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详解神七飞天七大看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08:07  长江商报

  看点一: 火箭

  更舒适、更安全

  火箭是航天员“登天的阶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已经成功将6艘神舟飞船送上太空。这次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火箭,进行了两大技术攻关,解决了“8Hz”问题和“415秒”问题,火箭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解说(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时,火箭曾经出现了频率约为8Hz的纵向单频振动,使航天员感觉不太舒适。针对这一现象,火箭系统科技人员开展了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振动抑制设计工作,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神舟六号飞船发射过程中,火箭飞行至415秒附近时出现异常现象,一些参数出现较大幅度跳变或趋势转折。科技人员经过攻关,找到了这一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将火箭二级增压管路由铝合金管更换为钢管,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看点二: 飞船

  返回舱“变身”气闸舱

  航天员出舱活动,需要飞船具备像船闸一样的过渡功能,在航天员出舱和进舱时起到压力调节的作用。因此,科研人员把神舟六号飞船的轨道舱改建成了既能让航天员生活、又能当气闸舱使用的两用舱。这种一物多用、投入少效益高的特点,是中国航天的特色,也是对中国航天人想象力、创造力的巨大考验。

  解说(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要把轨道舱改进成为气闸舱,需要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密封;二是要有泄复压功能。如果说舱体的密封是成熟技术的继承,泄压和复压则是全新的功能。作为航天员出舱前的“准备活动”和返回飞船后的“收尾行动”,泄复压是通过一套由阀门、管道等零部件组成的装置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的。

  神七飞船的内部设计更加人性化。从外观上看,由于轨道舱在这次任务中没有留轨功能,取消了轨道舱外面的太阳能帆板和相应的发动机。飞船原来的两对“翅膀”,现在只剩下了一对。

  看点三: 乘组

  从一人、二人到三人

  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了1天,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5天,而这次神舟七号将搭载3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3至5天。

  解说(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神舟七号飞船将首次实现满负荷状态下的考核。与神舟六号飞船相比,在多增加一人的情况下,飞船要提供满足多增加一人的座椅、食品、饮用水、环境控制功能等多种资源支持。

  这次飞行任务,要求航天员操作主动大于被动,自主性很强。神五航天员只是跟地面通话,神六只进行穿舱,而这次航天员要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脱等操作,并出舱取实验材料、进行太空行走。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是出舱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

  看点四: 出舱

  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

  执行神五、神六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全都在舱内活动。开展出舱活动,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一活动将首次真正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

  解说(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出舱活动本身是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之一。人在太空可以发挥自动化机器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出舱活动是人在太空中有效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能够突破出舱的技术,航天员就可以在飞行器外从事组装、维修等科学实验工作。

  出舱活动取得突破,就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再进一步,我国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掌握了发射入轨、安全返回、在轨工作、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技术,就可以从事更大规模的、持续的载人航天活动。

  看点五: 舱外航天服

  航天员的“生命盾牌”

  航天员出舱活动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在神五、神六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只穿着舱内航天服。这次任务中,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将首次公开亮相。

  解说(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舱外航天服既要能够保护航天员免遭宇宙空间环境的伤害,又要与载人飞船实现同样的功能,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和功效保障支持,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航天员的“生命盾牌”。

  航天服研制的正常周期是10年,而中国人研制出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只用了不到4年。作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天”舱外服,服装的整体设计和各部件的设计、组装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在关节与手套的设计、医监遥测设备的数字传输和电子显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套服装造价约3000万人民币。身高160厘米至180厘米的人,都能通过调节服装大小穿着。

  看点六: 在轨试验

  最大限度提升任务效益

  这次飞行任务将在轨进行一系列科学试验,最大限度地提升载人航天飞行的效益。

  解说(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神舟七号飞船将进行我国第一次中继卫星用户终端试验。试验成功后将大大提高我国中低轨道航天器的测控覆盖能力。

  这次飞行任务还将进行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试验,将中国科学院提供的固体润滑材料在外太空暴露后,由航天员在出舱行走时进行回收。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还将完成伴随卫星的在轨试验。

  看点七: 着陆场

  搜救方式新变化

  神七任务中,为提高应急搜救效率,搜救模式转变为空中救治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

  解说(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搜救指挥机构从地面转到了空中。搜救的组织指挥、搜救人员的输送、航天员的转运和医监医保,将全部在直升机上进行,地面车辆的使用数量将大大减少,这也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护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

  “太空食品”的四大误区

  太空青椒、太空番茄、太空玉米……当越来越多的“太空食品”走上百姓的餐桌时,人们对航天育种与“太空食品”仍然存在着一些误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就常见的几种误区作了解释。

  误解一:

  上天转一圈,就叫“太空种子”

  “现在有很多不法商人打着假广告,说他们的种子‘曾搭载某某卫星上天’,向农民高价出售。”刘录祥说,“其实,种子上天走一遭,只是完成‘太空升级’的第一步罢了,真正繁复的工作,是随后进行的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

  搭载回来的种子至少要经过三四代的筛选,然后到多个省份的试验点去试种。试种成功,还要拿到品种审定委员会去审定。“品种委员会还要试种3年,如果3年的表现都超过对照品种,才能够得到审定证书。”刘录祥说,这时,种子才能叫“太空种子”,才能合法地推向市场。

  “从‘搭载种子’晋级到‘太空种子’,至少要经过4—6年的周期。”刘录祥说。

  误解二:

  太空食品都是“大块头”

  茄子像南瓜,南瓜磨盘大,豆角几尺长……特色“太空菜”的广泛宣传,让好多人误以为太空食品都是“大块头”。

  “种子搭载后产生的变异是各种各样的,选择面非常广。”刘录祥说。

  以小麦种子为例,搭载后的植株有的高秆,有的矮秆,穗子有大有小,生育期有的提前,有的推后。“至于选出什么样的、淘汰什么样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刘录祥举例说,“太空五号”弱筋小麦适合做糕点,“太空六号”则是强筋小麦,适合做面条饺子。选择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再比如,茄子皮对治疗冠心病有帮助,科学家就专门挑选搭载后“变”小的茄子,这样,单位产茄子皮的量就增多了。

  误解三:

  太空食品不安全

  “基因突变”、“变异”、“人工诱变”……这些航天育种的术语听起来有些“恐怖”,让个别消费者担心太空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太空食品绝对安全,人们尽可以放心食用。”刘录祥说。

  航天育种的原理,是把植物种子用卫星搭载上天,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以及低温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再经过专门的培育和筛选,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

  “在自然界里,自然环境的变迁也会引起生物发生相应的突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刘录祥说,“航天育种只是加快了生物的这种变异过程。”

  有人担心“宇宙粒子辐射”的安全性。刘录祥说:“人们用高剂量的核辐照为面包、大米、方便面、脱水蔬菜等消毒,这些食品都可以直接食用,航天育种所接受的辐照强度仅为前者的百万分之一,而且要经过数代的培育筛选后才开始食用,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误解四:

  太空食品一定是“绿色食品”

  “尽管太空环境无菌、无污染,但并非所有的太空食品都是绿色食品。”刘录祥说。太空食品是经过航天育种所培育出来的。而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中培植加工的食品。

  “太空种子在地面的培育阶段一样可能施化肥,所以,是不是绿色食品,还要看是否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刘录祥说。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