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河北保定市区航校北院家属区门口,几名六七十岁的老人兴致勃勃地议论着即将进行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的事情,“咱们学校了不起呀,培养出了7名航天员。”
这些老人都曾是空军第二飞行预备学校(俗称保定航校)的教员,杨利伟、景海鹏等7名中国首批航天员曾在这里接受飞行基础训练,而后逐步成为飞行员、航天员。
本世纪初,保定航校整编撤销,这些航天员公开的简历上也很少提及保定航校。但杨利伟和景海鹏当年的教员仍为教出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他们分别回忆了两位航天员在校训练学习的情景。
杨利伟 再苦总是笑呵呵
2003年,“神五”飞天,杨利伟成了航天英雄,体育教员张良海在家属区的名气也更大了。
“他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活泼。”61岁的张良海说,1983年,高中毕业的杨利伟经过招飞进入保定航校,成为学员。保定航校进行的是飞行员基础教育和训练,包括军、政、文、体等方面,体育训练占了很大比重。
瘦小伙子引起教员注意
张良海介绍,飞行员对于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为此,要对学员进行篮球、长跑、体操等多个项目的训练。除了每天90分钟的正课训练外,还有早晚业余训练。
“的确很累、很苦。”张良海回忆,不少学员都练得直哭,打退堂鼓的经常有。队伍中一名1米68的瘦小伙子,引起了张良海的注意,“不管多苦多累,总是笑呵呵的”,他就是杨利伟。
一次跑步训练,每组跑完都坐成一队休息,按照纪律不能交谈。大多学员都是气喘吁吁的,杨利伟却精力旺盛地跟别人聊起来,结果被张良海批评了一顿。
张良海坦言,虽然批评,但从心里喜欢这样的学员,因为他每个项目都做得很好。
杨利伟体操为教员争光
最令张良海自豪的是杨利伟的体操,“那都是教员手把手教的。”他说。
单杠、双杠、悬梯、滚轮等项目,都是飞行员训练项目。杨利伟学得快、做得好,张良海的评价是动作“标准、很飘、幅度大”。
学员定期比赛,学员做得差,教员都抬不起头来,“杨利伟体操好,我脸上总有光。”
杨利伟当学员时,张良海就评价说“这小子将来飞行肯定不错”。2003年,张良海在电视上看到杨利伟在太空和地面对话,近十年没见面,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喊“这是我的学生”。
“他有特征,眼睛小,当航天员胖了一些,眼睛就更小了。”张良海笑着说,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当年只说中了一半,“没想到他能成为航天员。”
景海鹏 响鼓不用使劲擂
“神七”上天在即,航天员景海鹏成为执行任务的热门人选。
“景海鹏是我的学员。”9月10日,朱立文低调地说。如今担任保定市新市区宣传部部长的朱立文,是景海鹏当年在保定航校的教导员。
带领篮球队苦练夺冠
1985年3月,18岁的景海鹏参加招飞入伍到保定航校,成为学员。“执着、稳健”,是朱立文对他的评价。
1米74的个头,景海鹏入学就进了篮球队,在前锋的位置表现得很出色,很快成为篮球队队长。在第一学期全校比赛中,景海鹏带领的篮球队连大队都没出线。
朱立文记得当时景海鹏对队员们说:“没事,咱们再练,一定要拿第一。”经过苦练,这支篮球队在第二个学期大队出线,毕业时拿到了全校的篮球冠军。
“他是个响鼓,不用使劲儿擂。”朱立文回忆,景海鹏在保定航校的学习训练中,很少用教员操心,文化课和体育项目都很优秀,拿过两次全校的嘉奖,“这是非常难得的。”
带领弱班成为优秀班
景海鹏在校时还是一位公认的优秀班长。
朱立文说,入伍3个月,景海鹏就担任5班班长,班内学员有困难、有想法,他都能主动帮助解决。由于工作出色,他还被交流到一个比较弱的班级当班长,希望能把这个班带起来。
果然,这个班也逐渐成为优秀班级,这让景海鹏成了公认的优秀班长。
杨利伟成为“航天英雄”后,保定航校核查了学员档案,发现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7名在该校学习训练过。
朱立文评价,从杨利伟、景海鹏身上,能看到一些共性:超强的身体素质、敬业精神、优秀的执行能力。这些素质在保定航校都得到了最基础的教育和训练。
本报特派记者 耿小勇 河北保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