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两会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开帷幕,新浪网将与中央重点新闻单位和地方主流媒体合作邀请高端人物、代表委员谈两会关注议题,并与网友在线交流。安监总局发言人做客
2009年3月9日20:00,江西日报、大江网和新浪网联合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全国人大代表、宜春市市长龚建华,全国人大代表、宁都县小布镇党委书记廖丽萍做客“2009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谈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就业难题。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江西日报、大江网和新浪网联合推出的江报直播室,全球金融危机下日益突出的就业矛盾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三位嘉宾将和各位网友一道围绕如何破解就业难发表观点。下面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嘉宾,他们是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
郑小燕:网友们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全国人大代表、宜春市市长龚建华。
龚建华: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人大代表宁都县小布镇党委书记廖丽萍。
龚建华:网友好。
主持人:欢迎几位的到来,全球金融危机下,江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现在正在遭遇返乡农民工不断增多的难题,我想请问龚市长和廖书记,你们作为市乡领导是不是感受到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龚建华:就业这个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这场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的趋势中凸现出来,我们切身感受到由于这个难题出现的压力已经反映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这个矛盾主要来源于两个刚性问题同时出现,使得我们有点措手不及。第一个刚性问题就是劳动力的总量成刚性增长,另外一个就是劳动力就业也成刚性需求。所谓刚性增长就是从我们宜春而言,宜春有190多万农村从业人员,多年积累下来已有将近70万农民工在沿海实现了就业。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这部分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陆陆续续回来,到目前为止已经返乡、滞留在宜春的大概是3.5万人,这是一部分人构成了压力。还有一部分就是新成长的城乡劳动力——9.5万劳动力,加上3.5万返乡劳动力,形成了12万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这部分人有3.8万。我们将近有16万—17万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这是今年新产生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龚建华:对,所谓劳动力就业的刚性需求,这也正是因为民生之本是就业,稳定之源也是就业。再加上我们现在当然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些焦点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解决好就业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开展工作,为老百姓怎样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好大家的就业问题。
主持人:廖书记,您是来自基层的领导,有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
廖丽萍: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乡镇外出打工的3000多名农民工,陆陆续续有1800多回到了家乡。他们回来了以后,会不会再出去打工呢?回来了以后能不能够找到就业和创业的途径?这也是我们乡镇党委政府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为止,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现在这种压力有所缓解,1800多返乡的农民工,已经有1200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有的又重新出去打工,有的在家找到了就业途径和创业途径,还剩下500多人。我们现在也比较有信心,虽然有压力,同时但是也感到有信心,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现在沿海很多种小企业纷纷倒闭,原来像珠三角的劳务市场,由原来的民工荒变成了岗位荒,现在我们省里农民工的流向是不是发生了变化?龚市长,你们那儿是不是农民工的流向也有问题。
龚建华:实际上我们在春节前后,从沿海企业返乡的务工人员一共是34万。大部分仍然是返回到原来的城市和原来的就业企业上,滞留在本地的是3.5万人。流向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在的压力不仅是沿海地区就业岗位由于企业降薪、降酬,同时抬高进企业的门槛,使这部分人在沿海地区的企业生存不下去,必须回到本地。同时,我们内陆和本地的一些企业也受到市场的一些影响,受到这场危机带来的冲击,也不得不实行裁员、降薪等一些限制性的举措,以确保企业还能够维持和运转。所以,劳动力的流向总的来讲没有大变,只是相当一部分从沿海回到内地。
主持人:是去珠三角的多还是去长三角的多?
龚建华:主要在珠三角。宜春外出务工的人员主要是在珠三角。
郑小燕:它有一个稳定的打工的市场。
龚建华:但是我可以跳开这个话题讲点别的,因为一味的我们把返乡农民工看成是压力,甚至看成是包袱的话,就有失偏颇,而且可能会丧失一次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产业转移的机会。我认为现在尤其是我们各级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回流既是挑战、压力,也是一个机遇,甚至是重要的一笔财富。
廖丽萍:因为农村这一块我感受特别深。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我们党委政府一直也有这样一种希望和愿望,我们外出打工的能够回来一部分致力于家乡的各项建设,像赣州市新农村政策率先推行,现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通过新农村建设,全市和农村的变化还是比较大。作为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我也希望有一支这样的力量,年轻、有知识、有文化,他们回到家乡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去年也面临着金融危机,在外面打工的回到了家乡,为我们家乡的发展是带来了机遇和契机。党委政府也从正面各方面引导他们留在家乡搞建设。我来之前有两个村,已经向党委政府递交了申请,要求在他们那里进行新农村建设。一个村是70多返乡农民工,说今年不出去了,一个村是60多个,他们说回到家乡搞新农村建设,现在外面暂时不好找事做,回家搞搞建设也是挺好的。我们党委政府也在正确地疏导他们和引导他们,把他们两个村所在的点,初步定为2009年的新农村建设点。
主持人:是不是有很多原来出去的现在又回来了呢?
廖丽萍:回到家乡来,新农村建设是这样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人力,要年轻力壮的人来参与。现在农村被称为830部队,8是老人,3是妇女,0就是儿童。
郑小燕:年轻人都到城市来了。
主持人:新农村建设很缺乏这些人。
廖丽萍:缺乏年轻力壮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回来,现在他们回来正好是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个很好的机遇。
龚建华:这部分人回来我们把他们当成财富,不是包袱。
廖丽萍:确实是财富。
龚建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政府的主观努力,以及就业劳工本身的主观努力来解决好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特别提出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我们至少有6条门路:第一条,保工业来稳定就业。第二条,兴三产来扩大就业。第三条,引外企来增加就业。第四条,强农业来返乡就业。第五条,扩外军输出就业。第六条,扶创业来自主就业。
这里讲到一个重要的输出途径、就业途径就是强农业、强三农。因为这部分在沿海地区务工之后的劳动力,他们回到家乡不再是简单地从事农村的种养等等这些农活,而是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也可能带来先进的技术以及一部分资产和资本。
主持人:务农也是农民工返乡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廖丽萍:很重要的渠道。
龚建华:恰恰农业永远是一个朝阳产业。再加上现在内地缺少的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跟三农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会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来带动农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主持人:郑主席怎么看待当前我们的这种就业形势?
郑小燕:就跟刚才市长和书记讲的一样,从江西省自己来感觉,农民工的返乡情况比较突出一些。我没有基层的亲身体会,我感觉这一次的就业情况,大家提出严峻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党和政府多年来,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就业一直非常关心、非常重视,这次总理的报告中又提出要扩大就业门路,省政府报告里也提出促进就业。这次就业的整个压力,一个是来自世界经济危机,沿海地区企业的停产关闭以及减员;另外一个压力还来自于企业的升级和转移,对农民工的要求,尤其是技能上的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几种原因叠加,造成了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还包括刚刚龚市长讲的,新生的就业群体。
听了刚才市长和书记的讲话,我觉得我们江西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跟大家沟通过,我们90多个工业园区,还有去年抓项目、抓产业,都额今年解决农民工就业、大学生就业孕育了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我们要冷静看待,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而且不要过于悲观。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对就业来说也是一次机遇。针对当前的就业难,你们出台了什么样的对策?
龚建华:针对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特别是对当前比较突出的返乡农民工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四动”来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以及拉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
第一个动就是发展经济来拉动,努力为返乡农民工造饭碗。刚才我说过通过六条渠道给他们创造饭碗。当然这个创造并不是政府所能做得到的,是政府用各种方式来引导企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为这些农民工提供饭碗。
第二,制定政策驱动,通过政策来驱动,扶持返乡农民工再创业,我们现在大型油茶林的建设,仅一个返乡农民工投资兴建10万亩的山茶林。由此带动数以千计的劳动力就业,同时他还兴办加工厂等等。
第三,通过搞好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增添就业技能。现在返乡农民工现实上有一个问题,在适应用人岗位的要求上有差距。为什么说现在就业难与招工难属于并存的状态,这两难并存,恰恰说明既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需求与素质错位的问题,怎样通过培训来解决供与需的直接对接,这是我们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好的事情。
第四,通过服务尽量为农民工搭建比较良好的平台,创造比较宽松的一些环境。
我们通过这四个“动”,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成效。解决农民工问题不光是政府一方面来动的问题,政府一方面动,很可能政府这头太热,而另外两头太冷。另外两头在哪里?一头是农民工自己,农民工自己一个是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他不能再完全套用原来在沿海地区就业的那些报酬、标准、生活等等那些要求来要求内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确实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所给他们提出的要求。这是另外一头。还有一头就是企业,用工企业在这个时候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应该为这个社会,为自己的父老乡亲们担当起财富共享的这么一种责任。所以,在这个时候,只要有定单、有市场的企业,本着一种社会责任感,不要轻易地降薪、降筹,不要轻易地抬高企业的门槛,提高招工的标准。所以,我想只要各方共同努力,这道坎一定能跨过去,这道关也一定能够破解。
现在同时而来的还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宜春在实践当中也创造了一系列好经验。大学生的素质很高,他是经济现代化建设者也是我们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这些人怎么为今后成长设定一定的道理。
主持人:你们的经验是什么呢?
龚建华:宜春的丰城市实现了专门向大学生招聘村官,直接选用优秀又自愿的大学生,能够到我们的农村最基层去当村官。
主持人:也就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龚建华:既就是大学生就业,同时把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具有知识、现代理念以及学术、理论方面的水平、素质能够直接充实到经济建设和社会最基层。这对未来无论是新农村的建设,还是整个农村的小康和富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城的这个做法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要逐步推开,可以取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主持人:在今年春节期间,胡总书记到江西提出了“三保一弘扬”,而且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家再次把目光关注到“三保”上面。有人说“三保”的核心是就业,你们怎么看待?
郑小燕:我感觉三保都是为了促进2009年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经济要发展,民生要稳定,这些都跟就业有关系的,我认为这三个最后都关系到就业。是不是核心问题,我的观点不一定是核心问题。
主持人: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就业,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
龚建华:我认为现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保”的聚焦点,或者三保任务的一个共同点是聚焦到保就业上,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基于这么几个方面:
从保增长看,保增长首要的任务是保企业,没有企业的运转,没有企业的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增长,尤其是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是从虚拟经济的层面来发起,而对我们内地最大的冲击是冲击在了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最主要的细胞是这些企业,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就保住了职工的就业岗位。所以,那是毫无疑问,这是保增长首先要保企业,保住了企业就保住了就业岗位。
第二,保民生。保民生的首要问题也是保就业。
主持人:就业是民生之本。
郑小燕:就业是民生之首。当一个轻壮劳动力有自己劳动能力而没有劳动收入的时候,影响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水平问题,可能影响一个家庭,甚至影响一个群体。当一个群体形成一个片的时候,就引发了下面一个问题,就是稳定。保稳定主要解决广大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当前最切身、最直接利益也毫无疑问是解决有饭吃、有钱赚、能够维持自己乃至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所以,三保的一个共同聚焦点就在保就业上。
主持人:刚才龚市长也说到我想问的问题,江西省是劳务输出大省,现在一方面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另外一方面有很多园区和企业又面临着招工的困难。你们是怎么样看待现在的就业难题?
廖丽萍::当前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边我们的农民工就业难,一边面临着我们的企业的招工难,处于两难。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说完全解决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两方面都要努力:
一方面农民工自身还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综合的素质,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适应岗位的需求。作为企业来说,在这个时期,还是要本着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心,在用工的门槛上,包括对待农民工的待遇上,面对当前的这样一种时期,要有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另外,对农民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人文关怀,让农民工感受到在企业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也更能够留得住。我是这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