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0:12  人民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 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实施工程作出部 署。实施这一工程,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 要保证。2004年4月27日至28日,中央召开工程工作会议,标志工程正式启动。主要任务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 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具体有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二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三是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 基础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四是编写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 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重点学科教材,形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五是建设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围绕工程确定的任务,组建24个主要课题组与基地课题组,确定课题组首席专家和主要成 员。成立工程咨询委员会。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提出要精心组织编写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2005年5月11日,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 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一级学科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根据中央实施工程的战 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全面开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工作。2005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 义研究院成立。工程实施三年来,先后召开70多次较大规模的研讨会,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800多篇重点理论文章,为党 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及《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理 论学习提供重要辅导材料;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点著作译文进行重新编译和修订,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 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的译文审核和编译工作基本完成;确定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 二级学科已经确立;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已进入初稿撰写和修改阶段,第二、三批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编写规划已经启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教材的编写工作已完成并陆续出版;各课题组已形成阶 段性研究成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