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4期:计划生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10:43  新京报

  总第24期【1982年3月13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

  五次座谈会讨论出“只生一个好”

  “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提起计划生育,这是上世纪70年代,人们常挂在口头的一句顺口溜。

  到了1980年,“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已响彻大街小巷。

  计划生育口号就像晴雨表,反映着人口政策的变化。当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时,前面也 走过了一段曲折起伏的路。

  而著名人口经济学专家田雪原,就是见证人之一。

  毛泽东批示人口非控制不行

  1979年8月5日,《光明日报》以近整版篇幅,发表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田雪原的一篇文章———《为马寅 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

  这,还得从马寅初的那篇《新人口论》说起。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由于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我国迎来了第一波人口过快增长时期。19 53年的《农业发展纲要》首次写入了计划生育内容,计划生育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

  1957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马寅初提出,人多固然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如果不加控制任其盲目增长,势必严重影响国民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因此,他主张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

  但是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关于控制人口的主张,遭到围攻和批判。《新人口论》被批为“仇视劳动人民”、“利用人口 问题向党、向人民进攻”。

  再加上从1959年开始,中国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出生率急剧下降,1960年首次出现了不正常的人口负增长 ,计划生育被搁置。

  这样的结果是,1962到1973年,中国经历了又一轮生育高峰,总出生人口达3.2亿。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批示:人口非控制不行。

  虽然如此,人口研究仍是长期无人敢于问津的“禁区”。

  “人口理论的拨乱反正必须首先面对这一桩公案,推倒一切不实之词,为新人口论平反”,3月10日,田雪原说, 在这种情形下,1979年8月5日,他的一篇文章———《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刊登在《光明日报》上。

  以此为契机,田雪原接连在《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批驳了人口越多越好的“人手论”,“人口不断迅速 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等的禁锢和教条,对当时人口理论的拨乱反正起到了推动作用。

  计划生几个最合适?

  控制人口要实行计划生育,而如何计划,这是个问题。

  早在1970年,周恩来就指出:“计划生育属于国家计划范围,不是卫生问题,而是计划问题。”而其中,计划生 几个最合适,才是政策的核心。

  两年后的8月21日,卫生部在向国务院写的《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中,将城市的生育控制经验总结为“晚、稀 、少”。所谓“晚”,指男女双方在25岁以后结婚;“稀”,指婚后生育间隔长一些;“少”,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两个孩子 。

  不过,“中国的人口增长像一辆已经开起来的汽车,有很大惯性,靠它自己慢慢停下,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田雪原说。

  7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已近10亿,人们普遍感受到“人多了”。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国家在1978年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表明要 进一步严格控制人口的态度。

  同年3月,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入宪法,在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其中的措辞是“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一年后的12月中旬,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办公室在成都召开会议。时任副总理的陈慕华在会议上提出:“一对夫妇 最好生一个孩子,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着重点转移。过去我们说,‘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现在提出来‘最好一个’,后 面那个‘最多两个’没有了。这是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要求……”

  当时,任七机部二院副院长的宋健,也在那一时期开始关注中国人口控制的问题。他和同事在世界上首次应用控制理 论来探索人口控制问题,寻找中国人口控制问题的“关键”。

  最终,他们计算出,如果平均每对夫妇只生2.14个孩子,使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相对平衡,中国人口总量将保持 不变。

  随后,宋健与田雪原等人合作,进行人口预测。

  这一预测结果被国务院主管领导送到了中央政治局,立即引起了中央重视。

  开会研究“只生一个”行不行

  1980年3月,北京依然春寒料峭。

  中南海西楼会议室里,关乎全中国每一个家庭的会议正在召开。

  在中央看到田雪原等人的人口预测后,中央书记处就委托中办,于1980年3月至5月,连续召开了5次人口座谈 会。

  “中央在人口问题这个重大决策前多方听取意见,尊重科学、民主的力度是空前的”。田雪原记得,那天参加中南海 的第一次会议的人员,有计委、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等相关部委的领导,以及十几位专家学者。

  中央领导要求,计划生育要快一点见成效。所以会议上,大家集中讨论的问题是:只生一个孩子,到底可行不可行。

  会上,与会人员发言热烈,很多人用了“失控”一词来评价当时的人口增长势头。上街、逛商场、坐公交,大家都感 觉人太多了,但是只让生一个,又嫌太少,这是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矛盾。

  田雪原回忆,前后5次会议,具体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三个:第一个就是人口素质,会不会导致下一代中国人的智能水 平下降?因为当时有普遍看法认为,第一个生的孩子比较憨厚,后头的会更聪明。

  第二个问题是生育率城市低、农村高的特点,会不会导致城市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继而影响城市化进 程。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四二一”结构(是指四个老人,一对年轻的夫妇,还有他们的一个孩子)的论证。

  随后的讨论过程和结论,带着浓重的改革开放后的色彩。

  首先,经济学界高度统一的看法认为,纯粹的计划经济搞不下去了,只要发展商品经济,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 化,那么,夫妻生的第一个孩子,并不一定是头一个怀的孩子。

  对于城市化的进程,大家也非常乐观,因为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将不主要依靠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的此消彼长 ,而是靠流动、迁徙。

  至于“四二一”结构,当时大家经过分析讨论后认为,对于家庭来说是有可能存在的,对于整个社会却不会形成。

  会议从中南海转到人民大会堂,专家从十几位减少到两个,最终,讨论渐渐转为决策过程,“只生一个”就这样定下 来了。

  这个过程产生了两个文件。其一是当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 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其中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另外一个文件就是,田雪原接受领导委托向中央书记处起草的报告,定下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和解决的基本方针。

  “就像一个急刹车,已经踩到底了”,田雪原说,那时决策层形成的共识是,“只生一个”既非三五年间的权宜之计 ,又非永久之计。而是在一定期间,为了达到使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的,围绕“控制一代人”所制定的政策。

  十二大确定计划生育为国策

  如今83岁的翟玉洁仍记得,1980年,“只生一个好”的口号深入人心。

  那年,是她到北京西城区大院居委会的第一年,此后二十年,她都在做计生这个“天下第一难”的工作。

  1981年3月6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作为国务院常设机构。随后,全国计生工作体系一直建立到社区、 村寨,无数被冠以“小脚侦缉队”之称的翟玉洁们,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方式,开展起了计划生育工作。

  在这个时期,“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要求,取代了上世纪70年代“晚、稀、少”的提法。

  1982年3月13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 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 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还强调“实行必要的奖励和限制,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 开展”。

  翟玉洁记得,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只能挣十几块,而独生子女补贴额度,一个家庭一个月总共能领到5块钱。

  同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两个月后写入新修改的《宪法》。同时规定:“夫妻双方有 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急刹车”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中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从1982年的2.86 ,降到1990年的2.17。

  回顾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的过程,田雪原说:“计划生育正是借了改革开放之力,首先从理论上拨乱反正,制造舆 论。加上实践上中央的重视,才能以这样的力度推行开来。”

  □本报记者相丽丽北京报道

  -新观察

  人口政策的“多”与“少”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和问题,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再生产及其思潮,其实一直处在演变中。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快速增长,民众生育观念仍是多子多福,政府则是主张“人多力量大”,“人越多越好 ”论占主流。经历1959年-1961年的天灾人祸,中国才开始注意人口控制问题,但直至1972年以前,基本还是放 任自流。

  不过,在50年代,如马寅初、潘光旦等人,就已经提出要限制人口增长,但这一派意见受到了严厉批判,很快就销 声匿迹。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国家逐步把计划生育定为国策,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这样,自70年 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减小。在这一时期,是“人越少越好”论占主流,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得到平反,宋 健、田雪原等人根据“适度人口”论提出中国的“适应人口”规模。

  这些观念经过反复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少生才好的思想意识逐渐普及,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无 不认为应该实行人口控制。

  第三段大致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老龄化社会日益逼近。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 力,不再聚集于人口过多,而是担忧因生育失衡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可能给中国未来带来的影响。

  而中央政府对人口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在最近一些年也在悄悄改变,如2003年将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人口与计 划生育委员会,在继续控制总量的同时,对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

  回顾中国人口生产及人口思潮发展的三阶段,可以看出,对中国人口形势及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一直存在着不同的 声音和争论。

  目前,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及要着手处理的人口问题,已既不同于上世纪50年代的放任自流时期,也不同于上世 纪80年代的严格控制时期。

  从生育文化的角度看,突出表现为,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已急剧下降。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人 的生育水平还深受国家人口政策影响而或高或低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以后,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则更多是受经济社会发 展因素的影响,政策因素所扮演的作用已相对变小。民众的生育意愿,不因政府鼓励就会出现大幅反弹。

  这也使因出生率下降而带来的两个问题——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将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有着长期性的影 响。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目前和未来可以预计的中国人口问题,反思以往中国的人口生产状况及其政策选择,并充分讨论 其成败得失,从而为中国今后的人口政策调整指示方向,已经十分必要。

  □程亚文

  温故知新

  经纪业是诈骗还是信息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搞活,解放后一度绝迹的经纪活动又复苏起来,而且从业人员迅速增多 ,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随之而来,又出现了以下种种问题:

  一、名未正言难顺。据湖南省有关经济方面人士估计,全省专门从事经纪业的人员在五万以上。如此庞大的队伍,却 都处于“地下”状态,很耐人寻味。他们所以不敢或不愿公开自己的经营业务,是因为到现在为止,“经纪”仍被一些人视为 是赚取昧心钱,而国家也没有正式颁布有关经纪业和经纪活动的法规,对经纪活动的方式、手段、范围及责任义务等缺乏明确 的法律规定,致使工商税务等部门也感到为难,管也不好管,不管又不行。经纪人自身也得不到正常的法律保护。

  二、收入差距大。目前从事经纪活动的,少则年收入上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而且往往偷漏税,与其他行业相比,收 入差距大,群众反映强烈。

  三、对经纪业的性质,人们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它究竟是“皮包公司”、“诈骗业”还是信息服务?抑或是别的什么 ?经纪业与皮包公司、经纪活动与信息服务之间有哪些区别?怎样从理论上科学划分以指导实践?种种问题,看来亟须解决了 。

  ——摘编自湖南日报

  1989年3月13日报道

  一日三十年——3月13日

  ●1981年第三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在东京结束,我国选手邵震中、马晓春分获冠亚军

  ●1982年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半年后,中央将计 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985年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结束

  ●1985年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0年中国信息协会在京成立

  ●1993年南京汤山古人类头骨被发现

  ●1999年中共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那时流行

  幸子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 流行指数:★★★★☆

  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1982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收视热潮。

  因为看了《血疑》,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白血病这种(当时的)不治之症;因为看了《血疑》,许多人第一次 想知道自己和家人的血型;因为看了《血疑》,神州大地开始流行“幸子衫”和“光夫衫”;因为看了《血疑》,大江南北都 在传唱它的主题歌《谢谢你》,不懂日语,就用汉字注音学唱,“瓦踏西露,这一瓦拿”;因为看了《血疑》,甚至有一位少 女观众因为幸子最终被病魔夺去生命,悲痛过度而自杀。

  剧中“幸子”的扮演者山口百惠,成为年轻人的超级偶像。她清纯的样子,甜甜的笑和洁白的小虎牙,都被人津津乐 道。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电视剧还影响了一些人的择业观,有人因为幸子患上不治之症揪心不已,做出了从医的决定。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