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永年:中国须建内需型消费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09:26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不管是应付经济危机,还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都必须建立一个消费社会。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中国,也遭遇了经济减速的困境:股市、楼市低迷,大量工厂倒闭,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群体性危机事件频发。

  显而易见,危机开始初露端倪,并且这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开始向社会层面蔓延。笔者认为,要化解当前中国的经济困境,单纯的经济手段已经不能“万金油”,社会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全面建设一个内需型的消费社会。 

  出口导向型已走到尽头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缺乏资本,引进外资走对外开放之路,是必然的选择。可以说,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发展完全是一条外向型发展的路子。从本质上说,外向型经济是为海外市场服务的经济,而非为国内市场服务的经济。

  由此导致的负面因素非常多。首先是中国受制于外国市场,中国因此成为了“脆弱的经济大国”,尽管经济总量很大,但只要国外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自身就要受到严重影响。经济上受制导致战略上受制。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对中国施加影响,是因为中国高度依赖它们的市场,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目前高达60%,而西方国家一般处于20%的水平。对外依存度高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陆型的经济体,中国跟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完全依靠出口贸易的小经济体不一样,按理说,大陆型经济体对付外在危机的能力最强,然而中国经济发展深受亚洲四小龙模式的影响,在应对外部危机上,完全失去了大陆型经济体的优势。

  出口导向型经济还导致国内收入分配不平衡。因为中国经济是为海外市场服务,所以没有动力去改善国内的经济结构,培植国内的消费市场。因此,过去三十年来,中国政府的税收越来越多,但社会收入分配却越拉越大,这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的。

  内需型消费社会是出路

  此次席卷全球并持续已久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敲响了警钟。整个海外市场都面临需求萎缩,中国出口遭遇寒冬。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扩大内需,建设消费型社会。

  要达到建设消费型社会的目标,有关方面也许有必要重新考虑四万亿的投资。如果把这些钱转向全面建设中国的消费社会,那中国就有可能真正成长为一个经济强国。

  有人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也企图通过扩大内需和投资公共设施摆脱困境,当时扩大内需实际上没有成功,但中国还是依靠投资公共设施摆脱了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之所以走通了,是因为危机只发生在亚洲,西方等市场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的出口在短暂停顿后又马上增长起来了。而现在的问题是,西方已经没有需求了,整个海外市场需求都在下降。

  而目前大部分投资于公共设施的四万亿,在大机械化建设条件下,能解决多少工作岗位?能让老百姓增长多少收入?答案是十分有限的。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一是投资,一是消费。建设消费型社会,不仅是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出路,还要为以后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内需型 消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