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勇安家30年的房子变迁录

  文/李凡

  背景:

  从1978年到2008年,弹指一挥间,历史走过整整30个年头。随着中国政策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从当初的 “三大件”到如今的奢侈品、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小平房到大社区,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世界瞩 目的巨大成就。

  人们身边的很多东西已经被替代,甚至是被淘汰。但是,“房子”——这个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却始终如一地是人 们关注的焦点,这也应验了中国人安身才能立命的传统。

  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天通苑小区,高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四周绿化带平坦宽阔,小区环境优美。秋天的阳光洒 落在院中休息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身上,呈现出一幅和谐美满的画面。高勇安的家,就在这个小区西区的一栋楼房内。

  2002年,高勇安花费57万元买了这套三室一厅两卫的经济适用房,总面积达到了200平方米,仅客厅就有6 0平方米。谈起这套房子,高勇安感慨万分地说:“这套房子,面积很大,很舒适,而且位置比较好,是朝北方向的,空气质 量好。有时候,我们老两口还会在客厅里支起乒乓球桌子,打乒乓球。在这么大的空间里活动,心里感觉非常愉快。”

  阳光通过宽大的落地窗纱幔,斑斑点点地洒满客厅的每一个角落,也照在高勇安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脸上。高勇安从 心里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实行的房改好政策。

  70年代:居者“忧”其屋

  1978年,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仅4.2平方米。那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 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上,没有更多的财力建设更多的住宅。那时,居者“忧” 其屋。

  说起改革开放给北京人住房带来的变化,高勇安的话匣子一下子便打开了。他告诉笔者:“我亲身经历了这种翻天覆 地的变化。”

  1978年以前,是居者“忧”其屋。进入上世纪70年代,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高积累,低消费”, 住房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除了极少数“单元楼”,大多数楼房是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简易楼、筒 子楼。

  高勇安就住在这样的筒子楼。

  回忆起当时筒子楼的情况,高勇安至今难忘:“当时我们的筒子楼就是一层有16~17间房屋,是最早的老农业大 学宿舍和单身宿舍改的,一家住一间房子,五六家共用一个厨房,半个筒子楼合用一个男女厕所,条件是相当艰苦的。现在一 般的楼房再简易也会有卫生间、洗漱间、厨房,那时的筒子楼没有这些,只是一个栖身的地方,当时觉得有房住就已经很不错 了。”

  当时的电影《混在北京》讲述的是北京一座普通的筒子楼里住着向导出版社的职工,他们都是分配来的大学生或研究 生。经过几年的生活,他们组合、演变成了一个个小家庭。可以说筒子楼的生活环境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有 欢笑,也有烦恼。

  “那时候每到下班的时候我们都非常高兴,连蹦带跳,连唱带闹地在厨房里做饭,你家做芹菜,我家做萝卜,那家做 鱼;你尝尝我做的,我尝尝你做的,只要有一家人做饭那就是香飘万里,家家都能闻到。”高勇安津津有味地回忆着当时生活 在筒子楼的情形,“那会的氛围特别好,所以,生活特别和谐,很热闹,而且觉得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很好。现在的楼房,家 家户户每到下班,门一关起来,谁也不和谁交流,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感觉了。”

  高勇安稍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那会最紧张最尴尬的时候就是早晨上班的时候,大家都抢着上厕所,在过道上 ,柜子、洗脸盆什么的杂物放的哪都是。我们开玩笑说,那叫翻山越岭,那会儿就算是苦中作乐吧,但是也挺开心的。”

  1978年,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仅4.2平方米。那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 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上,没有更多的财力建设更多的住宅。70年代末,城市 人口快速增长,而国家在城市住房上的投入总额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

  80年代:福利房占主导地位

  80年代,新住房时代开始了,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一方面“福利房”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 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

  在这个年代,高勇安住进了自己所在机械局自建的福利房里。“当时国家没有那么大资金投入,当时的口号就是各个 单位筹资。我们是机械局,那就由我们各个厂方、企业来筹资、选地,然后,建造职工宿舍,建好了之后要论资排辈,这样, 我们住进了单位的福利房里。”

  高勇安觉得福利房还是有它的好处,不用一次性大的投入,因为产权是国家的,只是负担一定的房租,还有一些卫生 费,连取暖费当时都是国家供给的。

  实际上,80年代新住房时代已经开始了。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一方面“福利房”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 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

  80年代中期,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这意味着“新住房时代”正式开始。“福利房”占主导地位,福 利分房依据的是在单位的工龄、职称,还有工作年限以及是否是双职工等综合评分。“想分房要论资排辈。”所有人都期盼着 单位分房能尽快轮到自己,单位是否给分房子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和生存质量。

  进入90年代,高勇安住进了建国以来北京的第一批危改房,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高勇安向笔者解释危改房的定 义,他说:“危改的概念就是政府认为原来一些老旧的房屋,那些没有修理价值的小区,这样的地方由政府投入,把平房拆掉 后改建成楼房。在拆迁的时候,我们住在外面一段时间后,再回来后,住改造好的危改房。”

  当时高勇安搬进了位于现在宣武区的里仁街小区里,高勇安告诉笔者,刚搬进来的几天里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当时 心情特别激动,因为危改提出第一批建房的就是我们里仁街小区,住进去的时候,一看墙是白的,地是水泥的,跟过去自己住 的筒子楼大不一样,连卫生间是什么样的,都没有概念”,因为这个时期的房子已经有独立的厕所和卫生间。

  高勇安花了20000多元买下了这套67平方米的危改房。对于当时危改房的房价,高勇安也是觉得可以接受的, 他说:“危改以后叫国家的优价房,房价是每平方米425元,当时叫优惠价购房。当时的那个房产证还没有完全演变成产权 证,后来形成了商品房的流通以后,又追加了一个政策,就是让我们补齐土地出让金。我们交了7%的土地出让金后,拿到了 北京市房地产局给的正式的房产证。”

  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相比,高勇安感觉到住房条件得到了实在的提高。对于政府的这个危改房的政策,也不是 所有人都愿意买这样相对大的房子,高勇安身边就有这样的人。

  谈到这里,高勇安皱起了眉头,觉得不可思议:“我身边有的人就不买这样的房子,我们的一个邻居肖大夫,国家当 时分给他两套房子,可他当时就觉得要两套房子房租多贵啊。他就不买,最后就要了一套,他觉得面积大就要多交钱。现在一 想太不可思议了,现在,里仁街的房子每平方米将近17000元呢。”

  90年代末:经济适用房应运而生

  30年前的1978年,北京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只有4.55平方米,30年后的今天,北京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已经达到20.75平方米。30年的光阴,面积增加了3倍多。

  1998年,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中国房改开始了从福利到货币 的实质性一步,同时,考虑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困难,同年,国务院下发的23号文件中,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中 心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体系确定为基本方向。规定经济适用房要覆盖到60%~70%的城市人口。随后,北京市落实国务院的 通知出台了《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至此,北京市的福利分房制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许多人的住房轨迹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朱基总理在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准备要出台新的政策,就是停止福利分房, 一律改成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

  高勇安一家也在这个时期计划并购买了现在天通苑的这套房子。提起这套经济适用房,高勇安还沉浸在当时购买这套 房子的情景里:“当时买这套房子的时候,我正在售楼处登记,正好碰到原来我们厂子里的同事也正在买天通苑的房子,他买 了一套140平方米的。过了几天等我去厂里再一打听,您猜怎么着?我们厂里有好多同事都因拆迁而在天通苑买了经济适用 房。”

  对于经济适用房,当时也有不少人采取观望的态度,多数原因是因为经济适用房的位置偏远。高勇安回忆道:“现在 回想起来,当初谁坚决买经济适用房,谁就最有眼光。当时有很多观望的人,就是因为经济适用房的位置偏远,一般都在五环 以外。因为那时的优价房还没有完全切断,有的单位还可以给房,所以,有些人犹豫不决,不太看好经济适用房。”

  现在的天通苑小区人口已经非常密集了,周边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发展成熟,交通、医疗、教育、管理、文化建 设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改革开放30年,北京住房环境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对这个问题,高勇安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最大 的一个变化就是人们心理观念的转变,“原来叫国有观念、公有观念,改革开放以后,承认房屋私有化,可以领产权,可以购 买,可以交换,这样就把住房制度带活了。原来都是靠分配,大家都等着分房子住,产权私有化以后,你可以筹资、引资、集 资,各种渠道都可以建房,多了许多建房渠道,老百姓买房也会有很多的选择。这些变化都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们住房带来 的好处”。

  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人们不应该忽略那些“北漂”一族,北京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外地进京工作的人们,他们 同样成就了北京的发展与繁荣。外地人在北京买房,为的是让自己有个安身之处,高勇安身边也有一些外地的朋友,他们也都 在北京买了自己的房子。

  “我有几个做生意的外地朋友,最早在北京租房,之后是买房,现在也一样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他们对北京的这 些开放政策非常满意。”高勇安告诉笔者。

  走出高勇安的家时,已是万家灯火。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小区更显格外美丽。从每家窗户透出来的灯光,也显得格外 温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老百姓从中真正得到了好处:房子变大了,环境变好了,人们安居乐业。

  据统计,2000年北京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6.6平方米。2001年,该数字变为17.61平方米。20 02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8.2平方米。2003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是18.7平方米。2004年,人均住房使 用面积是19.1平方米。2005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9.5平方米。2006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0.06 平方米。

  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到2007年,北京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已达20.75平方米。也就是说,近五年来 ,北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长3.1%。2007年比三十年前的1978年翻了两番还多。

  家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居住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30年 来,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本文与中国经济网联动)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8年12月上半月刊)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法律与生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