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沈阳市长李英杰作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6:24  沈阳网-沈阳日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沈阳振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经受住承办奥足赛事的特殊考验,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0亿元,增长27%,总量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00亿元,增长22%,增幅再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实现60亿美元,增长19%,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90.9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17亿元,增长22%,总量提前两年进入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80亿元,增长3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物价涨幅逐步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从2月份的9.2%回落到12月份的-0.8%,预计全年物价涨幅为4.4%,物价过快上涨得到有效控制。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90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0元,增长18.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继续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节能减排取得实效。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6.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7%,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奥足赛事成功举办。圆满完成火炬传递、赛事组织、接待服务、安全保卫、城市运行等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国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北京奥组委、公安部等方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圆满完成奥足赛事筹办,付出极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努力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坚持以“优化结构年”活动为主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强力推进三大聚集区建设和IT、IC产业发展,促进工业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800亿元,增长23.2%,占全市比重达到46.6%。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和公共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三一重装综采设备成套公司完成组建,重大数控机床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18个典型之一。航空经济区被批准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与中航工业集团、南航集团、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战略合作全面展开。汽车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通用北盛二期竣工投产,华晨宝马二期扩产项目开工建设。IT制造业产值完成270亿元,增长50%。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大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扶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752亿元,增长15%,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到50.4%。推进大中街、太原街、近海国际物流等18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韩国乐天世界、香港嘉里中心、北方新天地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重大项目聚集金廊、开工建设,金融商贸开发区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开发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640亿元,增长25.3%。深入推进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R0110天然气重型燃气轮机研制成功。新增特变电工和中科仪公司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机床、北方交通和沈阳化工研究院被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浑南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带聚集效应凸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90%以上。软件、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增长50%。我市被评为“中国创新能力优秀城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投入“三农”和新农村建设资金86.8亿元,增长18.8%。粮食生产连续三年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35.9亿公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高效特色农业面积45万亩,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57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3家,沈北新区被评为“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1032亿元,增长49%。扎实推进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8个。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华润雪花啤酒、康平电厂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新民包印、辽中铸锻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新增法库陶瓷、苏家屯电力电器、于洪五金等4户百亿产业集群,苏家屯钢管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100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4.9%,县域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改革,组建市水务集团,市煤气总公司与市供暖集团联合重组,对市属大型国有企业资产实行统一监管。奥维通信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支持非公企业做大做强,涌现出远大集团、特变电工、禾丰牧业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非公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开始启动,沈北新区村镇银行已批准开业,全市12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批准筹办,辽中、法库信用担保中心顺利运行。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清理62个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向四县(市)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入使用,土地交易、政府采购等全部进场交易,实行管办分离。积极稳妥实施供暖价格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超千万美元项目80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企业7家;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820个,调入资金405亿元。全面推进地铁集团与港铁公司战略合作。近海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出口总额实现40.5亿美元,增长2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11亿美元,增长2.8倍。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成功举办东北亚发展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

  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持续发展。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县域房地产发展。果断出台活跃房地产市场的25条新政,鼓励住房消费、吸引开发投资、优化服务环境。实行购房补贴、降低交易税费,引导和满足居民合理扩大住房消费需求,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降低首付比例,实行土地分块出让、分期付款、分割办证,减缓征收部分税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36.9%;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20万平方米,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二;商品房均价上涨5.2%。房地产业上缴地方税收74.7亿元,占地方税收比重达到36.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