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记者 戚永晔
2009年开年,国内收藏界似乎也沾上“牛气”,迎来了一桩大事—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敕岳飞亲笔所写的《 起复诏》手卷,出现在西泠印社秋拍的展会上,并以83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被来自杭州的买家拍得。
这件集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国宝级珍品,正是在杭州岳庙长长的碑廊之东,一直展示着的《起复诏》碑刻的 原形。在清代以前长达700余年的岁月里,它被珍藏在岳庙里,但太平天国之乱让这件宝物遗落江湖,辗转千里。今天,《 起复诏》能够在奔波一个世纪后重归故里,可叹这一段情缘的完满。
虽然有业内人士对这次亮相的《起复诏》的真实性尚存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件充满了大宋气度、十足 “铁划银勾”的作品。宋代君臣孱弱,然而在艺术造诣上却有不少臻于化境的例子。当然,除了天赋、兴趣之外,艺术创作的 环境也是宋代宫廷艺术重要的催化剂。能够让高宗赵构写出《起复诏》这样书法作品的,究竟是怎样的环境?
答案是有着“襟带江湖”美誉的杭州凤凰山、电影《非诚勿扰》里那句“西溪且留下”的真正幕后主角。800多年 前,仓皇南逃的赵构看到了山水精致的凤凰山,立马就忘记了“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把它“留下”于历史的长河里。而 另一头的凤凰山,则成了南宋皇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并与南渡书法结下了不解情缘。
苏轼与蔡京:可惜未竞好湖山
说到凤凰山与书画的渊源,其实早已有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无疑是唐诗里最脍炙人口的篇目,但 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正是唐人崔护在凤凰山的支脉吴山上春游所题。200多年后,苏东坡任杭州知府的时候上吴山,看到 了崔护题刻,不胜感慨,也写下了几句诗,刻在岩壁上,其诗曰:“春风小院却来时,壁间唯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在,凭 君说与春风知……”
据说,两大文豪的题刻,好诗配好字,在当时文艺气息极浓的社会里被众人追捧,一时之间,这里成了游人如织的景 点,起名“感花岩”。虽然后世屡遭损毁,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感花岩题刻已经是明人吴东升的作品,但那种隽永的书画气息却 长相流传。
虽然苏轼崔护的名望很高,但真正开凤凰山与南渡书画情缘风气之先的,却是另一个人—蔡京。没错,就是《水浒传 》里那位祸国殃民、老奸巨滑的太师大人。
历史上的蔡京经历很具有传奇色彩,是个货真价实的“才子”,几岁就能背诵大段书经。蔡京的人品拔尖地低劣,但 是其艺术天赋也拔尖地突出。诗词散文绘画无不精通,特别是书法,水平“无人出其右者”,“冠绝一时”。所谓“宋四家” 苏黄米蔡中的蔡,指的就是他。
蔡京之所以能成为政坛不倒翁,就在于见风使舵,所以能左右逢源。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苏东坡,他可就把事情做反了 。东坡公本是旧党人士,反对新法,新党自然打压。等旧党上台后,他又感觉新法也有合理的地方,不可以全盘否定。结果又 得罪了旧党,再次遭受贬窜。一次,苏学士指着腹部问别人,里面装着什么?有回答学问的,有回答见识的,有回答文章的, 他都摇头。最受宠爱的小妾王朝云回答,装了一肚子的“不合事宜”。学士感慨万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惟朝云也。”
蔡京却不同。
他考中进士时候,正是王安石如日中天,变法革新热火朝天时候,蔡京就成了新党。混到元丰八年神宗归天时候,他 已经进步到权知开封的高位了。
风云突变,没过多久哲宗小皇帝登基,高太皇太后支持旧党领袖司马光重新执政。蔡京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换门庭投 靠威虎山。当时司马光下令,5天内废除“募役法”,恢复“差役法”,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被蔡京做到了。
司马光本想提拔重用蔡京,但旧党集团很讨厌他,根本不愿意接纳这样的新党叛逆,纷纷弹劾指责。众怒难犯,司马 光只好给蔡京安排了个真定府知府当当。
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皇太后驾崩,哲宗当政,新党再度得势,此时蔡京摇身一变,又成了新党成员。帮助 当时的政党领袖章△恢复“募役法”。
但“不倒翁”也有倒的时候,哲宗英年早逝,因为没有定下接班人,所以引发了北宋最后一场宫廷政变,最后由哲宗 的母亲向太后垂帘听政,因为章 得罪了向太后,所以很快就被贬放出去,蔡京的大树轰然倒地。
蔡京父亲蔡准生前官至侍郎,当时就喜欢杭州山水,曾和苏学士泛舟西湖,诗酒唱和。
来到杭州后,蔡京将府第建在凤凰山,中堂亭轩内室,依山势逐次升高。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气色一新的世外桃源之地,蔡京在这里修心颐养,书法艺术炉火纯青。后世的书画界 公认,蔡京创作的颠峰正是潜居凤凰山期间,彼时他的作品字势饱满,力透纸背,豪健奔放,酣畅淋漓,痛快朴实,沉着大方 ,严而不拘束,逸而不逾规。就连狂放傲慢的米芾也不得不承认,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蔡京了,自己甘居其后。
有一次,两个随从给蔡京用扇子扇风,蔡京一高兴,就要过他俩的扇子,顺手题了两句诗。几天后,他发现这两个随 从阔气起来,原来有个亲王出两万贯钱买走了这两把扇子。这个亲王就是当时的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
可惜,心在凡尘的蔡京不是苏轼,不会甘于这里的寂寞。徽宗登基以后,爱好文艺的皇帝派童贯下江南寻觅古董字画 ,但目不识丁全靠阿谀上位的童公公哪里能认得真假,他想到了避居凤凰山的蔡京。而一心想着东山再起的蔡京,又正需要这 样一位皇帝身边的“红人”举荐。两人一拍即合,从此断送了北宋河山。
后人感叹,若是蔡京安于凤凰山与西湖之美,就不会有杨戬等一干奸臣的发迹,不会有花石纲、万岁山、方腊起义, 不会有海上之盟的撕毁和金国的反目。中原的人民也就得以免遭铁蹄。
还有人觉得,蔡京的执政能力其实很高,当时的大臣侯蒙说,假如蔡京的人品好,历史上哪个贤相也比不了他。但历 史的巧合毕竟不能假设与猜度,如今我们只能从凤凰山,从那些烟尘重重的故去里,窥探一个翰墨时代的绮丽。
赵构和吴说:御笔金题渡江来
有人说,蔡京是大宋朝的掘墓人。
但赵宋王朝似乎离不开这个掘墓人。
徽宗赵佶欣赏他,文人气质是相通的,蔡的书法更使他膜拜。而事实上,赵佶本人正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仅次于李煜 的艺术家皇帝。
今天我们从凤凰山南麓一条名为笤帚湾的小弄堂拾级而上,很快就能走到一片文人题刻众多的山林。很少有人知道, 八百年前,这里曾是整个南宋王朝的心脏。
可就是这样一位艺术修为高超,性格偏安懦弱的皇帝,却得不到性格很接近的父亲赵佶喜欢。北宋末年,宋金订立“ 海上之盟”,合力伐辽,金国要求宋朝派出亲王当人质,不受宠爱的赵构就被掳到了北方。但戏剧化的是,没多久以后,剽悍 的女真人发现,这位来自南方的年轻人也和他们一样善于骑射,且精通诗画,文武双全。看不起“南朝”皇帝的他们怀疑赵构 根本不是皇子,于是把他放了出来。
尔后,“靖康之难”发生,徽、钦二宗和几乎所有的赵氏宗亲被俘,赵构幸运地成了漏网之鱼,在韩世宗等大臣的拥 立下,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在金兵的追击下一路奔逃。几次逃过杭州,身为艺术家的他迷恋上了凤凰山拔擢出世的美 ,于是就有了“西溪且留下”一说。
关于赵构醉心书道,南宋陆游曾说:“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 少怠。”但他书法的成功是与他的精诚勤勉分不开的。他曾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意间尤存于 取舍。”
当初的赵构,就是如此在凤凰山宫殿里琢磨艺术、研习书法,到了晚年,甚至连皇帝都不要做,传位给孝宗,自己当 个太上皇,不问政事,沉迷于字帖。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应该说,赵构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书法水平,更在于他提携和影响了南渡一代书风。他自己“凡五 十年间……未始一日舍笔墨”,他自己善学《兰亭序》,便赠之与王子和朝中大臣。一时间,以赵构为中心,南宋几乎掀起了 一个学书高潮。一直到元代,大书家赵孟俯的书法最初也是学习赵构的,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了。而赵构当初生活、写书的凤凰 山,自然也成了整个南渡书法的滥觞。
但在整个南渡书法史中,成就最高的不是赵构,而是吴说。这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书法家,与凤凰山也不无渊源。
与大部分南渡书法家一样,吴说也有着显赫的身世,他是王安石好友王令的外孙,与荆公吴夫人为亲戚。蔡京的弟弟 蔡卞又为王安石婿.因此吴、蔡间也有裙带关系。
政和年间,在蔡卞的提携下,吴说当上了“将仕郎”,但书法家本人并不是做官的料。跟随赵构南渡以后,他的仕途 也没多大起色,直到从政后期,才当上了“转运使”这样的中级官员,如果没有一手好字,他在历史上很难留名。
大概是吴说本人也觉得自己不是块做官的料,晚年自己要求避居凤凰山北麓万松岭上的“崇道观”里(一说是台州临 海的崇道观),潜心研究书法。当时万松岭已是皇城禁苑,他能被允许在此居住,除了他的出身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赵构对 吴说书法的喜欢。
赵构说:“至若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叮叹其弊也。”
此外,吴说还是南宋一朝最有名的收藏家,他收藏的金石书画,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齐名,称“南吴北赵”,南渡 后,赵明诚去世,他多半的收藏品都流落到了吴说的手里,而这些金石字画,最终在凤凰山上陪伴吴说度过了余年。吴说最有 名的传世作品,就是今天还藏在凤凰山脚下万松书院里的《万松岭碑》,临观抚摩,仿佛能从走笔之间,感觉到书法家对这一 方山水的挚情。
除了吴说,南渡书法家里有名的还有很多,比如秦桧。奸臣的劣迹可谓家喻户晓,不必再述。书画史上,对他的书法 评价很高,甚至民间有传言,说后世的“宋体字”,创始人就是秦宰相。民间传说当然不足信,但秦桧字帖所体现出的志满意 得、飞扬跋扈之气,比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行家认为,他的字笔意在米芾和蔡京之间,大概蔡六米四。
而当初秦桧的府邸,正是位于凤凰山支脉吴山山下的元宝心。如今吴山上很多未署名的题刻,相传就是秦桧手书。当 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吴山瑞石洞旁的“我来海国三千里,君在蓬莱第一峰”,可笑从来没下过江南的金主海陵王完颜亮在听说 这幅楹联之后,以为吴山是多么高大雄伟的一座山峰,慨然挥笔写下“提兵十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因而悍然发动战 争,引发了宋金对决历史上金国最严重的惨败。若是完颜亮魂归泉下以后知道吴山只是凤凰山一条支脉,不知要作何感想。
浮生一枕梦,来去山水中。今天,站在历经千年书画气质洗礼的凤凰山山顶,遥望群山,俯视西湖,碧波晶莹,宛如 明珠。不禁使人想起传说中的玉龙、金凤琢珠成湖、守湖的西湖民间传说故事。玉龙、金凤保护“明珠”从天而降,“龙飞凤 舞到钱塘”,成了与西湖毗邻的玉皇山和凤凰山。悄然悟得,温婉内秀的凤凰山本身,其实就是一笔完美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