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人士: 中间环节已失去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05:13  中国青年报
业内人士:中间环节已失去意义
载煤车正在通过松烟卡的磅房 本报记者王国强摄

业内人士:中间环节已失去意义
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里最豪华的办公楼 本报记者 王国强摄

  业内人士: 中间环节已失去意义

  本报记者 王国强

  10月20日下午,和顺县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召开了一次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关于县煤运公司在“煤炭交易大厦”里开办交易大厅的讨论。据参会人员透露,这个交易大厅,可能是准备作为煤炭企业和用煤客户通过县煤运公司签订双向合同的场地。会议中出现了争议,其中支持的一方所持的依据,即是上述山西省经济委员会2008年314号文件。反对的一方认为,这只是一个临时性文件,并非长期规定,不能作为政策依据。

  业内人士认为,10多年前,当时山西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还不畅通,设立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确实起到积极作用。运销公司在各县组织的车队很庞大,从各个煤矿调煤,然后统一找客户销售,对产业扶助作用明显。

  后来,煤炭市场开始红火,煤矿和电厂等用煤客户可以直接洽谈交易后,这一中间环节就失去了意义,山西各地运销公司逐渐不再从事实际经营服务。“虽然他们对煤矿企业已经没有经营上的帮助,但仍然以各种方式收费。”

  目前,在和顺县,因为这种强制性中间环节,煤炭企业与县煤运公司的对抗情绪日趋明显。尽管因为“县里情况复杂”,他们中大多不敢让自己的真实姓名见于报端,但面对记者,他们都愿吐出积累多年的苦水。

  “我们早就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了,而且我们也根本不缺客户,这个环节是历史的倒退。”

  “直接跟客户交易,煤款能很快回到我们的账上,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多了这个环节后,资金回流需要很长时间,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

  凤台一缘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来贵说,在他与县煤运公司为差价争执时,对方的理由总是“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可是,当市场需求强烈,一吨煤企业明明可以卖500元时,却非得跟煤运公司签合同,卖400元,这等于减少了地方的税收,“这是保护地方经济还是打击地方经济?”在市场需求萎缩时,一吨煤的利润本来只有几十元,刨去这种中间费用,利润所剩无几,“这是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还是打击了企业积极性?”

  陈来贵说,目前国家对煤炭生产行业的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其实企业更重视,因为一点小事故,就可能让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中小企业提高安全等级本就受制于资金,增加这么个环节后,更是难上加难。”

  据了解,凤台一缘煤业有限公司,一年付出的“提货单”费用高达上千万元,“稍微大点儿的矿,都得几百万元,这些钱,大家要是都能够省下来用于提高煤矿的安全水平,不是更好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设卡 收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