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农合报销面临监管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02:07  新京报

  冀望新农合解忧

  新农合试点在村卫生室报销,有望解决就近看病问题,也保证村医的“病源”,但如何监管成为新的问题

  马鑫听说的新农合报销试点,得到了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的证实。

  范兵介绍,目前国内新农合报销都限定在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陕西省新农合将加大门诊统筹报销力度,今年开始试点在村卫生室报销门诊费。“我们想明年在全省绝大多数村卫生室开展门诊报销。”

  乡村医生对此充满期盼。

  贺基刚的门诊离镇卫生院只2公里,因只有镇卫生院可以报销门诊费,村民大多不愿就近到卫生室看病。

  村医窦升忠估计,有80%的村民因门诊报销而选择去较远的乡镇卫生院。

  记者调查的20个村医中,都把此试点看做救命稻草。“新农合如果能在村卫生室报销,方便了群众,也能吸引村民就近看病,维持我们基本的病源”。

  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张小平表示,他们注意到了村医的困难,“已和省卫生厅说好了,只要是挂牌希望卫生室的,首先开始试点新农合村级报销”。

  张小平说,他们也注意到目前有一些希望卫生室闲置的情况,他说在今后推进中,首先要确保选好址,选址的村要确保有大夫愿意进驻。他提到,还会通过希望工程的资源,加大对村医的培训,以此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同时还将通过共青团系统,组织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者进入村卫生室进行实践和志愿服务。

  不过,新农合村卫生室报销试点的面积,可能因监管难题而缩水。

  作为基层的政策执行者,子洲县卫生局长张飞国为现实的监管难题而忧虑。

  张飞国说,国内发生过不少县、乡级医疗机构骗取新农合报销费用的事。而村卫生室一般只一个村医,目前还不能进入网络管理,监管难度很大。

  他介绍,目前正在制订方案,预计子洲3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始实施。为避免风险,只打算在县内选4家希望卫生室做试点。

  据介绍,目前计划的监管办法是制定专门的票据;在全县设统一的药品配售中心,控制村医的进药渠道;县新农合办公室也将经常下到村卫生室调阅病历,通过比对进药单据防范造假套取合疗报销费。

  而范兵相信村卫生室造假行为是可控的。他表示,将授权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监管,同时严厉处罚造假行为,一旦发现就吊销行医资格。“我相信村医都会很珍惜自己的执业资格证的”。

  纳入公共医疗的设想

  “村医为政府承担了很多。”范兵认为,国家应花更大力量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方面

  “农村房租本来就很便宜,如果有前景,我们自己也能把诊所搞得亮堂堂的。建起了希望卫生室,没人来看病,还是可能倒闭。”村医贺基刚说。

  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村医对希望卫生室并不领情,“建房子也就是个形象工程”。他说,之所以不肯搬进去,是因“钱没有多少,还要被政府管,免费做这做那”。

  范兵介绍,陕西省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村医每月可享受60元-120元的公共卫生补助。在子洲,这个补助是100元。

  而按陕西省希望卫生室管理办法,入驻希望卫生室的村医要履行的职责有:宣传卫生法规卫生知识,建立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档案、6岁以下儿童免疫接种档案和所辖卫生区域村民的医疗档案;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管理等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负责疫情、出生及死亡和有关卫生信息统计上报;协助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完成上级卫生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等八项职责。

  对于目前卫生室空置的尴尬现实,张国飞决定采取铁腕政策,他称,对已安排入驻希望卫生室的村医,若不去,将“按规定吊销其行医资格证”;2009年将进行乡村医生重新认证,对约70%的老化村医和转行村医,也将吊销执业证。

  “村医为政府承担了很多。”范兵表示理解村医所担职责和他们所获报酬的失衡。他认为国家应花更大力量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方面。

  “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他们的医疗需求更迫切;他们行动能力有限,更需要就近医疗;有知识的人都到城市去了,健康知识的传播更加困难,更需要村医承担这些职责”。在范兵看来,村级医疗建设不能因人口流失而减弱,“相反更应该加强”。

  他认为,政府应加大补助力度,使村医能留在村里,并通过对村医的现代健康知识培训,逐步把他们的主要职能转向公共卫生。

  范兵说,他已向卫生部建议,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卫生补助应平等。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公共卫生补助4元,而农民一分都没有。

  范兵说,陕西省村医人均服务800人,若国家公共卫生补助到位,每个村医每年可获补3200元,加上陕西已补助月均120元,每个村医每年最高可拿到4600多元补助,“我想村医会钟爱这项事业的”。

  范兵介绍,陕西省在试点的希望卫生室将进一步推广之外,政府还计划拿出专项资金,与村医合伙建设村卫生室,同时鼓励条件好点的村集体参与到村卫生室建设。“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办法,使村卫生室回归到村集体,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更好地体现它们的社会公益性。”

  □本报记者 杨万国 陕西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农村 卫生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