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权力制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0:34  人民网

  权力制约人类社会基于对权力特性以及人类本性的深刻洞察而自觉建立起来的一种对于权力的特定限定和约束关系 。即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形成的特定限制与约束关系,以使权力的运用真正符合人类社 会的目的。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一般表现出制约性、等级性、扩张性和工具性等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特征,使得它具有为权 力主体谋取利益的独特优势,拥有权力就拥有了使权力客体的意志和行为服从、服务于主体利益实现过程的力量。在人类生活 中必须大力倡导对权力进行制约的理念,并相应辅之以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方式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权力制约的模式主要 有权力模式、权利模式、法律模式、制度模式和道德模式等。权力制约的思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有了萌芽,最早由英国洛克(J ohnLocke,1632—1704)提出,由法国孟德斯鸠(CharlesLouisdeSecondatMon tesquieu,1689—1755)最终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权力制约的典型模式是三权分立,即国家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相互约束和制衡,美国是三权分立最为典型的国家。在权力制约方面,马克思主义反对西方的三权分立 而主张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认为资产阶级鼓吹“三权分立”,是为了跟封建君主争夺统治权,其实质是社会阶级分权。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如果仅仅在权力运行的表面上来探寻权力间的相互制约,那么,这 种细枝末节上的争论会使人们忘记了权力的本质和根本来源,最终使权力制约的问题成了不同权力执掌者们之间的权术和“游 戏”,而权力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马克思主义者不愿空谈所谓三权分立的权力制约的问题,而 是谋求现实的权力监督途径。认为只有人民群众实现了权力的监督,才是真正有效的制约,否则永远都无法找到权力制约的有 效途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 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