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战略心态的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2:08  新京报

  -新观察

  20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的安全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段时间留在人们脑海里的,除了南疆前线还在 断续响起的枪炮声以外,就是1986年那场惊动了整个世界的百万大裁军。

  中国裁军——这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政治史中,具有指标性的意义。当时许多国际观察家曾经十分不解地认为 ,中国北面应对来自前苏联的巨大战略压力,南面的边境问题还鏖战尤酣,中国没有理由减少自己的武装力量。然而只有中国 人自己知道,这场大裁军对于整个中国的安全和改革开放的思想转变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从改革开放30周年的角度来思考这场大裁军,实际上这不仅仅是解放军体系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也反映了改革 开放后,对于国际安全环境思考的重要变革。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这源于我们对国际社会和 “敌人”这一命题的敏感性。在这种敏感性基础上,我们不但保留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军队,同时也保留了一种源自封闭的安 全感。

  而百万人的裁军,既是精兵简政的一次并发性改革,也是全局政策的一次局部体现。裁军不是对安全形势的主观颠覆 ,而是在安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对于自身战略心态的一次调整。这种变革和调整,恰恰是支持改革开放前进的一个重要基础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环境更安全了,我们才能更加从容地改革和开放;而对于军队来说,裁军之后,军队有了更大的压力 和信念,去建设一个高效、先进和强大的武装力量。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已经和人一样,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

  另一方面,百万大裁军,显示了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军队结构和发展水平,实际上体 现了两个方面的水平。一方面,军队结构和规模,反映了这个国家对于自身国际战略环境的思考,也反映了其自身的防卫心态 ;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军队,是这个国家的安全精英。它的结构和水平,就是这个国家管理能力的最高体现。而往往正因为 如此,裁军才成为举足轻重尤为敏感的工作。

  在20世纪80年代百万大裁军的日子里,我们把冗余、臃肿和固步自封当作最大的敌人,因此才有了最为果敢的一 个突破。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可以说百万大裁军,完成了中国军队改革的组织步伐,也完成了中国战略构建的思想步伐。但是 我们也要承认,百万裁军,仅仅是中国成为安全大国历程上的一个典型事件。任何历史的评估,都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衡 量。

  一支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安全保障,并在各方面付诸行动的武装力量,才是我们今天对其抱有充分信心的军队,也才 是我们对一切改革中的体制惯性毫无恐惧的理由。

  □周庆安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