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艰辛 14人见证中国飞天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08:07  长江商报

  在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启航的2008年里,中国航天员训练已逾10年。

  10年前的1月5日,齐聚北京航天城的14名航天员摘下了空军部队的飞行徽标,换上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

  从这一天起,他们就时刻准备着,把一个民族的飞行轨迹向大气层外的茫茫太空延伸。

  从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1996年夏天,航天员初选合格的杨利伟接到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他提前3天就去了,护士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杨利伟的航天员生涯,在懵懂的兴奋中拉开了序幕。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和实现方式的确定,中国借鉴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验,开始从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档案挑选——系统体检——住院临床复查——特殊功能检查,随着“过五关斩六将”式的选拔步步推进,数千名候选人逐渐减少为几十人,淘汰率达99%。

  1997年底,“万里挑一”的12人被确定为中国首批预备航天员。加入这支队伍的,还有此前在俄罗斯获得“国际航天员”证书的两名航天员教练员——李庆龙和吴杰。

  国外的航天员往往是到执行飞行任务前夕才进行集中,而中国的航天员从来到航天城的那一天起,就组成了一个朝夕相处的特殊集体。

  “我们在一起走过了10年,已经不存在相容性的问题。”杨利伟说,14个人里,几乎所有人之间都曾配对训练过,谁和谁在一起,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晚上12时前没睡过觉”

  在复杂的选拔尘埃落定之前,就连日后将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飞行员们,也不知道“航天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直到训练陆续展开,他们才渐渐走进了载人航天这个勇气与梦想交织的领域。

  聂海胜说,最苦的就是头一两年。“补基础文化课,还要学新的东西。记不住,听不懂,只能天天加班。”

  景海鹏说,10年来,他从没耽误过一天训练,也从没在晚上12时之前睡过觉。翟志刚说,10年来,他对家庭出力很少,几乎没有陪爱人逛过街。

  6时30分起床,7时吃早饭,上午、下午各4个小时的训练。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后,航天员们往往还要继续挑灯夜战。这样规律而单调的学习、训练生活,中国航天员重复了10年。

  2003年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14名航天员全部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从这一天起,中国首批航天员都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

  国外航天员淘汰率近50%,而这10年间,中国航天员淘汰率为零。

  每一次都是集体执行任务

  上天,从成为航天员的那一刻起,这就是14名中国航天员的人生目标。

  14名中国航天员,谁都拥有上天的勇气和能力。但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密度不大,这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有上天的机会。

  “其实,无论是神五还是神六,都是我们14名航天员集体在执行任务。”聂海胜说,“我和费俊龙在神六飞行的过程中,其他航天员都在为我们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

  中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以来,航天员大队被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称号,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分别获得“航天英雄”和“英雄航天员”称号。

  首批航天员将部分退役或转岗

  14人——中国航天员的总数。然而,由于保密要求,还有好些面孔,至今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的规划,继神舟七号之后的下一次飞行将发射无人目标飞行器。因为年龄等原因,14名中国首批航天员中还没有执行过任务的成员,也许就没有机会上天了。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说,随着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完成准备工作,神七任务结束后,中国首批航天员可能会部分退役或转换岗位。

  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把生命中最宝贵的10年献给了漫长的等待。

  ◇史上太空行走

  ●1965年3月18日

  列昂诺夫的人类惊险绝伦第一走

  列昂诺夫回忆说:“我踏出了飞船舱门,却忽然发现我无法回到飞船中了”。当飞船运行到轨道上后,列昂诺夫打开舱门飘到太空中。为了安全起见,他身上拴有一根5米长的绳子与飞船相连。12分钟后,他返回到了飞船舱口,可等待他的却是非常可怕的一幕:由于宇宙中的压力过小,太空服变得异常庞大,已无法穿越相对狭窄的舱门,就是说,他无法回到飞船中了。列昂诺夫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只觉得浑身发冷。此时,他的脉搏跳动达到了每分钟145下,呼吸的频率增多了一倍,体温也上升到了38℃!他对着话筒向留在飞船里的同伴帕维尔·别利亚耶夫失声喊道:“我回不去了!”接下来一次次徒劳无益的尝试使列昂诺夫几乎完全丧失了信心。

  ●1965年6月3日

  美国首次太空行走

  1965年6月3日,埃迪·怀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太空行走的人。他乘坐的飞船是双子星4号,在舱外活动了21分钟,活动范围是飞船外7.6米。这次太空行走同样出现麻烦,由于过渡舱舱门的一个弹簧出现故障,怀特花费了不少力气排除了故障才得以出舱。在舱外的时间里,他基本上是在飞船的下方活动。

  ●1969年7月20日

  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漫步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开始了月球之旅。美国东部时间7月20日下午4点18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步,他的那句“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随之传遍世界。

  ●2007年11月3日

  史上最险太空行走

  美国航天员帕拉金斯基完成历时7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成功修补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由于电池板依然带电,而且破损点距离工作舱足有半个足球场远,帕拉金斯基要“走”上近一个小时,英《泰晤士报》曾评论说这次任务是美国航天史上最危险的太空行走。

  ◇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神五神六送人上天,神七太空行走;第二步,神八、神九甚至神十解决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向太空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则是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解决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问题。

  预计在2010年左右发射神舟八号,但只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

  ◇登月四期工程

  一期工程:“嫦娥一号”升空。

  二期工程:2009年至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

  三期工程:2017年开始,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

  四期工程: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