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新见证着城市和邮政的变迁,从家书汇单红火到进入商业信函时代
这是黄志新平常的一天:上午7点,他来到位于上清寺的渝中区投递公司,检查信件的分拣情况。这是与投递打交道30年来,老邮差黄志新所养成的习惯。
30年来,黄志新对自己送信件时走过的老街老巷记忆犹新,虽然很多地名已经消失,在他的口中却琅琅上口。30年来,黄志新用脚步丈量着渝中区的每一寸土地,同时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子承父业当邮递员
今年53岁的黄志新,老家在合川。1979年初,刚刚知青回乡的黄志新,顶替父亲工作进了当时的邮政局。“顶替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也算是走了个后门。”
“父亲上世纪50年代初就进了邮局,负责储奇门附近的投递工作。”黄志新儿时印象中的父亲,总是戴着大圆帽,前面镶嵌鸽子形状的帽徽,穿着绿色的中山装制服,英气逼人。在那个通讯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书信电报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而作为信息传递者的邮递员,自然备受人们尊敬。
30年前高楼一般4层
年轻时的黄志新,总是在早上7点准时赶到单位送早报。“送早报的津贴是1角4分,在当时刚好可以买2根油条1碗豆浆。”送完早报后,8点半黄志新开始分拣信函,然后背着30多斤的邮包出发了。
北象街、望龙门码头、福星坡、民生白码头……这是黄志新每天的线路图,早已烂熟于心。在他的印象中,那时候的重庆城,最高的楼房一般就4层,老街老巷密密麻麻,台阶胡同蜿蜒曲折,似乎永远都走不完。
2年后,黄志新改走飞机码头线路。从解放西路、南区路、雷家坡(中兴路)、飞机码头(现长滨路)、一字街(已拆除)、穿道拐、下石坡、南纪门正街、宝善街、下五家街返回,足迹遍布整个下半城。“那时候柏油路少,石板路多。特别是那些巷子,整块的青石板走起很舒服。”
重庆城一天天“长高”
在黄志新前10年的邮差生涯中,下半城的变化并不明显,“吊脚楼在慢慢减少,都是些解放前的老房,当危房拆了。”
“慢慢的,高楼就多起来了。”高楼的修建,让一些老街大院消失了。解放西路118号是个大院,住有几十户人家。每天上午10点左右,黄志新都会站在大院里大声呼喊,“某某某,有信哟。”消息顿时在大院里传递开来,主人赶紧出来拿信。
“10多年前大院就没了。”大院的消失让黄志新很是感慨,“不过这是必然的,重庆只能往上争取生存空间,上山建城。”
当时储奇门支局的投递段道共分7段,黄志新负责其中的2段和7段,约3000多住户。“书信和汇单多,上午下午各跑一趟都送不完。“雷家坡24号信件最多,每天都要去送一次。”黄志新称,当时住在雷家坡24号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看就是文化人,不但订了报纸,还有各种书信、汇票稿费等等。”由于雷家坡是个死胡同,所以每次黄志新都要背着邮包将东西送到后,再原路返回,“这是整个线路中唯一需要走回头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