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场足球公民的青春骚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6:23  新京报

  -新观察

  “1985年5月19日,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大规模的球迷骚乱,成千上万的球迷因为中国队1比2意外输给香 港队而情绪失控……”23年前,路透社这样报道中国足球的那场“地震”。

  这是一场突发的灾难,却爆发得“合情合理”。从足球角度讲,5·19之前,中国队勇夺亚洲杯亚军,世界杯外围 赛,大比分战胜澳门,面对香港,还不是唾手可得?从社会情绪上,5·19的前一年,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达成协议,漂泊 的游子就要回家了,兄弟相见欢喜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拼个刺刀见红?大家开心地听着小平那句话,“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中国1997年要收回整个香港。”撒切尔夫人垂头丧气以致跌倒在台阶的段子广为流传。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啊?1985年,改革开放的第七个年头,那是一个国家的青春期。改革正在加速,社会日益开 放,领袖运筹帷幄,人们信心满满,女排接连夺冠,整个中国沉浸在青春期的躁动。而中国足球,不过是大时代的一个缩影。 那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当然也燃烧着激情与骚动。踢球的说如果输给香港就跳滇池,看球的讨论着赢香港几个球。汹涌的年 轻群众,耻辱的失败,巨大的心理落差,遭到重挫的民族感情,群体骚乱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5·19已然水到渠成。

  5·19发生之后,被众多方家各取所需,进行了超级诠释。我的个人看法是,5·19仅仅是一场骚乱,是极端情 绪的发泄,是大众盲从行为,不应该被过分做政治和文化的解读。而在5·19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进步。

  个人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哪怕这种情绪不够正确不够理性,自由的情感表达,是一个民主社会的产物。在不开放 的社会里,大众情绪的表达需要统一制造,需要强制管理,大众被迫表达的只是某个人的情绪。而群众自发的5·19,让我 们看到了公民社会一次不成熟的发声。虽然它的表现形式幼稚且极端,但不否认,这是从青春躁动到成熟理性不可或缺的一课 。

  5·19事件开启了中国球迷“闹事”的先河,自那之后,球迷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走上足坛。

  1994年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让中国足球成为中国社会言论最开放,公民表达最充分的领域。

  尽管中国足球相当不争气,但足球媒体越来越开放,动辄问责足球最高领导,足球官员在下课声中狼狈不堪,球迷的 自我组织日益成熟,“闹事”水准越来越高,这些景象,是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力量。球迷与“足球流氓”,已经率先与国际 接轨,一个足球领域,难得地被建成了中国社会的“特区”。

  虽然我对中国足球的疲软、对足球官员不按规律办事痛心疾首,常常发誓再不看中国足球,但我愿向中国足球的公民 们致敬,并对“足球小社会”的走向保持热切的期待。

  □潘采夫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