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七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给航天员插上翅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19:2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神七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给航天员插上翅膀
袁家军

  在神舟七号的飞天旅途中,航天员首次离开飞船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航天迈向宇宙空间的一个新起点,中国人将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

  而对于神七任务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而言,神舟七号同样不仅是2008年航天高密度发射中最重要的一次,这位以苛求完美著称的航天少帅希望神舟七号的发射能成为中国航天在质量管理、吃透技术、系统工程管理方面的典范,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出征仪式上的九字箴言

  2008年7月1日,北京航天城。

  升旗、授旗、立誓,袁家军对这一幕幕都似曾相识。他曾经以不同身份、不同形式参加过六次神舟飞船的出征仪式。无论是作为飞船副总指挥、总指挥,抑或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掌门人”,每一次出征,都让他觉得在奔赴科技考场时,肩负万千嘱托。

  今天,还是在这里——神舟飞船的摇篮和诞生地,曾经一天一腿泥指挥着航天城建设和六艘飞船发射的袁家军再次送别飞船研制队伍。

  他清了清嗓子,一声“战友”的称呼,让多少年来“同舟共济”的同事们为之动容。袁家军打量着即将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的队员们:曾经的助手尚志与张柏楠经过历次大战,已经完全独当一面;新增的一张张年轻而富有朝气的脸庞,已经在飞船研制中担纲主力。

  “希望你们在神七任务中做到保成功、创精品、争先锋。”袁家军环视着即将出征的试验队员,像沙场秋点兵的指挥长送别即将奔赴战场决战决胜的将士。

  看似简单的九个字,却浓缩着袁家军的“宇航观”。

  多年经验使他深谙“成功是硬道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至今保持“全胜”纪录,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已经成熟到了让科技人员“高枕无忧”的地步。“神舟七号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的壮举,这是人类向更远的地方执行任务的重要一步,成功是一切的关键!”

  袁家军把载人航天看成中国航天的一面旗帜,要求神舟七号要成为一个创精品的工程。当前,中国航天面临多型号并举的局面,他希望系统庞杂的神舟七号能够为未来的宇航任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例如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就曾提出向神舟六号飞船学习。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宇航项目,不仅要圆满地完成发射任务,同时还能为其他型号起到标竿作用。”

  “所谓争先锋,就是要在航天发展中多创经验,多出模式,出创新团队。”作为“神七”任务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坦言,近年来,航天各个型号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意识。“我希望神舟七号任务的圆满完成,能够代表中国航天2008年最高水平。”

  神七任务面临三重风险

  出舱行走与天地往返、交会对接被称为载人航天中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技术,而出舱则是人类大规模空间活动的前提。

  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长二F火箭将满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乘员组中的两名航天员将进入飞船轨道舱,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他们中的一名航天员将进行出舱太空行走,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出舱行走”无疑是此次任务中最大的亮点。而中国也将成为继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突破出舱技术的国家。

  如果说航天活动是科学技术上的“皇冠”的话,那么载人航天活动无疑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袁家军看来,“出舱”不仅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背后蕴含的高风险更是对科技实力的检验。

  袁家军向记者剖析了此次“神七”任务面临的三大风险:一是由于首次三人满负荷飞行,使得返回舱的容量和重量达到了极限,涉及飞行安全的技术状态也达到满负荷;二是由于有航天员参与出舱活动,使得飞行任务系统更加复杂,舱外航天服、航天员、气闸舱之间协同工作要求高,飞行控制地面技术支持更加复杂;三是由于与前两次载人飞行不同,首次研制的气闸舱就要执行高难度的任务,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在地面进行充分的验证,挑战与考验巨大。

  1968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当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他几乎是走到了生命的边缘,极度危险。他是采取非常规手段最后回到了舱内的。而由于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他的体重因此减少了12磅。袁家军告诉记者,出舱活动对航天员体力消耗很大,同时对舱外航天服也是严苛的考验。对于飞船系统而言,一定要保证气闸舱的万无一失。

  要求神七做到零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为航天员提供出舱支持的气闸舱是从轨道舱上改造而来。“神六”上的轨道舱仅仅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都在这个舱段进行。而到了“神七”,轨道舱要“一舱两用”,使其成为生活舱和气闸舱的结合体。所以这个舱段对“神七”而言,实际上是一舱两“名”,根据其支持航天员太空生活的功能,称作“轨道舱”;根据其支持航天员出舱行走的功能,称作“气闸舱”。

  “在不对飞船动‘大手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了又好又快又省,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的自身特色。我们的飞船气闸舱充分体现了继承性、先进性和安全性,在密封、压力控制、环控生保方面,对航天员的综合技术支持都是按最高安全准则。气闸舱的研制,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创新思维。”袁家军向记者表示。

  在飞船研制过程中,让袁家军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从最初的方案论证,到后来的研制试验,在技术人员的巧手下,气闸舱的研制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大的反复,很多技术难点几乎都是“一次就过”。

  谈到执行此次任务的长二F火箭,袁家军介绍到,此次围绕“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适”的载人要求,对火箭进行了两项大的改造。此外,研制人员通过分析其他火箭的200多个问题,一一进行对比,再检查、再确认、再改进,确保这枚载人金牌火箭品质再上层楼。

  2008年4月19日,俄罗斯联盟号TMA-11飞船返回舱着陆点偏离了预定地点四百多公里,令三名航天员一度置身于危险之中。这一让意外引起了世界宇航界的轰动。因为联盟号飞船是世界上公认的飞行安全纪录最高的载人飞船,而联盟TMA飞船此前已经有了连续十次成功的记录。

  因为推进舱和返回舱的分离装置出现异常,五个爆炸螺栓中有一个没爆炸,使得最可靠的载人飞船联盟TMA出现意外,也再次证明了这个行业的高风险性。袁家军在获悉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便给飞船“两总”尚志和张柏楠打电话,希望他们以此为戒,认真分析查找神舟七号飞船的不足。“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必须使每一个细节都要保证完美,各个产品要确保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偏离都要被准确地把握,完全受控,因为任何一个小差错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我们不仅要有‘零缺陷’的意识,同时要有保证‘零缺陷’的措施。”为了把质量工作做得更细,此次飞船队伍把“复查”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航天系统外的40多家协作单位。同时要求飞船和火箭系统研制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到每个零部件技术参数偏差控制上,把握每一个细节。“我们必须要用尽可能细致的工作,保证航天员乘员组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返回。”

  在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袁家军对航天员杨利伟说:“祝你好运,用你的飞行和操作再为飞行上一道保险。”而航天员首次出舱前,袁家军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为航天员打造一双结实的翅膀。而且,这翅膀一定要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神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