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健强/口述 刘芳/整理
叶健强,1953年出生,现任羊城晚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全国晚报摄影学会副会长。他惯于骑着摩托车在广 州的大街小巷窜,遇到有意思的场景就按上一张,从市井生活的角度记录这个城市。10月15日,他刚刚结束了名为“叶健 强跑街三十年”的摄影展览,100多幅照片引来观众的感慨:“原来以前广州是这样子的。”
我喜欢拍摄那些看似平凡又有意味的场景,它们往往蕴藏着生活的喜怒哀乐,能自然地表现出人们的情感与状态。它 们又常常是时代的符号,能记录下历史的典型瞬间。我认为所谓经典照片就是如此,它们需要接受长时间的考验,读者在几十 年后重温仍能感受到其中的生动和魅力。
比如1981年“导弹行街”这张照片,现在看来颇有些不可思议,也确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广州还曾有这样的街景。 那是在当年国庆的阅兵仪式上,队伍中竟然出现了来自广州军区的导弹。这可不是模型,是真家伙。如今在广州这样一个高楼 林立的现代化社会里,你很难再想象还会有这一幕出现。
再比如1988年的“明天去上班”,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是我在南海县官窑镇一个工厂门口拍的,十几个 外地来的打工妹刚下火车就来这里报到,第二天就可以去新单位上班了。
那时候广州实行改革开放不久,城市处处充满建设的新气象,对劳动力需求量很大,外地来打工的人很容易就能得到 一个工作。广州是倚赖他们的勤恳努力发展变化到今天的,同时,这些外来工也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同画面 上这些女孩子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相信崭新的生活就在眼前。
这张照片登在当《羊城晚报》的头版头条,引起了热烈反响,后来还获得全国晚报新闻一等奖。据说大量的外来工都 是因为看到这张报纸而来到广州,认为这是一个能圆梦的地方。从见报次日开始的几个月里,广州火车站人满为患,连地板上 也到处睡着人。
如今再来看这张照片,感觉还是很有历史价值。这正是在当时“搞活经济”的形势下的典型表现。人们的头脑开始变 得活跃,不再如六七十年代的死气沉沉。
我自己的摄影理念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化的。1980年我初到《羊城晚报》的时候,头脑里还是那种强调“完美 ”的理念,认为一张照片要讲究用光、构图、摆布,认为内容要从政治需要出发,关注重要的新闻事件。慢慢的,我的思想也 随着这个社会活跃起来了,开始喜欢抓拍,开始觉得普通市民的生活更有味道,开始关注以前从未留心的人群和生活。
比如1984年我拍的“容志仁卖肠粉”。80年代广州经济的发展都是从类似这样的小摊小贩做起来的,很多个体 户从几毛几分钱的学生餐起步,慢慢壮大发展。那时我拍了很多这样的小本生意,广州西湖路的灯光服装市场和青平路的小吃 市场是我经常跑的地方,那里充满着改革开放初期的蓬勃活力。
我的摄影主要以街头抓拍为主,选择平民化的视角。我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平常人,抱着一颗平常心,作为一个普通的 人去融入和体察生活,从细微处见出社会内涵。这是我乐在其中的事情,所以能坚持多年。
我生在广州长在广州,30多年的拍摄生涯也一直在观察这个城市,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广州最大的魅力在于宽容 ,容许各种各样的新变化与外来文化融入其中。而广州人最令我感动的是人们生存的毅力和勇气,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血汗换 来生活的改变,街头都很少见到本地人乞讨。人们说广州人富,其实并非原本如此,而是人们艰苦创业的结果,我对这样的艰 苦抱有同情和理解,所以片子可能更有血有肉一些。
数十年的拍摄中,广州的变化是巨大的。开始的时候广州受港台刺激,创富欲望很强,现在则转向追求精神上的东西 ,用更多的知识技能充实自己。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比如我热爱的广州西关,民居、小吃、 和睦的邻里关系,处处充满传统的气息。但新城区里面这些东西几乎都不见了,人口多为外来的“新客家”,高楼里铁门一关 谁也不认识谁,与广州原有的味道形成一种断裂。
不过这种古老的痕迹和现代环境的交错更能体现出时代的变化,我热爱关注人们的喜怒哀乐、穿着打扮、行为等生活 细节,从多种侧面反映时代。我相信平凡的东西如果坚持下去一定有力量,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