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日汽车产业发展镜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16:31  南风窗

  本刊记者 邢少文

  当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雄心勃勃地向着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目标进发的时候,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看起来有可 能会“粉碎”这一计划。经历了30年,产量从不足15万辆到2007年的888.24万辆,特别是经历了2002年以 来1年增加100万辆的梦幻发展之后,在经济可能走向“萧条”之时,反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的不足,正是时机。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汽车工业与日本、韩国、俄罗斯一道,都曾被称之为后起之秀,走的都是从模仿、引进,再 追求自主研发的道路。然而,与日本、韩国车现时的大行其道相比,作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的中国汽车工业的模仿与自主 创新能力,仍然令人汗颜。在中国市场以外,中国车企的竞争力之弱,不得不让人对过去30年中国汽车工业所经历的发展路 径进行反思。

  与当年同样为后发之国的日本相比,或许更具备可借鉴性。

  合资潮中“技术创新”的遗落

  1984年,在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生产北京吉普之前,在中国的道路上,跑的小型轿车 大多数是进口的日本皇冠、公爵轿车。这一年,中国轿车的进口数量达到了34万辆,在这开始迅速增加的需求中,大部分是 日本车。

  但在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所采取的合资之路上,第一波合资浪潮,主要是与欧美车系的合资,这一时期,合资企业包括 北汽与AMC,上海汽车与德国大众,广州汽车与法国标致等。

  合资的初始目的,是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挡住“进口车”。在“红旗”牌轿车经历了“献礼”式的规模生 产失败之后,自己模仿创造当时被认为已不能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道路取向,合资成了余下的选择。

  合资伊始,便开始出现“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在合资的条款中,“引进发动机技术”、“建设用于自主开发的技 术中心”、“零部件国产化”、“50对50股比”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想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的梦想。

  颇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汽车正在欧洲和北美畅销,法国标致、美国通用、德国大众等欧美系厂家,在经 历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正饱受“省油”和“精益生产”为特点的日本轿车的挤压。欧美市场的失 利,迫使欧美车系急于进入新兴市场,以减缓在本土所受到的压力。中国,便是他们选择的新兴市场之一。

  而此时,日本车正因为在欧美市场的畅销,并没有考虑到中国进行“本土化”的合资生产,正处在发展黄金时期的日 本车企,认为无人能够抵挡他们的整车进口,他们正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使得像大众这样的跨国公司几乎独享了20年的高利润期,而当初设想的以市 场换技术却进展得异常缓慢。直到1995年北京吉普才建立了技术中心,整整比合同规定的晚了10年。与大众的合资,中 方面临的是连改一个国产化的零件的试验都要拿到德国去做,外方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的局面。后来广州标致大亏损,其中的 一个重要原因也与必须从法国标致进口昂贵的零部件有关。

  “与日本、韩国的起步阶段相比,中国的市场(盈利)环境一开始就太好了,大家都忙着挣快钱去了,技术创新因为 有难度,反而被遗忘了。”上海智策车业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对本刊记者说。

  反观日本,自1904年出现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到一战前日本汽车产量不过数十辆。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促使 了美国福特和通用公司进军日本。但日本汽车工业的真正起步,是二战后的50年代。

  在战后重建时期,日本汽车企业与国外汽车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如日产与英国奥斯汀、五十铃与美国鲁茨、日野汽车 与法国雷诺等,丰田则以自主开发的方式开始生产轿车。但日本随即迅速地建立了汽车国产化体系,从1955年起,日本汽 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国产化、大批量生产体制,这一努力在1960年就已基本完成。

  在这一时期,为了保护国内汽车工业,日本政府实行了高关税保护和严格的外汇管制,扶持和发展本国汽车工业。

  “与日本人炽热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意识相比,中国汽车则忙着从合资和直接引进车型中直接获取利润。”钟师说。 而合资企业作为中国轿车生产的主要力量,则被戏剧性地赋予“抵制进口车”的重任,被中国政府予以保护和扶持。

  集团化与自主品牌的落差

  1987年的北戴河会议,中国确立了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决定,与此同时,也确定了中国汽车工业“ 三大三小”的生产格局,“三大”即一汽、东风、上海大众,“三小”即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

  1994年后,中国掀起第二波汽车合资浪潮,许多国有汽车厂商分别与欧美车系进行合资,这一阶段,日本车系也 大举进入中国,包括本田、丰田、日产。

  为扶持“三大三小”,中国政府实施严格的汽车准入政策,从投资规模、项目审批、合资审批到产品目录,“汽车户 口”比黄金还珍贵。尽管各地都在争取进入汽车行业,但在整车项目和产品目录的严格控制下,大部分被挡在了乘用车市场以 外,这其中,包括大量的社会资本。

  推行集团化构思,做大做强,进军世界500强,成了延续至今的发展思路。2004年出台的第二个汽车产业政策 ,同样倾向于三大集团。

  在各方力量的扶持与呵护下,三大集团的市场规模和地位得到了确认,一汽大众创最大合资规模,一上马就是年产3 0万辆,东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三大集团分别进入了世界500强。

  由于汽车行业在中国的高增长与高利润,人为的政策垄断并不能彻底遏制民间资本和地方政府的造车冲动。1997 年,国有企业(或称国有合资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这一年,出现了在红旗之外代表民族品牌的华晨、吉利和奇瑞汽 车。“以股权换目录”,依靠民间金融,产融结合,真正的民族品牌、民营企业,在艰难的环境中起步,进行滚动式的发展。

  由于“市场换技术”推进的缓慢,拥有自有品牌的“国民车”的构想落在了民营企业华晨、吉利、比亚迪,以及按照 现代企业制度起步的地方国有企业奇瑞的身上。

  然而,这些在竞争的夹缝中起步的民营企业,虽然在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中分得了一杯羹,但苦于技术研发的难度, 资金的短缺,政策的挤压,只能在低端市场上以价格为杀手锏破除坚冰,做得很累很辛苦。

  反观日本,同样亦提出过“集团化与国民车”的构想,日本通产省在1961年5月在产业合理化审议会上,按照日 本《振兴特定产业临时法案》,提出了“将国内汽车制造厂家改组为三大集团”的方针,在日本产业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当时 日本国产车的开发、产品性能、价格都无法与国外汽车行业相比,因此日本业界部分人士强烈主张通过集团化来增强日本汽车 工业的竞争力。

  日本通产省“三大集团”的设想是,将当时的8家汽车制造厂分别组建成大批量生产、小型车、特种车三个生产集团 ,同时禁止其他企业再进入汽车行业。

  但是,这个设想遇到了阻力。比如法律障碍。战后,日本颁布了《独占禁止法》(相当于美国的反垄断法),鼓励正 当竞争,避免某个行业为一个企业所垄断,并促进产业国际化。通产省的三个集团计划,限制汽车工业准入的法案最终没有通 过。

  一开始便坚持自主研发的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也极力反对这一法案的通过。“有的人甚至认为,正是由于19 63年‘特振法’的被废弃,才有汽车产业的繁荣。”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指出。

  “这与国内汽车工业的合资企业垄断,实施严格的行业保护不一样,与外资合资的国有企业的技术革新动力是比较弱 的,领导者业绩考核制度和任用制度并不利于技术创新,负责人升迁依靠的是短期业绩,一旦升迁,企业决策、思路、管理方 法也缺乏连续性。”日本株式会社现代文化研究所第1研究本部主任研究员吴保宁对本刊记者说。

  本田公司进入汽车产业是与政府政策相违背的,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恶化汽车产业的发展状态,为此日本经济也被称 为“民间企业发展与官僚干预之间相抗衡的经济体制”。“体制的不一样,使得日本汽车能够很快地走过仿制之路。”吴说。

  政策保护下的脆弱性

  2002年被称为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一个标志性年份,2004年,北京汽车上牌量为40万辆,上海为25 万辆,广州为18万辆。三大城市开始出现大堵车,北京更被称为“首都心肌梗阻”。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的时代已然到来, 至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但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并不容人乐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发 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显示,加入WTO5年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提高了40%,但仍不及国 际水平的一半。假设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大值为100分,那么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值则为47.63 。

  多年来政策保护下的大型汽车集团最终并没有培育出真正具有影响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世界500强。一方面是合资 企业的政策优惠对民营汽车业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一方面是多达100多家的汽车厂商所存在的“产能过剩”,行政规划大包 揽和缺乏退出机制的恶果已经初步呈现。

  而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在其汽车的起步期,虽然政府也采取了高额补贴、特别折旧和技术引进、关税保护等措 施,扶持国内的大型汽车集团,但在60年代后,这些政策已经逐步减少,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也在60年代后期逐步放开。

  日本政府更多的是制定严格的汽车排气和安全标准等多项技术进步政策,通过优惠税制政策和汽车消费政策,以提升 国内汽车业的技术升级。

  中国于2004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亦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发展新型燃料、汽车电力、混 合动力、节油和再生材料利用等技术与产品,但至目前,关于燃油税、汽车购置差别税率等具体政策尚未见出台,“政策”看 起来更多体现了各大厂商之间的利益博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南风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