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中关系委员会前主席:构建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07:40  经济观察报

  最重要的事件

  经济观察报:明年的1月1日是中美正式建交三十周年,你如何看待这一关系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

  兰普顿(美中关系委员会前主席):首先,我想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可能是20世纪下半期人类历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最积极的事件。当然从美国的角度看,苏联的倾覆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从积极发展的角度看的话,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可能是更重要的事件。而在21世纪,这一正常关系将产生其最大的积极回报,因为,目前世界所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当然需要许多角色的合作,但大多数重大问题没有中美合作是无法解决的。像全球变暖、稳定世界经济、应对传染性疾病、应对其他全球污染等问题,都需要各国的合作,而正因为我们两国的关系正常化了,这样的合作才是可能的。而且这一合作有一些立竿见影的好处,如果中国被牵制在一场与美国的冲突中,中国将无法实施集中力量发展国内建设的策略。如果美国不得不把中国当作一个巨大的安全威胁来担心,那么我们显然也无法集中精力处理我们国内的问题。因此我相信,两国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美国的发展都很有利,对于整个世界也是积极的,而且为两国在21世纪的有效合作搭建了一个舞台。

  经济观察报:中美关系在过去三十年发展不错,但是中国人也经常说,中美关系有高潮也有低谷,你认为这一状况将在未来继续吗?

  兰普顿:是的,当然。任何关系,比如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是这样,大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尤其是像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陆型国家,总是会有较好的时期,也有不那么愉快的时期。我们两国当然有许多的共同利益,但我们也不时地会有利益分歧。中美两国有许多共同的价值观,比如两国人都看重家庭、教育、勤奋工作和经济繁荣,但我们确实也有一些不同的社会价值,而那是会造成某种冲突的。所以我想这种有波动的关系将会继续下去,也许是永远继续下去,但高潮不一定会那么高,而低谷也不一定会那么低。要是觉得我们也许可以摆脱这种波动的模式,那是不切实际的,但也许我们可以让这种波动不那么猛烈。

  经济观察报:你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共同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你觉得两国的相似性还表现在何处?

  兰普顿:我的意思是中美有许多类似之处和可以调和的利益。我认为利益是国家间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让我给你举一个例子——能源。当然美国石油公司和中国的中海油、中石化等公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商业竞争,但事实是中美两国都是石油进口国,而且不久之后,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比例将和美国外来石油占总需求的比例相同。因此,我们会受到石油生产国的“挟制”,这就意味着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来实行合作,以确保石油供应源源不断,不被打断。我们都能从廉价石油而非高价石油中得益,而且我们有共同的利益来合作发展新能源,以让我们都不像现在这样,如此地依赖世界上那些不太可靠的地区。所以,在这个例子里,重要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价值观,而是我们拥有一致的利益。而且我们在许多其他领域都有一致的利益,比如现在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如果海平面上升,中国的许多土地将会沉到海水之下,美国也一样,所以我们有共同的利益来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我们的利益不一定是相同的,比如两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同样的问题,但基本上我们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共同的利益。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办法来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合作,并搁置一些利益分歧。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过去三十年间中美关系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力量结构吗?

  兰普顿:是的。当苏联倾覆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认为世界进入了“一超多强”时代,美国则称这段时期为“单极时刻”,这些都是表达同一意思的不同名称。但我认为世界正在走向一种许多力量中心并存的局面。当然,发展最快的力量中心之一就是中国,这表现为中国占全球GDP份额的增加,表现为全世界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将宇航员送入了太空,还表现为中国正在从一个接受外援的国家变成一个提供外援的国家。中国现在还正在出口文化产品,例如孔子学院等,中国的软力量在增强。所以,我们也许可以争论中国目前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大国,但我们不可否认,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或者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的力量不可小视。也许我们还不能说各个大国已经平起平坐了,但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向多个力量中心并存的局面,而中国目前正是世界这些增长中的力量中心的一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经济观察报系列报道:

  专访前驻美大使李道豫:改革开放是外交强大基础

  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遏制中国毫无意义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中美是天然盟友

  美助理国务卿:中国崛起并非建立在美国衰退之上

  专访哈佛大学专家:中国仍需要向日本学习

  中美三十年:如何重寻黄金年代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