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崔健的歌声触动了积压很久的中国人的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02:35  京华时报

  崔健是不得不提及的名字。1986年,他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以一句“我曾经问个不休”引爆全场,那种一低一高哭喊诉说式的歌声,触动了积压很久的中国人的神经。

  《一无所有》,唱尽了上世纪80年代末。走在街头的每个人,似乎都更愿意标榜自己的“无所有”,同时又迫不及待地声明,他们其实还“有所谓”。

  此后,摇滚乐像一支火把扔在了国人情感和欲念的干柴上,迅速引燃。我可以听不懂你唱什么,但那声嘶力竭的呐喊,能让我感觉愉悦,这几乎是众多年轻拥趸们亲近摇滚最直接的理由。

  唐朝、黑豹、何勇和张楚……摇滚音乐人队伍不断壮大,唱片发行量突破几十万的大关,露天体育场里的演唱会人头涌动,群情激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梦回唐朝》、《姐姐》、《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等摇滚代表曲目,一夜风行。

  真正将摇滚乐的流行引向极致的,应该是Beyond乐队和他们的音乐。“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希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那些时日,同样也是摇滚音乐的光辉岁月。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人们似乎才意识到,粤语歌原本也可以如此易于传唱。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和流行音乐相关的流行事物相继出现。歌词手抄本在当时的校园中风行,“随身听”别在了少男少女的腰带上,卡拉0K也逐渐走入大众生活,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

  一旦有了更广泛传播的渠道,流行音乐的大众面目也就不再模模糊糊。而这又可以反证,那些不思进取或风花雪月的音乐,纵然红极一时,但终流传不远。

  曾经劲刮的“西北风”和校园民谣便在此列。前者,一度被认为是音乐创作的革命性突破,但该“风”劲吹两年之后,就因一成不变的风格逐渐湮灭无声。校园民谣,则被认为难脱校园的“圈养特性”,有太多的莫名伤感泛滥其中,因此难成主流。

  当然,也或许是世人的脚步太快,无奈地超过了曾陪他们成长的那些校园歌声。青春的花开花谢,和美丽知性的同桌,都远远地留在了身后青涩的校园。谁把她的长发盘起,谁给她做的嫁衣,可堪知否?

  想唱就唱

  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是,上世纪90年代末及本世纪之交前后的流行乐坛,像是一个涂了三原色的陀螺,一经旋转起来,便幻化出多姿的光彩,各种形式不同、内容迥异的歌曲层出不穷。

  流行音乐,成了一道道文化速食。人们转而更多地在意新事物带来的刺激和感动。昨天他们还和王菲、那英苦苦《相约98》,明天就会迫不及待地跟风挥舞着双节棍哼哼哈哈的周杰伦。

  对偶像效应的追逐,是年轻一代对流行音乐的新诠释。

  而几年后登台的超级女声,更是让音乐的流行贴上了娱乐标签。

  “你为什么喜欢超女?”“没有为什么,觉得好看,就看了。没有人会在吃饭前先要考虑‘为什么吃、这顿饭含有多少维生素’之类的问题,‘想吃’就是唯一的理由。”

  这是记者和张朋(化名)的对话。

  张朋是超女张靓颖的粉丝。他狂热地收集张靓颖的演出海报,整个2005年超级女声赛季盯在屏幕前支持自己的偶像,与无数“凉粉”们共悲喜。

  从他的回答来看,张朋对音乐的选择,无疑多了些率性的成分。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再用人文的眼光和手段去打扮生活,似乎有些过时了。

  张朋同时也认可,正是由于超级女声本身非常规的节目设置,使他头一次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而在以往,他们没有这样的渠道。

  可以说,人们对于这种全新参与形式的好奇和迷恋,甚至多于他们对音乐本身的关心。许多人认为,超女最好看的部分当属海选部分,很多场次都会涌现出极其搞笑很有幽默感的选手,让人在狂欢之余,亲手投票构建自己的偶像体系。这无疑是一个很能打动人的过程。

  粉丝们喜欢李宇春的洒脱,玩味周笔畅带点憨憨的表情,也最大程度地服膺于张靓颖的“海豚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年人加入选战。他们按下手机键用拇指投票,他们也用脚投票——奔走拉票,游说更多的人支持他们的偶像。其状况之热烈,前所未有,犹如一场盛大的游戏。

  超级女声背后,有这样一组数字:全国报名人数达15万;超过2000万观众每周热切关注;收视率稳居全国同时段所有节目第一。超级女声,由此被更多地解读为一场文化事件。

  著名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著文说,超级女声开启了“文化民选”的先河。在超女一路PK的过程中,中国民众卷入了选择和投票的狂欢。其意义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

  但批判的声音也从未止息。超级女声被指“低俗”、“缺乏社会责任感”。

  文化部前部长刘忠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超级女声是对艺术的玷污,该节目宣扬的一夜成名思想,全然违背艺术规律。

  超女粉丝们马上反戈一击说,一夜成名有什么不好吗?不成名就好吗?一个人,凭借超高人气,赢得人心所向,进而出人头地,这有什么错?

  类似的论战,在互联网上锋芒毕现。

  而对于超级女声的“高雅与低俗”一说,有网民不客气地指出,这实则是体制内外对于文化艺术话语权之争。高雅也好,低俗也罢,都不过是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消费者自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再需要有人为此指手画脚了。

  每次超级女声播出之前的宣传片中,超女张含韵蹦蹦跳跳地哼唱: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

  勇敢的自我欣赏……”如歌岁月,歌者的心态如此,自然是呼应了万千听众怀中意境。

  本专题与新浪网合作本报记者 张瑾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改革 流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