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珍贵古籍的“国有”和“民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16:4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记者殷俊/北京报道

  大凡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就会出现民间藏书的热潮,而社会动荡时期,国家藏书渐渐散落民间,民间藏 书也会转入地下

  这个夏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上,经常可以听到观众发出赞叹。观众中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学 者,对他们而言,许多展出的古籍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其中第一批 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

  这2392部珍贵古籍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清末,包括汉、藏、蒙、满等十多种文字。从古籍收藏单位看,绝大部分珍 贵古籍都由国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收藏,而个人收藏的古籍只有两部列入名录。

  李致忠是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公布只是第一 次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始,全面的普查和登记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

  有一种说法:中国民间珍藏的古籍至少在3500万到4000万册左右,这其中有多少“珍贵古籍”?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研究员陈红彦认为,珍善孤本不会大量出现在民间个人手中,因为民间家藏古 籍一般以藏为主,流通性较差,许多古籍在传承中因保存条件有限,容易出现丢失损毁的现象。

  陈红彦对本刊记者强调说,此次对民间古籍的普查登记不会改变古籍的所有权。

  古籍收藏的“国有主导”

  在首批公布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中可以看到,这些重点保护单位都是国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其中主力是国 家级、省级的图书馆、博物馆,市县级以下的只有两个: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和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李致忠对《望东方周刊》介绍说,现在国家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许多藏书,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 。那个时期各级领导对古籍收集、整理意识很强,虽然国家财政收入并不多,但还是拿出了大量资金在海内外收集珍贵古籍。

  这个时期,许多民间藏书家也收集了大量珍贵古籍。比如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也是一名大藏书家。上个世纪二三十 年代,他就开始积极收藏古籍,特别是抗战期间,许多珍贵古籍散落民间,郑振铎千方百计抢救这些古籍,避免流落海外,其 间收藏的古籍足以装备一个大型图书馆。郑振铎逝世后,家人将其全部藏书捐赠国家,总数达到九万册之多。事实上,当时许 多藏书家,像周叔 、傅增湘等,都在身后将全部藏书捐赠给国家,此外许多学者和文化名人也会将自己的一些藏书捐赠给国 家或者有关大学。这使许多民间收藏的古籍进一步流向国家。

  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许多民间古籍也会通过其他种种途径转为国家所有。

  比如1949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匆忙离开北京,其所藏102箱书籍、手稿、文件都留在了北大,后在历次 政治运动中陆续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瓜分”。在这些藏书中,就包括此次列入《珍贵 古籍名录》的“庚辰本”《石头记》等珍贵古籍。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一些古籍在大动荡中流落民间,另一方面更多的古籍从民间转入国有系统。总的说来 ,这一个历史时期没有大的藏书家出现,珍贵古籍绝大部分都由国家占有,与经济领域一样形成了“国有主导”的局面。

  具有“蓄水池”功能的民间藏书

  从中国历史看,国家藏书历来都是规模最大的,但也是最容易遭到集体性破坏的。

  中国藏书史上有所谓“书厄”,开始是“书有五厄”,依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末赤眉入关,东汉末董卓移郡 ,西晋末五胡乱华,南朝梁末周师入郢。后人又总结有“续五厄”,“再续五厄”,如北宋末金人入汴梁、南宋末元兵入临安 、明末清兵入关,乾隆修四库全书等等。这些“书厄”都是对古籍的集中摧残,针对的又主要是国家藏书。

  另一方面,民间藏书的兴衰则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凡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就会出现民 间藏书的热潮,而社会动荡时期,国家藏书散落民间,民间藏书也会转入地下。可以说,民间藏书对于古籍的保护有着“蓄水 池”的作用。

  历史上,很多文人和士绅都有藏书的爱好。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宁波天一阁。天一阁由明嘉靖年间范钦建立,是中国现 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最多时藏书七万余卷,但19世纪后历经兵灾、贼盗等劫难。1949年以后天一阁转由政府管 理,经过多方搜罗,馆藏奠基达30多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入选本次颁布的首批“珍贵古籍名录”的有9部。

  天一阁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民间藏书的一个缩影。其间古籍保护和流通的矛盾,珍藏热情和能力局限的反差一直是民 间藏书面临的大问题。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向《望东方周刊》介绍,中国藏书家目前有300人左右,其中有学者型 的藏书家,也有出于爱好的藏书家。随着民间收藏热的兴起和古籍市场的发展,又出现了为投资而藏书的收藏者,但“真正有 财力、有文化、有眼光而珍藏颇多的大藏书家还不多”。 -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