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在古代中国,“庙堂”与“江湖”的距离是遥远的,皇宫、官衙总是高墙深院,戒备森严,小民百姓休说进去大摇大 摆逛一圈,可能连仰视的胆量都没有。
而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虽然政府成了人民的服务员,可“庙堂”与“江湖”的距离似乎依然遥远,政府机关躲在 高墙背后,神秘而不可亲近,这一切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松动”。
1979年7月15日,作为中国最高的政治议事殿堂,人民大会堂开始对公众开放。
1980年5月起,作为国家权力中枢的中南海,也部分对外开放,每到周六、周日,有组织地接待公众参观游览。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连市又开风气之先,率先推倒政府大院的围墙,此举为一些地方所仿效。进入新世纪,“公众开放日 ”成为外交部的一项固定制度,该部每年都会多次组织全国各地的民众参观外交部。最近有新闻报道说,广州市民现在可以在 假期进入市长办公室参观。
政府机关不再冷面拒人,俯下身来拥抱公众,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进步的又一见证。事实上,建设现代政治文 明,政府机关本身的开放性是一个重要指标。
政府机关由纳税人供养,其一切设施都属于公共资源,它不应是某些部门、某些官员所专享的,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 ,在不影响政府机关运转的前提下,允许公众分享。所谓“透明政府”,一方面是实质意义上的,即政府决策过程要让民众看 得明明白白,另一方面也是形式意义上的,就是说,政府的一切运转活动,除了少数需要保密之外,也应当是看得见的,政府 的大门应该尽可能地敞开,以自信和热情面对公民。
向公民开放,政府不应将其理解为被动的义务,更应积极认识到其对“政府公关”的促进作用。在这样一个传媒时代 ,是否重视公共关系,建立起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到政府施政的成效。向公民开放,这是政府展现亲民、向公众“推 销”自己的绝佳机会。在这方面,国外就有许多经验可鉴,例如精心设计每个细节,市政府门前甚至竖起“欢迎市民到市政府 如厕”的告示牌;在公民的游览活动中穿插政策的包装,争取公民对于政府工作的支持等等。
在中国,政府机关的开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一些成果,但总体的开放程度还不尽如人意。大多数政府机关还 是习惯于把民众当成安全的威胁,门禁森严;已有的一些政府机关开放活动,筹划上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开放时间没有制度 化,向参观民众收费等等。
建设更开放、更亲民的政府,期待决策者拿出更大决心与魄力。
□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