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知新
1983年初秋季节,从香港开来的“鼓浪屿号”客轮靠上了厦门码头。在海关接客登记室里,登记员问一位年过五 十的汉子:“你叫什么名字?”“沈加添。”“怎么?接客的也叫沈加添?”原来三十多年前,东山县前梧村有户人家父亲叫 沈木花,儿子叫沈加添。
沈木花早年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成人。没想到1949年夏,国民党抓壮丁抽中了19岁的沈加添,沈木花冒 名替子当兵,以保住沈家这一条根。就这样,45岁的沈木花变成了“沈加添”,被国民党军队带去台湾。
“沈加添”在台湾退役后孑然一身,栖身台北,日夜想念大陆的加添。沈木花离家不久,东山就解放了,加添先当村 干部,后到西埔湾渔场工作,早已成家。
父子相会在厦门海关休息室里。两鬓苍苍的沈木花从内衣袋里摸出两个刻着“沈加添”名字的印章。他说:“孩子, 父亲用你的名字三十多年,今天把它还给你罢。”儿子接过印章,泣不成声……
父子俩回到了家门口,沈木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年那低矮潮湿的破房已变成了粉墙红瓦、一厅四房的楼房 。当天晚间,送走了前来祝贺的众乡亲之后,沈木花一阵激动,走上阳台,吹起了潮州唢呐曲———《喜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