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品的升级换代
中国政府加强禁毒的同时,毒品和毒贩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第一代缉毒警察阮坤安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前期进入国内的毒品主要是鸦片。
那时候为了掩盖鸦片的浓烈的臭味,毒贩们都会洒上大量的花露水加以掩饰。缉毒警只要闻到花露水的味道,就知道车上肯定有人藏毒。当时一年也就能破案100多起,缴获几十公斤鸦片。
云南警官学院禁毒系教师刘婷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毒品犯罪特点研究》中分析说,早期的毒贩多以体能型为主,毒枭一般在境外,雇佣境内的马仔,主要是边境地区的农民(边民)人背马驮,将毒品从中缅边境运进云南境内。然后通过卡车或船运到广州或深圳,最后通过货车或藏在携毒者体内运到香港。
那个年代,中国在毒品贩运线中只是一个“过境通道”的角色。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新型的毒品海洛因出现了。海洛因比起鸦片来,利润更大,便于藏匿携带。
这个阶段的毒贩分工明确,大毒枭不直接接触毒品和其他成员,行踪诡秘,采取“两头控制,遥控指挥”。毒品销路更广,多为国际毒品贩运组织,有的还掺杂跨国洗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毒品又朝着多样化、合成化方向发展,新型毒品冰毒及冰毒衍生物摇头丸应运而生。1997年,云南开始查获冰毒案件,当年缴获冰毒16.9千克,到2005年,云南缴获冰毒3.15吨。冰毒取代鸦片、海洛因,成为时下流行的毒品。
中国是冰毒原材料麻黄素的主要产地,中国东南沿海也成为冰毒的一个产地。
这个时候,很多毒枭出身专业,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制造冰毒最多的毒枭刘招华,喜欢化学,被称作技术主义毒枭。刘婷分析,冰毒时代的毒枭以智能型为主,他们不屑于打打杀杀。刘招华就自称他从来不喜欢枪,更看不起那些靠体力贩运毒品、小打小闹的毒贩。
这个技术主义毒枭的志向是现代化毒品加工厂。
他和谭晓林、陈炳锡合作。谭晓林是金三角地区头号大毒枭,控制着中缅边境半数毒品交易,手下有一支200多人的私人武装;陈炳锡则掌握着内地最大的贩毒网络。
1998年8月至1999年11月,陈炳锡和刘招华联手,先后在广东普宁和宁夏银川开办了中国最大的地下制毒工厂,共生产出超过18吨的冰毒,创下了同期的全球之最。中国警方历时6年,在缅甸和泰国政府配合下,终于破获这个贩毒集团。
这个时候,中国不仅是毒品过境国了,还成了毒品重要消费地。
浴血禁毒
近30年的禁毒,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张新枫说:“毒品犯罪是刑事案件中侦办难度最大、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由于毒品犯罪分子多为亡命之徒,为逃避打击,暴力对抗、以命相搏的情况突出。枪毒同流、武装护毒案件增多,缉毒执法工作危险性极大。”
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称号的临沧市永德县公安局民警罗金勇就是在和毒贩的一场遭遇战中受的重伤。此前一年,临沧市缉毒英雄吴光林更是牺牲在这样的遭遇战中。
很多缉毒警都被毒贩标了身价。
德宏州公安局原局长杨余告诉向春玲,他的人头被境外毒枭标价200万元人民币,妻儿也分别被标价。一直有人劝杨余争取调到昆明去,但他坚持不肯走。“我走了,我手下禁毒的兄弟怎么办?我要撤了,就是逃兵。”杨余说,“我不怕,我的命比他们(毒贩)硬,我能克住他们。”
但杨余的很多战友牺牲在这个战场上。
据统计,全国共有73名侦查员在与毒贩的枪战中献身,数以百计的警员在缉毒时负伤。作为禁毒主战场的云南,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从1982年到2004年,全省牺牲的缉毒干警有40多人,还有200多人负伤。
缉毒警察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经费不足,这导致他们的装备落后。这种状况今后有望改变,今年6月1日实施的禁毒法要求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把禁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禁毒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戒毒以后
在禁毒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各地大力开展戒毒工作。
整个云南在册的吸毒人数已下降到5万余人,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杨凤瑞介绍全国情况时说,禁毒人民战争开展前,1995到2005年,中国吸毒人员差不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000年到2005年期间,大约是每年增长17%。2005年到现在,每年大约增长不超过5%。
戒毒,减少新增吸毒人口,一度死气沉沉的姐勒村逐渐恢复了宁静、祥和。
姐勒村党支部书记旺喊说,如今村里没有新增的吸毒人口,年人均收入也从前些年的两三百元上升到现在的3000多元。“这多亏了三年前州里派来的禁毒工作队”。
2005年1月10日,德宏州的禁毒工作队进入姐勒村。当时旺喊想,“才来搞这项工作,太晚了,村子已经变成烂摊子了。”
工作队还是迅速开展了工作,他们利用中国农村熟人社会的现状,帮助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发动村民互相监督,还成立了妇女戒毒班。因为村中吸毒的以男性居多,男性吸毒后,体质下降,无法从事农活,也就失去了收入来源,所以家中的开支都要靠女人,这就使得女人在家中更有发言权。妇女戒毒班就是向村中的妇女宣传毒品的危害,让她们管好家中的男人,并帮助他们戒毒。
与此同时,一种新型戒毒法美沙酮疗法开始介入戒毒。
美沙酮替代疗法是一种替代和递减法的综合脱毒治疗方法,在戒毒者进行脱毒治疗、消除戒断症状后,定期给戒毒者以限量的美沙酮进行维持,防止和减轻戒毒者产生对毒品的强烈觅求。
目前,北京共有8家美沙酮替代疗法维持治疗点。截至2007年,8家门诊登记治疗人数共计997人。
通过美沙酮疗法,越来越多的吸毒者可以在家里进行治疗了。
那些吸毒的男子轮流被送往专门开设的戒毒所。姐勒村慢慢有了生气,旺喊形容说,如今,清亮的情歌不时在姐勒村回荡,傣族姑娘们又在青山绿水间跳起了妩媚的孔雀舞。姐勒村所在的瑞丽市也成了云南著名旅游景区。
本专题与新浪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