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体制是造成校园暴力横行的主要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09:50  法制与新闻

  家 庭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几桩校园惨案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蛛丝马迹,浙江的丁某父母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山西的李某父母之间关系不好,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尽管从这些有限的背景资料中,我们不能断定家庭因素是造成他们“磨刀霍霍向老师”的主要原因,但家庭中不和谐的气氛肯定是造成这些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郑晓华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包括: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棍棒式的教育)。孩子们在家庭中得不到理解、关爱与尊重,会产生压抑、焦虑和偏执心理,透过“有色眼镜”观察周围的一切事务,形成“攻击型人格”。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的马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在不和谐的父母关系以及家庭暴力等因素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此类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尚未有着清晰辨别力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一种不正常的方式释放,这种方式往往充满着野蛮与暴力。”有研究表明,在暴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发生自杀以及产生暴力倾向的概率均要高于正常家庭,并且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冷酷及暴躁等不良性格。

  “现在的人们普遍感觉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得不到缓解,于是有人会把这种情绪带进自己的家庭中去,比如回到家后与自己的配偶吵架,甚至拿孩子出气,这样的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马教授这样告诉记者。的确如此,快节奏的工作让很多人甚至连顿准时饭都吃不上,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处理不当,这种情绪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所以,不是只有诸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与父母酗酒之类的因素才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影响。

  另外,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一些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结果不少孩子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娇纵的性格。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现在一些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与他人相处时吃亏,就教导孩子说:“别人打你你就还手,千万不要任由人家欺负。”还有的家长干脆对孩子说:“如果有同学欺负你,不要怕,告诉爸爸,爸爸去揍他。”听到家长的这些话,记者感到十分无奈,看来以牙还牙和以暴制暴已经成为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最直接的办法了。因此,马教授认为:“溺爱和不良的教育方式都是孩子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正是由于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纵容,才造成孩子缺乏忍耐力和自我约束力的性格,进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语言或行为,最终以行为或者语言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社 会

  目前,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转型期,作为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价值观最容易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随着电影、电视与网络等各类媒体开放的尺度越来越大,暴力和色情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青少年面临的诱惑也就越来越多。然而,此时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尚未完全成形,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很欠缺。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峰峰,当记者问到他长大后的理想时,峰峰的回答让记者目瞪口呆。“我长大了要做杀手,不仅功夫了得,而且挣钱特别多。”当记者询问峰峰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时,峰峰有点天真地说:“我看很多香港电视剧里面的杀手特别酷,功夫高强,会使用各种武器,想杀谁就杀谁,别人也不敢欺负他们,而且帮别人杀人还有很高的报酬,我觉得这个工作很好。”听到峰峰的这番话,记者除了震惊,剩下的就只有悲哀。男孩想做杀手,那么女孩呢?几年前风靡中国的一部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此片上映后刮起了一阵野蛮风,使得很多女孩都争相模仿剧中女主角对别人拳打脚踢的画面。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某高中的5位女生,她们都表示自己很喜欢看这部电影,她们对剧中既美丽又野蛮的女主角非常崇拜。“做她这样类型的女孩是很讨人喜欢的,她拳打脚踢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很有型,就算把人打得面目全非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因为她很美丽,身边的人都会迁就她。”一位接受采访的女生如是说。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王教授认为:“目前,社会上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已经混淆了是非以及善恶、美丑的界限,比如影视剧中宣扬的暴力美学,过分渲染杀人和枪战的暴力场景,以及透过故事所宣扬的以暴制暴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这些,对于辨别能力较强的成年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就是个非常严重且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容易让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对暴力行为的认可。”“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趋白热化,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矛盾相对频繁。求学阶段的学生,与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朝夕相处,产生矛盾也在所难免。如果此时学生受到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发潜意识中的暴力情结,以致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比如殴打同学或伤害老师。”王教授接着分析道。

  影视剧中的暴力场景只是影响学生的一方面,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身陷其中。目前网络流行的游戏如反恐精英(CS)、热血传奇等都带有明显的暴力色彩,制作这些游戏的商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玩家的感观刺激。迪迪(化名)是网络游戏的忠实玩家,他告诉记者:“通过玩CS,我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可以不受约束地拿起枪到处扫射,而且击中对方头部后迸溅出来的鲜血和脑浆非常逼真。”迪迪不是个特例。现在的网吧里到处充斥着打杀声。“爆他的头”、“宰了他,装备就是我们的了。”这是玩家在呼喊自己的伙伴向对方发起攻击。令人担忧的是,沉浸在这类游戏里的往往是未成年人。

  眼下,我国无论是对影视剧还是网络,针对暴力和色情的监管都显得力不从心。据了解,我国电影和电视都还没有推行像国外那样的分级制度,所以在电影院售票的时候无法对孩子观影进行控制。而看什么内容的电视节目,就更是任由其取,家长也是无所适从。至于网络,那就更是一个任意驰聘的空间,监管更加困难,虽然政府三令五申,规定网吧不能接待未成年人,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挣昧心钱的仍大有人在。

  除了影视剧和网络,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每天都在腐蚀着孩子们尚未长成的身心。所以,社会问题才是解决“校园暴力”的最难点。

  体 制

  中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高过自己的父母。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惧怕自己的父母,但是对老师却有一份特殊的尊重甚至惧怕。正是因为这个传统,长时间以来老师在学校内有着绝对的权威。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解决,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了也要找老师解决,所以传统意义上老师不仅肩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在孩子们的“小社会”中老师还是一个仲裁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持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老师作为“公共秩序维持者”的意识逐渐淡薄,其作用也逐渐被弱化,在某些学校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被颠覆。其中原因很多,没有人能够完全说得清楚。但是,一个非常清楚的现实是,校园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规则的“小社会”,在一些学校里,暴力似乎可以解决一切,以强凌弱成为时尚,多数学生或沦为看客,或充当了“施暴者”的帮凶。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看得都特别重,作为老师根本就不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甚至大声呵斥都是被禁止的,而且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有人说,是利益让老师逐渐放弃了“公共秩序”维持者的身份,反正评价老师的成绩是根据升学率来的,那何不把精力放在那些有希望的学生身上,至于那些没希望的人,何必再浪费时间去管他们。更有分析人士认为,是社会让老师不敢再充当“公共秩序”维持者的角色。虽说校园是一个小社会,但是它与外边的大社会紧密相连,小社会里的种种事情几乎都会受到来自外面大社会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有钱人的孩子在学校内猖狂至极却无人敢管的原因。希望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人能够把这千丝万缕的联系理清楚,但是有人却认为与其理清楚学校、老师、社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倒不如找到造成这些复杂关系的根源。

  “归根结底,教育体制才是造成‘校园暴力’横行的主要原因。因为无论是老师的错误、学校的不作为,还是家长的错误引导方式,甚至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都可以归结到教育体制。”网友“教书育人”(网名)在国内某著名论坛发表了这样的观点。虽然结论有些武断,但是赞同者颇多。此类观点的核心是,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最终决定谁能进大学,谁能进好大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换句话说,即便某个学生的品德再好,也不可能获得加分,决定他命运的只有分数。而评价老师和学校的好坏时,似乎也从来没有人关心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有多善良,有多么好的品德。俗话说,“教书育人”,其内涵是,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但是长久以来,这个观点早已为社会所忽视,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对于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后者都不是很感兴趣。

  所以,改革教育体制,冲破分数一统天下的局面,才能让素质教育真正回归本位。而且,这还会让包括学校、老师及家长在内的整个社会都摆正对教育的看法,不仅重视知识的增长,更加看重对品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缺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回归本源。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