的时候,我是打过退堂鼓的,觉得条件太艰苦了,老吵着要回去,但最终还是被父亲骂着留了下来。”他说,正是父亲始终在老家默默地支持着,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05年春节,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父亲和大哥接到基地来过年。“只可惜,任务很重,没能好好陪他们,住了不到10天,他们就回了老家。”曾万灵觉得还是有点遗憾。父亲在参观基地后,找他谈过一次话,希望他继续留在这边,好好为载人航天事业服务。他对父亲说,只要基地有需要,他愿意长期留在这里,“如果哪天要求转业,我希望能回广东,离父亲近点,尽点此前未尽的孝道”。
●个人简历
1973年8月:出生在广东梅州兴宁
1994年至1997年: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
1997年9月至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事雷达测量工作
●荣誉簿神一发射时,荣立三等功;神六发射时,荣获神六金质贡献奖章、优秀机关干部等荣誉称号。 (新快报特派酒泉记者 尹辉 温建敏 陈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