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七”,不一样的神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4日16:10  《环球》杂志

  “神七”,不一样的神气

  《环球》杂志记者/孙彦新

  汽车在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中奔驰,窗外看不到一点生命的迹象。忽然,遥远的天际线处浮现一线绿色——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内蒙两省区交界处,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近距离观察中国航天人三次“蜕变”

  2008年9月,《环球》杂志记者第9次来到这座中国航天第一港。农场、湖泊、胡杨林、公园、超级市场、餐馆、酒楼、宾馆、体育馆、图书馆……走在这座现代化的航天城里,似乎迷失在一个繁华城市,常常忘记这是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要知道,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有近300公里。

  航天城的现代化进程,完全是载人航天工程带动的。成为神舟飞船起飞港之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科研人员多年持续着“两弹一星”时期战风斗沙、默默无闻的奋斗岁月。

  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正处于调整期,几次发射失利,像一团巨大的阴云笼罩在整个行业的上空。很多外资企业将车停在航天院所的大门口挖人,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才流失。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一些人看到,“几个老头带着一群毛头小伙子,这事看来不靠谱。”杨利伟上天前,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每个人的身体和神经都像拉满了弦的弓,紧得随时有可能绷断。“神五”一举成功,使一大批中青年专家迅速成熟。

  2004年1月,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尚志和张柏楠分别成为飞船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各大系统主任设计师以上关键岗位人员,平均年龄仅为35岁。杨利伟虽然平安返回,神舟五号的飞行却并非没有瑕疵。杨利伟向科技人员描述,火箭上升时有一个阶段,颠簸得太厉害,感觉内脏都快颠出来了。针对航天员的意见和进一步试验测试,神舟六号时各大系统做了重大多项改进,产品质量得到了质的跃升。

  2005年中秋,神舟六号发射前夕,大漠月圆之夜,当《环球》杂志记者与航天人再度相聚在发射场,看着他们在围着篝火烤全羊、放焰火,不禁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感到惊叹。事实证明,他们的自信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神舟六号成功返回后,尚志总结这次飞行时只用了一个词:“完美”——飞船上设计的所有备份设备都没有启动,大大小小数百个应急预案一直躺在抽屉里,飞行的每一个细节和步骤都与理论设计数值高度吻合……

  2008年的又一个中秋,发射场甚至见不到丝毫大战在即的气氛。体育馆里,健身、游泳的人络绎不绝,晚霞满天的时候,航天城内绿树成荫的小路上,三五成群的科技人员悠闲地散着步……神舟六号飞船的研制,曾获得项目管理的国际金奖。

  神舟七号研制时,他们将飞船研制生产计划精确到每一天干什么。两年半之后的今天,连他们自己也惊叹,竟然策划得一天都不差,到飞船发射时,每一天都是严格按计划书走的。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前进行了超过1200小时的测试,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历史上最少的。

  三上太空的中国人,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蜕变。火箭、飞船等产品走向成熟,航天员走向成熟,所有的科技人员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从容。

  空间站建设三部曲的第一乐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立项以来,一直是七大系统,到了神舟七号发射的时候,增加到了八大系统,新增的是空间实验室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空间实验室,包括具有交会对接功能的8吨级目标飞行器,并在后续任务中研制空间站。实际上,早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工作就已经展开了。空间实验室系统总指挥由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兼任,总设计师由神舟六号飞船的副总设计师杨宏担任。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第八大系统并没有参与,而是仍在实验室里紧张研制,按计划将在10年内进入太空。

  太空行走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是空间站建设的两大基础性关键技术。美俄等国都是先解决交会对接,再进行太空行走。而在中国,这一顺序恰恰相反。这是因为,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需要更长时间。飞船系统总设计张柏楠告诉记者,1 987年他刚参加工作时就知道欧洲人在搞交会对接,直到今年才搞成,耗时超过21年。全国有110多个科研院所,30 00多家单位和数十万人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协作配套单位更是不计其数。如果发射间隔时间超过5年,就会造成大量资源装置浪费,也会使人才流失。相比而言,有神舟五号和六号的基础,突破太空行走技术需时较短。于是,中国选择先太空行走再交会对接的发展路径。

  在历史坐标系中,神舟七号飞行定位在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飞行。在战略“第二步”里,各大系统老总们的时间表上,交会对接的突破定在2009年至2012年,接下来就是发射空间实验室。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中国载人航天的各大系统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空间应用系统,也就是专门负责空间科学实验的系统。

  然而,由于中国尚处于技术试验和突破期,每次飞行的首要任务仍是力保飞行成功,提供给科学实验的平台和空间既不稳定,又十分有限。神舟七号8吨重的有效载荷,提供给空间科学实验的重量也仅仅在60公斤以内。从神一到神七,利用有限的资源,中国科学家实现了蛋白质结晶、太阳常数监测等多项国际性的突破,但与美欧俄大规模成系统的空间科学实验相比,显得零散和孤单。

  太空中的实验室究竟能带来多少好处?中国的生物制药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太空生命科学试验可以发明和制造出改变人类健康的药物。而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为起点的空间站建设,让那些从事空间科学的科学家们对未来充满期盼。将来,太空会是他们的舞台。

  中国载人航天的思路转变

  尽管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但中国与前两个国家美、俄相比,差距巨大。俄罗斯早在 1965年就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美国人则在约40年前登上过月球。

  翟志刚说,这么多年他很少在晚上12点以前休息过;尚志记得,一年365天只在大年初一放半天假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一位科技人员告诉记者,所有同学都习惯了每次同学聚会时他都在加班……搞载人航天的人,也许是中国工作强度最大的一群人。有人算过一笔账,他们一年的工作时间相当于普通人3年以上。16年来,正是以这样1:3的比例,中国航天人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实现载人航天器零的突破;神舟六号飞船三舱一段式的结构和载3人7天的飞行能力,一步跨越40年差距,与俄罗斯正在服役的联盟-TM飞船达到同等能力。而航天飞机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功能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器,至今已经飞行近130次,能够载7人在太空飞行10余天,能将20吨货物送上太空,还能重复使用。与此相比,仅有8吨有效载荷一次使用的神舟飞船显然差距不少。美国的土星-V火箭能把139吨的货物送上太空,而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长征2F最大运载能力仅为8吨。

  作为后来者,中国载人航天更多的时候只能把跟踪国际前沿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这种借鉴前人成果,不重复别人老路的做法,也是能够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神舟七号发射的时候,《环球》杂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专家们不再强调跟踪前沿,而是将思维方式转变到寻求突破上来。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赵光恒说,“神七”之后安排的空间科学试验项目,将立足创新式突破,从跟踪变成引领,例如量子光学方面的试验等。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说,下一步研制新的舱外航天服时,将在可靠性、寿命和功能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说,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的研制进展顺利,有望在2013年左右实现首飞。

  3年前的2005年11月,长征2F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首次透露了中国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号的载人航天计划:神舟七号实现宇航员出舱,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

  总设计师周建平详解神七四大任务

  “神舟七号飞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次出舱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此外,还承担着其他三项任务。”

  周建平说,人在太空可以发挥自动化机器无法替代的作用,出舱活动技术是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这三大基本技术是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技术。如果能够突破出舱的技术,航天员就能在飞行器外从事组装、维修等科学实验工作。

  “出舱活动,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建平表示,“再进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掌握了发射入轨、安全返回、在轨工作、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这些技术,中国就具备了可以从事更大规模的、持续的载人航天活动的能力。

  周建平说,神七飞行任务还将进行科学实验,包括在太空中进行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极板舱外暴露试验,将由航天员把材料取回轨道舱。科学家将研究太空环境对这些样品的影响,通过研究寻找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和寿命的方法。

  神舟七号飞船还将释放小卫星,小卫星将围绕轨道舱进行伴随飞行。通过这项实验,检验对两个卫星进行相对运动控制的能力,同时检验地面测控网对两个目标相对运动的测控能力。

  此外,这次任务还将进行太空中继终端的试验。这项任务的完成,将为中国建立天地测控网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大提高测控网的覆盖率和效率,为载人航天今后从事交会对接等对测控覆盖要求更高的活动奠定更好的基础。(李宣良)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神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