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安民:走好三步棋冲出经济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13:20  南风窗

  三步棋,冲出经济困局

  特约撰稿  刘安民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这有助于中国经济软着陆。

  如果在此基础上走好三步棋,中国经济全盘皆活,2009年就可以实现软着陆,2010年就可以率先走出危机的阴影。

  这三步棋是:第一步,全面进行税费改革,逐步取消行政收费,先减费1万亿;第二步,择机减持美国国债,战略配置上游资源;第三步棋,支持香港政府推出平准基金,公布中国平准基金推出条件。

  三重压力的叠加共振

  2009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软着陆。如果不能成功实现软着陆,仅仅大量失业的民工,就可能演化成社会问题,给中国带来较大的振荡。

  对于经济学家普遍寄予厚望的消费,笔者不抱乐观态度。1998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增长一直在加速。2004年为13.3%,2005年为12.9%,2006年为13.7%,2007年为16.8%,2008年1至11月为21.9%,然而从2008年12月开始消费一直呈现同比下降势头。不难看出2008年社会消费增速短期已见顶,2009年常规情况下将低于18%。

  投资和消费增速,没办法抵消进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但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起来是关键。问题是目前遭遇民工返乡、房地产低迷和股市暴跌。想消费起,消费见顶难加速,想投资起,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遇到问题。在此情况下,要成功实现软着陆,非得用特殊的办法不可。思路是找到同时解决股市、楼市和企业效益问题的办法。

  目前股市、楼市与企业效益是中国经济难题之死结,这三个问题互相纠缠,互相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来看股市。从3000点开始,政府多次救市。2990点救了一次,跌到1802点。1802点救了一次,跌到1664点。1664点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反弹到2400点,现在又在振荡探底。市场上一直有声音,认为A股将跌到1200点以下。

  股市代表了社会对经济的预期。股市走不稳,人们预期经济走不好,就不敢消费。中国的消费构成中,70%集中在城市,30%分散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沪深两市已超过1.2亿账户,涉及数千万个城镇家庭,几亿人口。中国90%的白领和中产阶级都进入了股市,他们的消费能力,一个人可抵10个农民家庭。他们严重被套。如果2009年股市不好转,要想城市消费有大起色,很难。

  股市与一大批企业业绩相关。3800点以下,游资反复做多,机构反复做空。机构做空的原因,在于大盘蓝筹股业绩预期不好。他们为国际游资埋了单,在国际原材料处于历史高位时,高价购进了大量的铁矿石、石油、有色、磷矿石等资源,至今难以消化完毕,导致巨额亏损。如中石化、钢铁企业、磷肥企业。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特别是中石油,成本高企导致利润下滑。而金融危机使得海外需求不畅,大批出口型企业业绩自然下滑。上市公司业绩好不了,股市要想走好,难。

  股市不好,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就萎缩,反过来又影响到实体经济。目前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基本废止,企业融资剩下银行贷款这一条路,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风险,影响前几年银行改革的成果。股市同时牵扯到投资和消费两大块。股市走不好,中国楼市购买力量的中坚悉数被深套,楼市购买力也就起不来,投资和消费同时受影响。

  再看楼市,楼市是前10年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投资和消费的火车头,带动数十个产业高速发展。2007年冬天以来,楼市进入调整期。

  楼市低迷深处的原因,在于过高的房价与老百姓购买力的矛盾。高房价的背后,在于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利益链。地价、税费、开发商的行贿费用和超额利润,推动房价在前10年中涨了8倍,透支了老百姓未来的购买能力。根据笔者对住宅行业的了解,房价中,土地成本和税费占比可达70%。目前全国楼价仍在调整,离百姓的购买力仍有较大的距离。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救市政策,少数城市楼市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多数城市成交依然低迷。难题是房价深跌会拖垮金融业,房价不跌普通老百姓又买不起。

  楼市也同时牵扯投资和消费两大块。楼市起不来,投资上不去,消费也上不去,相关行业企业业绩也好不起来,股市也上不去。

  楼市与股市紧密相关。对沪深股市影响最大的三个板块,一是采掘业,二是金融业,三是房地产业。在深市,房地产板块是最大的板块,对深成指影响最大。控制了房地产板块就控制了深成指;控制了万科、招商地产,就控制了房地产板块。房地产企业效益上不去,深成指走不好,关联行业效益也不会好,上证指数自然就走不好;房地产板块走好了,深成指就走好了,关联行业和上证指数就走好了。

  企业效益一样同时牵扯投资和消费两头。企业效益不行,企业投资就不行,老百姓的收入就上不去,消费就起不来,相应地又影响到楼市购买力,影响到股市。再说海外。美国本轮调整,至少10年。美国影响到香港,香港市场长期跟随美国走,而香港又影响到中国大陆。如果香港一直跟随美国调整,那么中国大陆市场一旦跟随香港走习惯了,股市要想一两年内有起色,很难;股市如果一两年内跟随美国和香港大跌,中国经济要想单独走好,一样困难。

  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互相纠结,影响因素太多,利益主体又太多,弄不好就会结成一个相互缠绕的死结,剪不断,理还乱。

  减费才能“放水养鱼”

  如果有几步棋,能够同时解决楼市问题、股市问题和企业效益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同时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这样的棋,有!

  首先要大规模减费。如果中国政府今年取消1万亿收费,中国经济的几大难题都可以解决,世界金融危机就不会对中国构成大的影响,这第一步棋就走活了。

  中国分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建设现代政府的历史潮流。现代政府是契约型政府,老百姓以税收购买政府的服务,政府没理由在服务时再收费。古今中外所有的盛世都与低税赋紧密相连,休养生息是盛世来临前的基本国策。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政府可以适当减少手中控制的部分资源。笔者不提倡再减税,建议进行税费改革,先用一年时间取消1万亿收费;再设5到8年过渡期,全面取消行政收费。

  其实,目前中国政府“敛财”已经到惊人程度。2008年,中国政府有5.4万亿税收,以前税费比例约为一半对一半,以较低的标准预计全国收费约4万亿。中国每年还有约1万亿卖地收入,国企利润1万亿。因此,中国政府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最高可达11万亿多,约占GDP的36%。取消1万亿行政收费,对地方政府影响并不太大。据笔者了解,目前中央和省市一级政府各部门手中的钱根本用不完,连很多原来的清水衙门,也是如此。每年年终,省市一级各部门突击开会,突击消费、突击发卡、突击转账成风,浪费不小。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2006年为9000亿,2008年估计超过1.1万亿,影响不好。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曾建议,政府要与民众共度时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府消费要降下来,以提高自身的威信。各地政府只要节俭一点,减少10%的费用,这笔钱就可以节约出来。经济如此艰难,地方政府取消部分收费,紧一下裤带,很正常。

  此外,从制度上来说规范税费有助于推进政府改革。中央借此机会,启动大规模税费改革,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并最终取消全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一部分改为税)。

  笔者认为,取消收费,少了不行,起不到震动作用,无法振奋人心;太晚了也不行,错过了时机。因此必须早下手,下重手,要果断。市场经济说到最后是信用经济,信心对于市场经济尤为重要,信心一崩溃,后面就难以收拾。

  那么减费怎么减?首先不能乱减,而要搞结构性减费。一般首先只减省市(地)一级收费,发达地区才可以减到县一级。过渡期末才可以全国铺开。

  其中关键是要取消房地产行业所有的不合理收费,则房价可直接降15%(为地产商少付成本带来的降价)。再辅之以政策扶持,成交必然大幅放大,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的问题就解决了,投资问题和消费问题迎刃而解,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还应该取消对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各种收费。

  这个决策一定要中央政府来做,文件要中央政府发。地方政府动力明显不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风窗

更多关于 经济困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