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负责火箭、飞船以及伴随卫星的轨道测量、图像及遥测监视、遥控操作、数据注入、话音通信、飞行控制和任务计划的实施与操作管理以及异常情况下的测控通信支持等。
“在神舟七号的测控通信系统中,我们感觉最具难度和最具挑战的地方有3个。”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对本报记者说。
首先,就是要在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提供长时间连续测控通信覆盖。钱卫平表示,在神舟七号的任务中,最重要的就是航天员要出舱太空行走,在航天员出舱期间,整个过程要保证连续的测控通信。工程总体对测控系统提出的要求是保证30分钟以上的弧段测量通信,这对测控系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钱卫平说,目前我们的测控手段主要还是地面的测控站、远望号测量船,受地球曲力的影响,每一个站、船,对低轨道的飞行器来说,它观测的弧段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也就是几分钟。我们要保证30分钟以上连续、可靠的覆盖,就要采用多站、多船接力来完成。而我们国土面积又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30分钟飞行的弧段很长一段是在境外,我们也就必须把站、船布到境外去。
“到目前,我们基本上可以达到连续覆盖47分钟,超过了工程总体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钱卫平说。
其次,测控系统要为伴星飞行以及伴飞试验提供测控通信支持。钱卫平说,这次神七任务中要释放一个伴飞小卫星,这是国家航天战略发展的需要。如果未来我们建立空间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维护甚至是维修能力。要准确直观地对在轨空间站进行诊断,也就需要带有传感器的小卫星从外部去直观察看它,为维修提供信息支持,这就需要有能够绕飞的小卫星。
伴飞小卫星的释放也对测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神五、神六只需要对返回舱、轨道舱进行测控,神七任务则需要对多个目标进行测控。
测控系统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要试验验证中继卫星系统。“中继卫星系统是我们搞航天测控的人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技术体系。”钱卫平感叹说。
他介绍,国际上已经发展了一种技术,利用在同步轨道发射中继卫星,来对低轨卫星进行跟踪和通信,而理论上3颗中继卫星就可以把轨道全部覆盖。通过中继卫星连续的测控通信来提高对低轨卫星的覆盖率,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必须要走的路。
钱卫平说,2008年4月,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中继卫星成功发射,这是我们朝着天地基一体化走出的第一步。神七任务中,我们在飞船上安装了中继卫星的终端,我们要对船、星、地进行验证试验,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使用中继卫星系统奠定基础,为我们下一步全面启动天地基一体的测控系统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