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家:危机来了,机遇也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2:23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刘 静

  格林斯潘掌管美联储18年多,在经济市场呼风唤雨,然而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老人也只能用一句“我错了”来承认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确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陷,全世界的目光都已集中在了这场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中。

  那么站在第一线的企业家以及他们的企业又将何去何从,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早在年中就抛出了自己的“过冬论”,冬天真的来了吗?对于一些企业,是不是冬天还未为可知,而对另一些企业来说冬天早已逼近,并且成为了过不去的坎,当然还有一些企业面临即将到来的冬天,正在调整企业格局,准备冬眠,以迎接下一个产业爆发点。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再度出击

  虽然资金紧张、劳动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重压在肩,但国家宏观经济面长期向好以及拉动国内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增强着中小企业家们的信心。

  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有力措施,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及时雨”。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信心“拐点”正在一些企业出现。绍兴新乐纺织有限公司原本要生产颇受外国客商欢迎的休闲商务装面料,计划今年投资购入大提花机设备,然而严峻的宏观形势让企业一直犹豫不决。“我刚刚从电视中看到国家出台这十项政策的新闻,兴奋得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信心一下子足了!”董事长王明煜说,“我准备赶快召开公司高层开会,研究上新生产设备的事,同时根据国家关于鼓励企业重组的政策,对本地一些印染企业进行兼并,重新开拓市场。”

  而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也欣喜地表示:“我们的会员都乐开了花。这是今年以来中央支持企业力度最大的一个利好政策,体现了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国家保证经济增长的力度加大,温州的企业家很兴奋。今天上午,我这里来了好几批企业家,商议下一步的发展问题,来电话询问的更多。前一阵他们还信心不足,愁眉苦脸,现在都信心十足。”促进会直接会员有1000多家,间接会员7000多家,都是中小企业。

  面临危机,政府的扶持政策无疑是一剂良药。“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确,当前经济形势下,信心是企业最需要的“流动资金”。但是对于政策,不少企业也向政府提出,对有一定基础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放宽政策,给予信贷支持。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一企一策,该救则救,该弃则弃,而不能“一剂药方治百病”。

  在广州,珠三角企业倒闭潮仍然持续不断,广东省外经贸委表示,之前对东莞的有关扶持政策将可能在珠三角提早推开,扶持政策的本质是放宽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限制,目的在于使中小企业能获得融资。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融资并不是无成本的。中小企业要获得融资必须提供担保,并且事实上在有担保的情况下,目前也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但往往最需要贷款的企业又很难提供有效的担保。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而在其他的融资渠道匮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就陷入了资金困境。

  因此广州的部分企业家提出即便是财政出资扶持,也必须注意扶持的效率问题。有专家提出,可以考虑放宽融资渠道的方式有多种,不必将眼光只盯着财政支出这块。东莞亦不妨试点产业投资基金、允许企业股权买卖、大力推进风险投资、以及将现行的小额贷款公司或村镇银行的门槛大幅度降低等多种融资渠道。这种做法,一来可以调动民间资本进入融资供给者的行列;二来不同资本提供者之间的竞争也有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对地方政府来说,又不必背负负担,是可行之选。

  兼并收购,大企业迅速走强

  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滑坡正席卷全球,欧美地区从银行大规模融入资金的成本则水涨船高,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步步逼近。而机会恰在危机最严峻的时候显露出来,对于少量资金充裕的企业,华尔街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并购良机。

  中国银行表示有意收购陷入经营危机的英国金融集团哈里法克斯银行(HBOS),目前双方的谈判限于投资基金等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保险业也开始注意到海外投资机会。国内最大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刘乐飞日前表示,未来两年国内股票市场将处于调整期,中国人寿将积极争取海外投资机会。事实上,除了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兼并收购也在大规模展开。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于近日表示,金融危机正好给了北汽集团机会。在金融危机中,北汽集团可能从单纯的收购弱势企业转向和强者牵手的新发展阶段。

  目前北汽集团正在考虑如何走新的发展模式。徐和谊指出,“金融危机之前,北汽集团主要走小规模兼并重组,收购弱势企业的发展模式。但金融危机之后,或许北汽集团可以走一条联合发展之路。在高增长时期,一些质量比较好的集团可能不会和北汽集团合作。但在金融危机之后,谈判的成本可能会降低,双方有可能牵手共同发展。”

  相对于北汽集团仍处于挑选阶段,江苏天工集团则已经“重拳出击”。集团董事长朱小坤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半年,天工的美国订单开始减少,但同时德国方面的订单有所增加,因此企业整体运营受影响不大。今后一段时间,在市场销售上,天工同样面临挑战,但同时也机遇并存。

  今年天工就以270万英镑收购了一家有着150年以上历史的英国著名工具生产企业。接下去,天工还将收购同样有着150年历史的美国工具品牌企业,原收购价3500万美金,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现收购价为2000万美金。朱小坤表示,把中国的品牌做到世界不容易,天工曾在美国花费千万尝试打造自己的品牌,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天工集团却事半功倍,收购行动进一步开拓了欧洲和美国市场。

  在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看来,危机下的失业问题、货币问题都将是中国企业的机遇。“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并购机会。对于很多有钱的企业来说,这个时候参股或买公司会显得很便宜,如果需要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就可以并购缺少资金但有技术的公司。”

  但相比于并购的速度,翰威特咨询公司企业并购咨询全球业务总监Piotr Bednarczuk则指出,现在速度虽然是最关键的,“但是,我们不赞成中国企业因为海外资产便宜就蠢蠢欲动,绝不能因为对方便宜就买,要保证收购目标能够对未来战略发展有贡献,并购不是为了做收藏家。”

  并购企业需要确立并购流程,并在内部建立一个精英团队,包括人力资源、法律、财务等专业人士,同时,被并购企业也应该有这么一个团队,两者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将对并购的成功以及满足未来战略发展需要非常有利。如何建立这样的流程和团队是很多中国企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找准定位,企业敏锐觅良机

  在国内最大的玩具销售地义乌,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很早就编制了《义乌市玩具产业战略发展规划》,2007年成型,涉及战略合作伙伴规划、研发中心规划、品牌化推进规划、产业链整合规划和资本运作规划等,今年开始实施,这使义乌的玩具产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胸中有数、底盘更稳。

  不久前,广东玩具业出现了“合俊事件”。中国最大玩具加工厂—合俊玩具厂倒闭,让玩具业界一阵恐慌,然而在义乌的玩具商眼中,“合俊事件”反而增强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并使他们找到了新的商机。

  据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童元智介绍,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场玩具销售也出现下滑,1月-7月销售额下降了20%多,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购买力下降。不过协会也敏锐地发现,同时间国内玩具市场却在扩大。

  针对这种苗头,一些过去专注于出口欧美市场的玩具企业开始把目光盯向国内市场,协会也针对国内玩具连锁专卖店体系缺失的现状,制定了新的内销形式战略规划。还有一些企业则把扩大客源的目光投向了俄罗斯、中东等国外新兴市场,有的厂家为适应当地的文化和消费心理,开始调整玩具上的图案、颜色,玩具上的文字也开始出现俄文与阿拉伯文。8月份之后,随着俄罗斯、印度等国采购高峰的到来以及圣诞节临近,新兴市场玩具出口出现反弹。对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美市场订单减少带来的损失。

  即使提前做了准备,但是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企业家们仍然要拿出应对的方法。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汪建国的答案是“找”,“找准定位,寻找机会”。

  找准定位也意味着作出保留和放弃的决策。汪建国喜欢用一个故事来说明:想抓住活的猴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瓶子里面放一颗枣,猴子将爪子伸进瓶子当中,握住枣,手臂就被套牢了。对于猴子而言,只要放下枣就能逃离瓶子的束缚。但猴子往往不会作出这个决策,于是就被抓住了。

  于是很多企业敏锐地嗅探着市场的动态,看到机会便脱缰而出,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萎缩,江苏飞达集团积极改变营销方式,从代理经销转变为直销,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金融危机带来全球铁矿石市场萎缩,铁矿石进口价格连连下挫,飞达抓住了这一机遇,与国际矿石供应商达成了长期合作。飞达看好南美和东南亚市场,通过在外设立分公司,拓展市场。在中国市场上,看到湖北、山东等钢铁产能过剩的省份出现了很多好的收购机会,飞达正密切关注,谨慎选择,意欲扩展企业。

  “这次危机会给我们留下非常大的财富,全球范围政治和经济格局会彻底变化,西方会把中国当成平等伙伴交流,中国的声音和地位将同以往不一样;中国经济会重新洗牌,发展结构会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出口占了相当大比例,今后可能会转为内需;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会发生变化,每个行业的排序也会发生变化。”谈及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上海复兴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梁信军谈出了自己深刻的认识。也许思想上的经验与教训,才是金融危机给予中国企业最大的收获。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