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
和平协议假如签署的话,我想将会永保海峡两岸的和平
本刊记者 万静波 张欢 发自台北
对中华民族来讲,最重要的协议
人物周刊:全世界都在关注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距上次“汪辜会谈”后,到今年11月的“江陈会”,已过去了将近10年,为什么交流的道路这么艰难?
江丙坤:为什么过去这20年会有很多的波折?其实是来自于政治问题。尤其是最近这8年,民进党的政治理念跟国民党有最大不同。国民党就是“一个中国”,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下,如何解决今天两岸分治的事实?这才会有“九二共识”,就等于搁置争议,透过经济、文化的交流,来达成两岸的经济和人民福祉的发展。
今天,好不容易国民党重新执政,国民党的理念,就是希望两岸能够良性互动,为两岸人民的福祉作出贡献。
今天,海基会背后还有反对力量,这个力量的政治理念,我们没意见,因为一个政党总要有它的理念,民进党的想法是希望能够“独立”,建立属于自己的民主“国家”。但以目前国际的形势来看,两岸对峙,马上就会影响到台湾的经济。我们要看到事实,为了政治目的影响经济,划不来。
我一直主张,台湾最重要的是先把政治问题搁置,透过台湾的位置,让它的科技能力,与大陆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发展经济,让两岸人民受惠,这是最高的政策。
人物周刊:下一步,您领导下的海基会主要做哪些事情?什么问题是最迫切的?
江丙坤:目前两岸的问题还很多。我们现在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努力使得两岸经贸正常化。正常化要做的事情就很多了。从台湾的角度来讲,我们对大陆的人、物、资金、技术,至今限制还很多。
人。现在台湾一年有460万到中国大陆去,但大陆来的人很少,只有28万人,假如能开放大陆观光客,甚至于将来自由行,像香港,我想会增加对台湾的消费。
货物。海运现在是经过琉球,一年有5000条艘经过琉球,我们必须缴交5亿日币给琉球政府,不但花时间,而且花成本。如果直航,跟到琉球的行程相比,可以省掉三分之二路程。今年主要从行开始(改变)——空运、海运。周末包机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要把它变成平日包机,甚至定期航班。希望经过再度协商,定期航班能够做直航。
第二个阶段,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办的,就是对出去的资金和技术要放宽。
资金方面,我们对大陆的投资,过去(有不得超过资产)净值40%的限制,现在台湾已经达(放宽到)60%,这些限制性规定都只是针对大陆的,不合理,我们自己要把它正常化。
技术方面,像过去轻油裂解、晶圆厂项目,我们都还是限制。应该开放,让台湾企业能尽数参加中国大陆的竞争,因为你不去,别人就去,别人去了后,就会规定从大陆进口,那就影响到台湾的出口。应该让这些企业到第一线跟别人去竞争。
反过来,我们也希望,大陆的资金能够进来。这个目前完全还没开放。假如大陆资金能够来,那对台湾的经济就有帮助。
人物周刊:大家所熟悉的海协会、海基会,和汪辜两位先生有很大关系。现在各界都对您和陈云林会长有很高的冀望,您期待您和陈先生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江丙坤:汪辜时代,两岸重点还是在政治。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后来所讲的“九二共识”,因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是两岸都可以接受的。假如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就没有办法去做。
我常常参加APEC,我们讲英文时都常常讲Chinese Taibei,有两个同步翻译,一个台湾的,一个大陆的。我讲Chinese Taibei时,我的翻译会翻译成“中华台北”,但是大陆翻译给江泽民先生,翻译成“中国台北”。当时入会(指加入关贸总协定)就是这样达成协议,要不然台湾进不去。
两位先生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天能够继续互谈,还是以“九二共识”为基础。
很可惜的是,(汪辜会谈)那个时候,我们还没参加世贸组织,区域整合还没形成,“东协(东盟)+3”也还没形成,所以他们也不必认真去考虑经济问题。假如那时能更进一步去谈经济(解决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框架),我相信比现在谈更容易,而且对以后的两岸经济会有很大贡献。
问题是,他们两位虽然有这个理想,又是很好的企业家、政治家、受大家尊敬的大老,但环境还没有成熟,加上我们的领导人(时任“总统”李登辉)不认为应该这么做,所以就可惜了——我们这边的“戒急用忍”政策,包括2000年后“政府”的变化,战略不同,他们毫无用武之地。不只是辜先生,后来的海基会董事长想做也没办法,因为大陆也不理他。
两岸经贸关系迄今并没有很大的突破,这是最大的遗憾。从1993年到现在,刚好是15年。这15年,你看我们损失了多少?两岸损失了多少?假如这15年我们能够进一步谈这些问题,那么台湾经济也不会变成这样子!哪怕是2000年开始谈,台湾经济也不会这样。
人物周刊:现在大陆人士来台还有很多限制,您设想未来的自由行会是怎样的?
江丙坤:现在我们放开了陆客来台,假如慢慢增加到每天1万人,甚至有自由行的话,将来就会变成很多大陆家庭来这里度假,或者说很多企业家来这里投资、居住,对两岸都是一个好事情。
人物周刊:马英九先生提出,要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两岸的和平协议问题,在您看来,签订和平协议要到什么时候?
江丙坤:这是后面的事情,目前,我们先要把经济问题解决了。
最后的目的,就是像香港那样(和大陆建立起“紧密经济伙伴关系”),CEPA(2003年6月29日,大陆与香港签订“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给香港带来很多优惠,我们必须要跟中国大陆有类似安排,我们叫做“综合经贸合作协议”。不但要求关税的减免,也要求市场的开放,这对两岸都绝对是利多于弊。这个谈判,是所有经济谈判里最重要的一项,也可能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最后一项。
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就是政治问题怎么去解决?目前两会之间有“九二共识”的存在,大家不也总是讲这四句话——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存异求同,共创双赢?这是切合今天两岸关系的最大需求。
和平协议,最早是在“连胡会”的时候提出来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时候再次提出,马先生在“5·20”就职典礼上也讲述了。也就是说,两岸领导人对于两岸的和平协议都有共识,问题是怎么把它完成,这等于是一劳永逸地搁置争议。
和平协议假如签署的话,我想将会永保海峡两岸的和平。这里面当然牵涉到包括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如此,就可以减免相关的国防经费,造福民祉。
假如能够做到这样,两岸的交流一定是越来越平缓,要变成一个更自由的中华经济圈,那就有机会了。
人物周刊:从您的观察,可能有时间表吗,比如20年、30年?
江丙坤: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位领导人都有任期,胡锦涛总书记还有4年,马先生有4年。
但4年当中,一定要把基础打好。马先生能够连任的话,那么希望这两个协议都能完成,我想这个对中华民族来讲是最重要的协议,对台湾来讲也是最重要的。
人物周刊:除了领导人的任期外,还有别的障碍吗?比如说民进党的阻挡?
江丙坤:一定会存在。政治的立场不同,对两岸的谈判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讲,民进党也好,台联也好,他们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在“独立”之前,最好不要有任何经贸往来,因为两岸越紧密,“独立”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