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文化:遗产与包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16:16  观察与思考

  -杨树荫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这种遗产与包袱会伴随我们的每一刻与每一步。

  一个国家的发展,无论是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还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不受这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个 历史悠久、文明久远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万不可认为,凡是文化,都是好的。中国著名学者殷海光先生在他的《 中国文化的展望》这部颇有份量的学术著作中指出:

  “就西方文化来说,基督教的教义、哥白尼的天文学及牛顿力学固然是文化,妇女束细腰,火焚圣女贞德,虐待伽利 略,也是文化。天空的飞鸟、水里的游鱼,做不出这些成绩。就中国文化而论,孔孟之教,《四库全书》,文言文,白话文, 仁、义、道、德、孝、弟、忠、信固然是文化,撒谎,走八字路,包小脚,后花园里埋婢女,还是文化。从认知作用来看,他 们全在同一平面之上。这是对文化的科学态度。”

  倘若我们以殷海光先生提出的这种对文化的科学态度来观察中国文化,就会发现,中国文化有如一座巍峨壮观的华丽 宫殿,处处透出它的威严与博大。如果仰视它,便会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卑微;如果正视它,便会感到一种历史的苍凉与悲 壮。

  面对中国文化,后世的中国人其实担子很重:中国文化是一笔巨大丰厚的遗产,同时也混杂着沉重破败的包袱。遗产 让你得益匪浅,而包袱却让你举步维艰。中国文化那种强大的内力,不可能让你只有遗产,而丢掉包袱。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毕竟已经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交汇融合,有如大洋之海水,自然界之空气,早已没了国 界、边界之阻隔,以全球视野、现代化的理念来观察,相信会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与估价。

  观察中国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中国文化的基因—汉字说起。

  中国的方块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风云中,无论国家体制、政治体系如 何分割、分治,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文化的统一,这中间,汉字功不可没。

  事物总有两面性,被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汉字,也有其先天性的弱点:笔画繁多。如天书一般的汉字,让中国文化含蓄 、深沉,鲜有变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深受汉字的影响,讲究沉稳、严谨,然而汉字之弱点,对中国文化的全局 而言,却是致命的。

  其一,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演进中,汉字始终是上层贵族的专利。由汉字而文言文,一律的难学难懂。在生产力极其 低下的农耕社会,这种复杂的文字,早已与终年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农民绝缘。堂堂文明古国,说穿了还是一个文盲大国,直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代化浪潮已激荡全球,而中国仍在举国扫盲中。一个民族的绝大部分成员,竟是一代复一代的文盲,纵 有少数精英,又有何用?整体的愚昧早已进入民族的血液,代代相传,实在可怕。

  其二,数量繁多的汉字,构成中国文学独特的魅力,却也成为腐朽文风的一个源头。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汉字数量有 限,反造就中国古文精炼深刻的文风,多少文章开宗明义,言简意赅,至今还让人拍案叫绝。汉字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流传千 古的文章得益于以千以万计的汉字。然而,不幸的是,庞大的汉字库却酿成玩弄文字的中国恶习,文字的相当部分功能演变成 文人的把玩之物,无穷尽地追求文字工正,词章华丽。多少人力、多少光阴耗费在文字推敲上。最终通篇都是空话套话,不知 所云,不知所以。文字至此,为造字者始料不及。

  其三,复杂的汉字是中西文化沟通的障碍。中国人素以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而自豪,并将其作为中国文化 的极为宝贵的遗产。费正清教授在其《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以一个西方人的视野评论说,“如果中国当年采用的是拼 音文字,那么东亚恐怕就不会象今天这样成为世界文明中的一个独特集团了。”毫无疑问,汉字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做出了不可 估量的贡献。

  然而,恰因其独特,而构成中西文化的障碍,汉字、汉语,以及由汉字、汉语所表达的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对西方 人来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渐进的、长期的。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艰巨的、繁重的。同样,在中国文化 融入全球的过程中,中西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碰撞与摩擦。但凡为政者,对此都要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以上我们试以汉字来看中国文化的遗产与包袱。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这种遗产与包袱会伴随我们的每一刻与 每一步。遗产,往往是注定的,不仅中国人,连外国人也会仰而敬之,当做人类共同的遗产,中国人不必过于自喜。而包袱, 却真真切切地压在中国人的肩上,往往在转折关头,或者负重前行的时候,文化的负面影响就会显现出来,成为巨大的障碍, 解放思想也就应运而生,先进的新文化自然成为全民族的渴望与追求。

  由此看来,对中国文化的包袱其实大有研究之必要。 -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