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有能力培训外国航天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04:08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有能力培训外国航天员
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有能力培训外国航天员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与神五、神六任务相比,难度和风险前所未有。而长征二号F型火箭内部装有数百吨的液体燃料,万一火箭出现故障,航天员如何逃生呢?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长征二号F型火箭为航天员提供了3种应急救生模式:低空逃逸、高空逃逸和船箭应急分离。

  神七现场探秘

  地面上创造环境模拟太空

  神舟七号发射在即,记者走进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近距离观察航天员进行训练的过程。神舟飞船和舱外航天服的任务,是在茫茫太空中创造出一个人能够生存的环境。航天员的地面训练设备则承担着相反的使命——在地面上创造出一个模拟太空的环境,让航天员在其中进行适应性训练。

  “游泳池”里学走路

  乍看上去,波光盈盈的圆形失重水槽与游泳池并无两样,28摄氏度至30摄氏度的水温也与游泳池相似。不过,水下却另有玄机。遍布水槽壁的指挥、监视系统,把岸上的教员和水中的航天员联在一起。随着教员发出一条条指令,航天员在水中的操作,全部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水槽训练中,航天员穿着120公斤的水槽训练服,模拟在失重状态下从开舱门准备到返回飞船的舱外活动全程。这种姿态是固定的——与地面的角度是30度,这使得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

  航天员翟志刚说,第一次水下训练结束后,他累得仿佛虚脱了一般。在这个“游泳池”里进行的还有轨道舱水下实验。把模拟轨道舱放入水中,能够从某种程度上验证轨道舱的功效学性能,比如,舱内设备摆放是否合理。

  吊着“威亚”练“穿衣”

  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用于训练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对气闸舱和舱外服的操作。不过它的形状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的“机器”,而是个开放式实验室一样的房间。

  房间中央天花板上类似“威亚”的悬吊系统,吊着两套醒目的航天服。在“威亚”的作用下,航天服能够上下左右移动,以模拟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相对运动,供航天员进行穿、脱航天服的训练。

  从外观、结构到重量,服装与航天员上天穿的舱外服一模一样,但天上用的舱外服里保持着40千帕的压力,而地上用的这两套服装是没有压力的常压服。

  航天训练模拟器研究室主任晁建刚说,用常压环境模拟真空环境中的工作模式,是模拟器的一大特色。

  神七权威说法

  中国有能力培训外国航天员

  中国航天员中心负责人24日向记者表示,中国在技术上已具备培养外国航天员的能力。

  航天员中心主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陈善广说,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重要标志。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表明中国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科和航天员训练体系,具备了独立培养航天员的技术能力。

  揭秘中国“模拟航天员”

  30岁的王在,或许是中国参加真空实验最多的人。除了“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管设计师”的头衔,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模拟航天员”。

  真空,是中国航天员将在神七任务中首次面临的环境。从2004年至今,王在曾先后6次进入低压舱,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完成了两项任务:测试舱外航天服在真空中的工作性能,编写神七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程序。

  低压舱里的真空环境,让王在产生了耳膜疼痛等轻微不适。“跟飞机起降时耳朵的感觉差不多,但低压舱和舱外服加减压力的过程比飞机起降更快。”

  航天员的培养和训练,在我国是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究竟什么样的训练才是有效的?很多项目,不得不在实践中一边摸索,一边制订训练方法。而14名航天员是国家的“宝贝”,不能什么实验都让他们亲自去做。因此,中国航天员中心组建了一支特殊的队伍:“模拟航天员”。

  据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室主任刘伟波介绍,“模拟航天员”由科研人员、教员和锻炼员组成,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实际体验总结航天员训练方法,并培养一支满足任务需求的教员队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