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出舱宇航服并非越厚越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17:19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申延宾 郭翔鹤 杨育才

  晨报“专”访名单

  ●王赣骏: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从事自己设计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美国范德堡大学教授

  ●朱毅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都亨:中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前首席科学家

  神舟七号已成功发射。作为华人太空探索的先驱者、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从事自己设计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美国范德堡大学教授王赣骏接受晨报记者电话专访时,提醒神七航天员注意太空碎片,这是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中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前首席科学家都亨介绍说,直径0.5毫米的太空金属微粒就足以戳穿密封的航天服。据估计,目前围绕地球运行的大大小小空间碎片已达数千万个。“自从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太空行走’至今还没有过失败的例子,没有出现过‘一去不复返’的后果,所以行走还是比较安全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朱毅麟教授告诉记者。

  -谈太空服——王赣骏

  出舱时用,并非越厚越好

  王赣骏告诉记者,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活动相对于地球难度很大。除了完成规定的试验,万一碰到太空舱门无法关上或有损坏,航天员还要出舱进行修理。这些情况的应对都已包含在平时的训练中。“出舱时穿的太空服用于在低温、真空状况下保护航天员,从理论上讲当然是越厚重越好,就好比有一个铁箱子,航天员躲在里面就很安全。但是,如果真的穿这样的太空服,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太空试验了。所以,太空服要做到既便于航天员在太空开展工作,又要保护航天员。”

  王赣骏告诉记者,“太空垃圾”碰到飞船,后者没有大碍,但航天员出舱时,如果层层保护的太空服被空间碎片完全击破,低温状况下人很快就会失去知觉,甚至危及生命。“我们搭乘的飞船有公共汽车大小,返回地面时,表面被太空碎片撞出许多凹陷,碎片都是类似空间陨石的东西,也有人类抛洒的太空垃圾。有一次美国宇航员发生了太空服被击穿外三层、只有最里面一层还在工作的情况,如果最后一层也被击穿,结果真是不堪设想。”

  据了解,1996年7月24日,欧空局“阿丽亚娜”火箭的残骸以每秒14公里的相对速度撞断了法国一颗卫星,使其翻滚失效。

  -谈太空碎片——都亨

  没有办法消灭,只有躲避

  中国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前首席科学家都亨说,空间碎片通俗说法就是太空垃圾,目前围绕地球运行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万多块,主要包括火箭助推器、已经废弃的卫星、飞行器撞击留下的碎片和各种由航天员和空间站遗落太空的垃圾,估计它们总重达5500吨。“这些垃圾正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运行着,破坏力极大,不要说撞上航天员,就是撞上飞船或空间站都会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消灭这些太空垃圾,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躲开它们。”都亨说,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太空垃圾的信息已被收集并编成了目录。目前主要借助雷达和光学望远镜来观测这些太空垃圾。雷达主要用于探测低地球轨道的太空垃圾,如果离地球较远轨道内的太空垃圾则用光学望远镜进行观察。在观测到这些太空垃圾后,科学家们会详细记录它们的相关数据及轨迹,并建立数据库。“无论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还是航天器太空飞行,只要知道了这些太空垃圾的轨迹,就可能事先预测它们是否会被撞击,以便改变轨道躲避它们。另外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时间也比较短,遭遇大空间碎片的概率其实非常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